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務蘭
摘要: 闡述了云計算的應用優勢;基于對云計算技術特點和知名招聘網站IT職位描述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總結未來IT人才需求的趨勢,并針對高校相關專業IT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改革措施。
關鍵詞: 云計算; 信息技術; IT人才;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6-8228(2012)03-59-03
Innovation in training mode of IT talents in colleges at cloud computing era
Huang Wulan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 of cloud computing i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 job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well-known recruitment website, the authors summarize in the paper new requests for IT talents in enterprises. Finally,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IT talents in the future and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the reform strategy for IT training mode in universities is proposed.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talent; training
0 引言
信息技術在推動國民經濟增長、提升整體創新能力以及國際競爭力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從我國IT人才供需的實際情況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卻大量存在。其原因并不是IT人才需求疲軟,(數據顯示,信息技術人才的缺口就高達數十萬),而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短視,教學內容滯后無法適應產業的發展,人才供給與需求不對稱。
云計算是IT發展的最新技術,正逐漸融進IT日常管理和開發模式中。它的出現給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在校大學生產生了巨大影響和挑戰,也給高校相關專業的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將引發一場新革命。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云計算時代對IT人才新的需求和要求,并對高校相關專業的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培養目標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以順應時代對IT人才的需求。
1 云計算是未來IT發展趨勢
云計算是IT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早在20世紀60年代麥卡錫(John McCarthy)就提出了把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像水和電一樣的公共事業提供給用戶[1]。繼個人計算機變革、互聯網變革之后,云計算被看作是第三次IT浪潮,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應用計算方式,它應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⑴ 降低IT運營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云計算意味著沒有硬件購置的成本,沒有軟件許可證或軟件升級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也不用租用設施,避免了隱性成本的支出,只需按照使用率采用計量收費或者固定收費的方式,按需使用,按需付費,這樣可以降低IT運營成本。相關研究[3]證明,使用即買即用方式購買資源的成本低于企業自行購置資源的成本。云模式使得企業可集中時間、精力和投資在利潤較大的核心業務中去,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⑵ 為企業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務
云計算基于分布式計算,它以用戶為中心,將數據存于云端,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某種便捷的方式安全地獲得數據,滿足辦公移動性要求。
⑶ IT人員分工專業化,降低IT部門工作量
云計算將業務交由服務提供商(更專業)負責,使IT工作人員分工更專業化,這將降低企業IT部門工作量,提高IT效率。
當前,云計算正成為各服務提供商的關注熱點、受到各個領域的關注,Google、IBM、Amazon和Microsoft等大型的IT公司紛紛建立自己云計算平臺,提供相關的云計算服務。據賽迪顧問《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2]預測,未來幾年,云計算和相關服務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的92.23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606.7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87.4%。全國各地政府正結合產業規劃,積極建立云計算產業發展與創新基地,通過資金支持大力培育云計算技術服務廠商,建立面向城市管理、產業發展、電子政務、中小企業服務等領域的云計算示范平臺。北京的“祥云計劃”、上海的“云海計劃”、重慶的“云端計劃”、廣州的“天云計劃”等等無不說明中國的云計算時代即將來臨。據報道,北京將建成亞洲最大的超云服務器生產基地,在“十二五”末期,北京的云計算相關產業收入將達到2000億元。
綜上所述,云計算的廣泛普及和深入應用將成為大勢所趨,是IT未來發展的趨勢。廣大IT人員需認清信息化發展趨勢,更新觀念,迎頭趕上。
2 云計算時代對IT人才需求的挑戰
云計算時代將對IT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根據企業采用公共云或是企業自身搭建云平臺這兩種情況,其人才需求各有不同,具體體現如下。
