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原副主任張穹在兩會期間透露,國務院法制辦正在抓緊《博物館條例》和《電影產業促進法》的立法工作,兩法有望2012年內出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物館學教授宋向光也對此予以證實:“事實上,《博物館條例》也已經呼之欲出了,有可能在今年內正式出臺。”張穹認為:“目前,我國文化立法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主體存在一定程度的‘虛化,主體的責、權、利不夠清晰。在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文化立法應當也必須向主體實在化發展。應當明確主體的權利義務,各主體關系清晰,責任明確,才能形成促進文化發展的合力。”
“民辦”與“國有”將一視同仁
早在2010年,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就曾在當年兩會時提交提案,建議加快出臺《博物館條例》,意在促進博物館管理基本制度體系的完善,并借此來明確民辦博物館與公立博物館同等的法律地位。同年,國家文物局等7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民辦博物館在行業準入、等級評定、人員培訓、職稱平等、科研活動、陳列展覽,以及人才、學術的交流、合作、獎勵、政府政策信息服務等方面,與國有博物館一視同仁,同等待遇。”呂建中的提案,應該就是針對該《意見》。
宋向光認為:“‘民辦博物館與國有博物館具備同等的法律地位或將由《博物館條例》在法律的層面加以確定。因此,一旦《博物館條例》正式出臺,中國的博物館都將受到同樣的約束,大家都在同一制度下生存。”
各地運營模式仍待商榷
以陜西佳鑫實業集團為例,10年前該集團呂建中擔任董事長時就已醞釀轉型,主打文化產業。其策略是,在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帶動公司文化地產的提升,賦予其地產項目以文化附加值。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由呂建中擔任理事會理事長和法定代表人的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正位于佳鑫實業開發的地區,就在大唐西市博物館發展的同時,周邊地價也迅速上漲。
對此,宋向光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西安的民辦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確實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層面,或許有部分是以城市開發為出發點。”他認為,雖然出發點充滿了商業意圖,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這樣對中國的文化發展繁榮和博物館事業發展還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此前也傳出過消息說西安要再辦一個“民辦博物館園”,建成之后會有100多家民辦博物館開在那里,地方政府期望此舉對周邊的招商引資,地產升值都會有影響,與此同時,如何規范那100多家民辦博物館也是對博物館主管單位的挑戰。“在西安這種模式之外,目前或許還有另外兩種民辦博物館的發展模式。”宋向光表示,“浙江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民辦博物館事業,并且,把民辦博物館與產業轉型結合,在地方政府的鼓勵下,原先從事制造業的民企紛紛轉為文化創意產業。而北京則是采取把民辦博物館都組織起來,納入統一的管理之中。這樣子,既讓民辦博物館運營得更加規范,也逐漸杜絕之前存在的諸多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