


微調查:
你會心甘情愿地掏幾百塊錢買張門票去看一場偶像的演唱會嗎?
調查選項:
A.一定會,難得可以感受一下偶像的現場魅力。
B.不會,不如看電視聽CD。
C.視實際情況而定,沒有非看不可的理由。
微友發言:
五月小蟲:只要是五月天的演唱會我都會去看,即使是坐在山上的位置,因為每一次接近他們都像為自己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給我力量。
陳阿姨:我很喜歡宋祖英,她在金色大廳,在鳥巢的演唱會我都沒有機會到現場體驗,但是很開心在南寧民歌節上有聽過她的現場演唱,真的很棒!其他演員的演出也非常的精彩,在現場觀看比在電視機前多了一份感動。
多多米:我能到現場聽歌神張學友唱歌純屬偶然,不過歌神的演出的的確確打動了我。坐在現場被萬人大合唱深深地震撼了,果然是歌神,我們的全民偶像,他每唱一首歌都帶領著我穿越那些年風風火火的記憶。
風繼續吹:以前總想有時間一定要去紅磡看一場哥哥張國榮的演唱會,只可惜時間不等人,已經沒有機會實現了。
KIKI: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奶茶在演唱會中和大屏幕上的“結婚狂”唱著“我想我會一直孤單,孤單的一輩子……”時我落下的眼淚,那時的我多害怕我們真的就要這樣子孤單一輩子了,還好認真的女孩子總有一天會受到上天的眷顧,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讓人生完整。
咕咕:2007年看了一場鄭秀文的“SHOW ME”演唱會首演,這是她復出后的第一場演唱會,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場演唱會。那時候,看著臺上的SAMMI只想自己也能像她一樣快一點從挫折中振作起來。
我們先有了語言,再有了文字。
我們通過字字句句有了更多的交流,小小的互動交流讓世界連接成了一體,讓我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微互動和你一起探索,分享所見所聞。
調查結果:
在街頭及網絡進行的隨機的問卷調查顯示,在隨機調查的人群中有35%的人選擇了A選項,其中以學生居多,并表示如果是非常喜歡的偶像,本地能觀看的機會又不多時,還會到異地觀看;有25%的人選擇了B選項,其中以 40—50歲的男性居多,并表示更愿意在心里默默支持;C選項占調查總人數的40%。從各個選項所占的比例來看,大多數人對去到現場觀看偶像的演唱會抱有積極的態度。
毛豆:我自己也沒想到我第一次看演唱會竟然是陪著12歲的女兒看周杰倫。一直以來對這些唱唱跳跳的偶像明星不感興趣,也以為他們的作品不過都是流行的商品,但在我也忍不住跟著女兒一起合唱的時候,心里的看法完全改變了——在流行歌曲中也有這樣美麗的詞曲。
阿加西:“再不去看,他們就老了”不記得是從哪里聽來的這句話,但的確如此。看過陳小春的古惑仔,聽過陳小春的演唱會,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曾經的山雞哥,帶著那些我們向往的光輝歲月停留在了歲月里。
香香: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我竟然被一場蔡琴的演唱會感動了。那個我并不熟悉的聲音,身邊坐著的幾乎都是叔叔阿姨,我卻不覺得她的歌遙遠而無趣,這一份公司福利簡直物超所值。不由得深深感嘆,女人的光彩從不會因歲月而流失。
小編看點:
看一場演唱會或是晚會演出,對很多人看似微不足道,卻給那么多人帶來了超乎于物質的滿足,這也許不僅僅是偶像力量,更是一種文化的需求。
微語錄:
一段文字,一個領悟
調情可成戀愛,模仿引進創造,附庸風雅會養成內行的鑒賞,世上不少真貨色都是從冒牌貨起家的。
——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
堅持一會是假的,堅持到底就是真的了
如果我不再愛你了,我一定就不愛你了,我會去愛上別人。世界上有什么不會失去的東西。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
——村上春樹
珍惜,便不會失去。
始終相信,說走就走,是人生中最華美的奢侈,也是最光燦的自由。
——吳淡如
這般境界,身心都將自由
亞洲人才比較介意老這個事情。我小時候在英國長大,在巴黎生活了十年,那里的人沒有這種觀念。為什么非要年輕、沒有皺紋才是美呢?美要加上滋味,加上開心,才是人生的美滿。
——張曼玉
美,太抽象,別總拿數字來衡量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付小翅膀,有的人在頭上,有的人在手上,有的人在腿上,有的人在心上……翅膀在哪兒,你的才華就在哪兒。
——朱德庸
人,各有所長
微分享:
雞蛋殼布丁:
雞蛋布丁常見,但是裝在雞蛋殼里的布丁就不常有了。裝在雞蛋殼里的布丁是每一個到臺灣旅行的人都無法拒絕的手信,返璞歸真的造型不僅可愛,更給人自然無添加之感,最重要的是雞蛋殼里的布丁口感鮮嫩細滑。好吃的東西,當然少不了和喜歡的人分享,有機會品嘗一定不要錯過哦!
萬水千山走遍:
關于三毛的時代已經離我們挺遙遠了,只是再次回味她的文字,仿佛又一次跟隨著她的腳步走遍了萬水千山,似乎一切都并不遙遠,一幅幅景象仍然生動地浮現在眼前。關于三毛的記憶,在那一個資訊并不是那么發達的時代,是她開拓了我們對神秘境地的眼界,讓我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個角落里的另一種生活,如今看來也并未脫節。
星期二:
還記得嗎,星期二的下午,打開電視機不管調到哪一個頻道,都會發現電視屏幕被一個圓形馬賽克拼圖病毒般充斥著,讓人感到寂寞。現在,我們的電視機不會再被這種寂寞沖擊,每個頻道都有播不完的節目,像上了發條的機器人不到精力耗盡,永不停歇。可是,我們卻開始懷念那一個暑假里有點寂寞的星期二的下午,可以毫不留戀地關掉電視跑出去和朋友們玩耍的星期二的下午。
USB插座:
對舊時光念念不忘的我們,也不忘與時俱進地把一切造就得更符合我們的生活需要。這個USB插座就是這個智能時代的衍生物。越來越多的人離不開智能手機,可是智能手機的耗電量是普通手機的好幾倍。現在,如果不愿隨身攜帶充電器,那么,一根方便攜帶不占空間的數據線就能解決充電問題,USB插座的研發及市場考慮都是基于這個細微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