⑴ 采用公共云的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對于廣大中小企業用戶來說,資金是發展最大的障礙,他們將選擇公共云服務。公共云是由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云服務,服務在第三方運行。企業通過與云服務提供商簽訂服務協議,以按需付費的方式使用相關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IT部門來講,傳統的系統維護IT人員、軟件研發人員、硬件部署人員面臨著工作機會減少的危機。因為所有的后臺管理和維護工作都交給了云供應商。從這種意義上來講,企業IT部門工作量太大減少,但是IT部門工作人員職責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首先,IT工作人員需要懂管理,IT部門需要運用云計算經濟模式去評估是否應將業務移到云端。相關負責人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做出公共云是否適用企業發展需求以及投資回報率分析。同時,企業IT部門需要明確業務需求、并負責與服務提供商進行溝通和協商以獲得為自己量身定制的服務。從這種意義上講,IT工作人員需要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還要熟悉企業業務流程具有闡明企業業務需求以及和服務提供商溝通、協商的能力,并需要熟悉相關立法以保障企業權益。另外,IT人員需要負責處理數據安全性問題,決定哪些數據能移到云端,哪些數據不能,對移到云端的數據進行加密,信息安全是IT部門需要考慮的因素。
Gartner于2010年10月發布了一份預測報告[3]指明,企業用戶應該對10項新技術的應用加以密切關注,其中包括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數據中心、虛擬化軟件和綠色IT。據業界人士表示:“云計算對IT職位的總體影響,可能類似于外包、自動化和可用計算等這些趨勢帶來的影響—IT專業人員的崗位,正逐步從技術性的具體崗位向企業業務終端崗位轉變。”來自Forrester公司的Schadler表示,供應商合同管理、云計算、分析學、網絡應用技術、移動應用技術等,都是未來10年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術。”
總的來說,IT部門人員將從關注具體的技術細節轉移到關注企業的業務,與以前相比,懂得企業流程方面的人將越來越重要。IT人員需要成為有一定的管理、溝通、專業技術(需求分析、信息安全處理)能力和法律知識(要求熟悉交付服務的流程與制度、SLA服務等級管理、云計算相關立法等內容)等的復合型人才。同時,IT人員需要關注云計算標準的制定、成熟和演進。
⑵ 有實力的大企業或是云平臺搭建方對IT人才的需求.
虛擬化和自動化是云計算區別于傳統計算的兩大特點,它們對IT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員工必須培養和擴大跨平臺和應用的技能,以建立、管理和支持私有云計算。這不僅意味著IT人才要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核心技術,而且還要掌握囊括從虛擬化、存儲、大型數據到安全等關鍵技術的更全面、融合的技能。
根據云計算技術特點,我們對通過互聯網上全國知名招聘網站如51Job[4]、智聯招聘[5]等的相關職位的招聘信息進行了綜合分析,總結出未來IT人才需求的新趨勢。
①移動云終端開發人才需求旺盛
云計算在移動終端上應用率極高,現階段移動云計算人才短缺。移動云計算將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概念融合到一起,據業內人士統計國內3G研發人員缺口有300-400萬,其中Android研發人才缺口至少30萬。手機嵌入式開發和J2EE技術人員市場需求旺盛。
②開發人員主流技術發生極大改變
在云計算時代,程序設計需要注重分布式、并行計算模式,開發人員要熟悉云計算模式編程框架,熟悉Hadoop等相關原理及技術有相關基礎;要采納敏捷開發思想,更擅長負載均衡、并行數據處理、網格計算、云體系結構、資源調度和MapReduce并行運算編程模型。程序設計偏向更多的數據訪問和調用;利用云計算的高性能,要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使應用更加智能。
③開發平臺發生轉移
在云計算時代,開發人員編程環境發生改變,如轉向基于Hadoop框架的開發環境、GoogleAppEngine開發環境。操作系統環境則從Windows平臺向Linux,VMware虛擬機發生轉移。
④信息安全技術
云計算安全性問題是阻礙云計算發展的首要因素之一,它不僅僅只包括數據安全、是一個涉及到公信力、制度、技術、法律甚至監管等多個層面的復雜問題。對于服務提供商而言,需要建立更具公信力、更安全的云服務。對于IT人員來講,則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術,如反病毒、木馬技術。
⑤數據存儲和開發
云計算環境下數據爆炸式增長,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面臨數據能力的挑戰;另外,許多應用存儲設備對于數據存儲的要求大多體現在非結構化數據或者是半結化的存儲,大多數云計算平臺都會提供針對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存儲方式,如google公司采用Bigtable數據庫。云計算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使用資源池,通過構筑虛擬的數據中心最大程度地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因此,對于開發者來說在數據存儲和開發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要求開發者/維護者熟悉新的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存儲技術如SAN/NAS/iSCSI等、熟悉資源池的構建方法。
3 高校IT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云計算不僅影響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IT專業人士就業也將產生重大影響,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高校大學生應該認清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未雨綢繆抓住發展機遇;對于培養大學生的高等院校來說,其責任重大,高校必須關注相關專業領域發展趨勢和熱點,及時調整課程體系、更新人才培養模式。
3.1 涉及專業和要求
云計算在諸多領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但是影響最大、最直接的群體莫過于和相關技術和應用直接聯系的人們。我們根據本科生專業目錄,提取和云計算密切相關的專業,并根據云計算技術特點和人才市場需求,列出了對這些專業的新要求,如表1所示.
