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摘要: 通過對智能建筑弱電技術中的電線/電纜導管的敷設、電氣照明安裝、工程中的沖突以及弱電系統的施工計劃等問題的研究,總結了智能建筑弱電技術中的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子系統間接口方面、母線的安裝、弱電設備功能以及配電裝置等技術問題的解決要點。所述內容對智能建筑整體運行和安全管理以及電氣施工安裝的質量監控等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智能建筑; 弱電技術; 電氣化; 質量監控
中圖分類號:TP3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228(2012)04-39-02
Research on weak electric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Wang Yu
(Yunnan Baiyao Group Information Center, Kunming, Yunnan 650118, China)
Abstract: As IT industry develop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author studie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wire/cable conduit installation, the electrical lighting installation, the conflict in the project and the weak current system construction plan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weak current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primary solution of the technology problems in the generic cabling system,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the interfaces of sub system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mother cables, the weak current equipment func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This paper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operation,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s; weak electric technology; electrifi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0 引言
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建筑物內的機電設備系統、通訊系統等各個子系統界面的互聯,以及土建工程、裝飾工程的施工界面交叉,需要多種技術、多種學科的配合與協作。保證智能建筑整體運行先進水平,發揮其智能作用,強、弱電系統的先進性、合理性至關重要。因此,智能建筑電氣工程的施工技術已引起業界人士的普遍關注。本文著重探討一下智能建筑弱電技術若干問題。
1 智能建筑弱電技術問題
⑴ 電線、電纜導管的敷設
在建筑物頂棚內,往往采用pvc管敷設電線,尤其是許多裝修工程,在吊頂內使用pvc管敷設電線的現象更為普遍。這是必須嚴格禁止的!因為火災發生時,頂棚內的pvc 管會產生大量有毒的濃煙,影響現場人員的逃離。許多火災事故調查表明,很多死者不是倒在火焰下,而是倒在滾滾的毒煙中。這些暗敷在墻內或混凝土內的pvc管,采用305(1.6mm 厚)甚至205(1.4mm 厚)的管材,它們的厚度、抗壓強度等都不能適應暗敷的要求,管材易變形甚至破裂,影響電氣通路。正確的做法是采用中型以上管材暗敷在墻內或混凝土內。鍍鋅鋼管有人采用對口熔焊或套管熔焊相連接,接地連接使用鋼筋熔焊跨接。一方面熔焊破壞了鍍鋅鋼管內、外表面的鍍鋅層,使鍍鋅管使用壽命縮短,另一方面熔焊易在鋼管內表面形成瘤結,電線穿管時易被劃傷,影響絕緣效果。較好的鋼管連接方法是使用螺紋連接,接地則采用專用接地連接卡,固定跨接接地線。
⑵ 對弱電系統的重視程度不夠
電話線路、閉路電視線路、消防路線、自動化系統及網絡信息線路等,應隨建筑工程做好施工或預埋,并應遵循室外線管地下化、室內線路暗敷化的原則,以達到隱蔽、安全、美觀的要求。對設計中的漏項,在圖紙會審時就要特別重視。不少單位的部分弱電線路因漏項或施工不及時,至主體工程施工完,才引起關注而不得不重新打洞、鉆孔而采用明敷線路。
⑶ 電氣照明安裝問題
配電回路中,三相負載不平衡。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一些裝修工程中,設計與施工均不注意對各回路負載進行三相平衡分配。三相負荷嚴重的不平衡會造成三相電壓的不平衡,不利于電力系統的穩定,對用電設備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無論是設計或施工都必須注意使三相回路負載平衡。
⑷ 預判和解決工程中的沖突
在建筑中某一位置可能出現上下水、強電、弱電消防、暖氣等多種管線占據同一空間的情況,各專業應互相避讓,并共同確定各管線的坐標位置,以利于施工的順利進行。有關電氣施工圖在設計方案修改完善后,需由總項目工程師組織各專業協同會審一次,重點解決各專業的錯、碰、漏等問題。
⑸ 弱電系統的施工計劃
施工計劃包括總的計劃進度以及子系統的計劃進度。在施工過程中,原定的計劃需不斷地修改,但與總的計劃進度不能有很大的偏差。計劃編制需考慮的要素是:總的工作量,材料的供貨時間和周期,施工工程隊的施工安排、人員保障等,各個子系統之間的施工協調,尤其應考慮管線、橋架施工的順序,以及其他配合施工的條件。
總之,智能建筑弱電技術是信息技術等現代弱電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技術,是具體實際意義的智能建筑技術,它與智能建筑技術一樣是21世紀建筑業的高新技術,是一項多學科、跨學科及邊緣學科技術。智能建筑弱電技術在建筑業的應用程度決定了建筑智能化的級別和檔次的高低,智能建筑弱電技術和職能建筑有著不可分割、一脈相承的關系。
2 智能建筑弱電技術要點
⑴ 綜合布線系統
作為智能建筑的基礎,綜合布線是一種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線系統,用以服務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計算機設備,滿足現在和將來的布線要求。設計應以智能建筑的現時和計劃需求為依據。
⑵ 計算機網絡系統
計算機網絡主要由通信線路、路由器、主機與信息資源等部分組成。通過計算機網絡與國內外建立遠程數據通信網絡,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⑶ 子系統間接口方面
智能建筑機電設備系統的控制器與受控設備之間往往互控,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設備之間的聯動控制。系統的報警聯動、各種管理信息資源網絡的互聯,需要設備之間或系統與設備間的軟、硬件連接,需要對各自的“接口”界面進行處理,以便可靠運行,但往往因為系統要求不明確與技術規則不統一、各承包商間接口界面不統一與彼此推諉、技術不成熟或技術不可行,難以達到預定的效果。
⑷ 母線的安裝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中插接的母線在運行的現場中要放置在室內通風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密集型的母線必須要做絕緣的檢查。母線安裝前,母線通道的所有線路都要經受潮濕程度的檢查,避免成品受到損壞。母線需要與開關的設備相連接,不受到額外的應力;母線的各個連接部位要密封好。
⑸ 弱電設備功能
大樓內弱電設備多,專業性強,每個弱電子系統均要有專門技術人員安裝調試。監控管理人員一般對諸多智能系統不可能都精通,應在抓好線管、線槽施工質量同時,著重對系統設備功能進行監控。合同簽訂過程中,專業隊伍競爭奪標,往往會給系統提出許多功能,許多測控點,而報價又不高,以增加競爭優勢,而在施工時往往去掉某些功能,忽略一些測控點,管理人員若不按合同監控,就會使工程少測控點、缺功能。
⑹ 配電裝置
配電裝置是電氣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臟,一旦出了毛病,人員和設備就無法正常工作,造成供電可靠性下降,整個工程失去安全感。為此,對配電裝置從設備進貨到安裝調試,都要嚴格按圖施工和規范驗收。大樓內變壓器、高壓開關柜、低壓開關柜等設備都比較先進。但是,在實際工程中,常常會發現低壓開關柜內回路開關的動作整定電流與設計不符、供貨的開關大小滿足不了要求等現象。因為整定電流是保護下級設備和電纜的動作值, 整定電流小了,開關容易跳閘、停電; 整定電流大了, 系統出現過載和非金屬性短路時開關不跳閘, 造成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事故。所以,在監控過程中應仔細檢查, 核對圖紙, 消除事故隱患。
參考文獻:
[1] 李元建,楊清林.弱電技術與智能建筑[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2:84~87
[2] 楊志,郭兵,李曉林,裴玉玲.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結構與集成[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3(6):59~63
[3] 鐵銳.智能化建筑的弱電工程[J].科技信息,2010.10:240~242
[4] 周志勇.智能建筑的弱電工程—談博物館弱電系統設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20:192~194
[5] 丁正偉.當當網新建配送中心弱電及智能化系統工程[J].科技傳播.2011.5:161~162
[6] 蔡繼鋒.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的若干技術問題[J].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2.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