表1高校涉及專業和新要求
[[門類&專業名稱&專業新要求&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科學&業務需求分析能力、溝通能力、熟知立法、信息安全、&工商管理類&電子商務&商業智能、云計算新標準和立法、商務網站開發環境、運營規范、云計算經濟&數學類&信息與計算科學&并行、分布式計算、大型數據存儲技術&電氣信息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并行、分布式、云模式編程框架、大型數據存儲技術、&電子信息工程&Linux編程,手機嵌入式開發&通信工程&移動,3G,手機嵌入式開發&電子信息科學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微電子學&關注硬件設施的新趨勢和要求&]]
3.2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3.2.1 調整培養目標及專業定位
表中所列的相關專業應根據IT發展新趨勢,適時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及專業定位。如信管專業、管理科學專業則可向“重業務輕技術”方向發展,專業人員只需了解企業內部運作流程和相關立法,底層IT技術則交給服務提供商去處理。對于計算機類或通信類專業則將更重技術,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云計算平臺搭建等相關工作。
3.2.2 調整專業培養方案、調整相關課程教學大綱
增加支持云計算相關的課程、如云計算導論等,讓學生深入了解云計算概念、應和新技術。對相關課程內容作一些調整,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計算機網絡、程序設計類課程,在課程中加入云計算相關內容,如GFS(Google File System)、Hadoop 云計算架構、Bigtable、MapReduce、VMware虛擬化技術等內容。
3.2.3 大力引進或培訓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云計算是一項新興的技術,現有教師隊伍在這方面知識缺乏,無法滿足云計算教學需要。高校必須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通過各種途徑打造一批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高校可采用引進云計算領域專家或是把老師送出去培訓學習云計算技術的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3.2.4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尤其對IT人才的培養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IT人才需要具備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高校應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3.2.5 開拓云計算校外實習基地
目前,中央、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視和關注云計算,采取了各種舉措促進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全國各地相繼開展云計算項目、構筑云計算平臺,高等院校可聯系學生云計算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實地考察云計算平臺的運作模式,對云計算架構更時進一步理解和深入。
3.3 根據高校自身情況增設云計算碩士專業
高校可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開設云計算碩士專業(對于本科生來講課程接受難度較大),系統講授云計算領域知識。由于云計算是一項新興技術,對高校開設云計算專業來講,目前在師資、云硬件設施和教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難度,高校要綜合考慮,打通渠道,創造條件才能開設這樣一個新專業。目前,北航軟件學院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北京市政府、聯想集團、Adobe、中國云計算聯盟、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望京科技創業園、宏達電HTC和多普達Dopod(擁有全球Google Android和Microsoft Windows Mobile最大的市場份額)等機構的大力支持下,開設了全國第一個“移動云計算”軟件工程碩士專業。該專業在師資和實驗室建設方面受到國內外大型領頭羊企業的支持,相信其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會符合市場需求。
4 結束語
云計算是一種新興的計算模式,是IT發展的趨勢,正逐漸融進IT日常管理和開發模式中。它的出現給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在校大學生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本文根據云計算技術特點和目前IT崗位用人新需求,分析了云計算時代對IT人才新的需求和要求,并對高校相關涉及專業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培養目標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以順應時代對IT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R. Buyya, C.S. Yeo, S. Venugopal, Market-oriented cloud
computing: vision, hype, 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computing as the 5th utility[A]. Cluster Computing and the Grid, 2009. CCGRID '09. 9th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C]. ShangHai, IEEE Xplore, May 2009,page 1-1
[2] 賽迪顧問有限公司.2011年中國云計算發展白皮書[R].科技報告,北
京,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賽迪網http://tech.ccidnet.com/zt/cwb/images/cloudbook.pdf,2010
[3] eNet硅谷動力. 2010年全球十大IT趨勢:云計算走紅[OL].http://
www.enet.com.cn/article/2009/1022/A20091022556711.shtml
[4] 51Job招聘網站.http://www.51Job.com.
[5] 智聯招聘網站. http://www.zhaopin.com
[6] Rehan Saleem, Cloud ComputingsEffect on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Cost and Security[D]. Lund University, Jan ,2011
[7] Technical Report,Above the Clouds: 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R].http://www.eecs.berkeley.edu/Pubs/TechRpts/2009/EECS-2009-28.html,February 10, 2009
[8] D.Zissis, D.Lekkas. Addressing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issues [J].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11),doi:10.1016/j.future.2010.12.006
[9] 曾靜.云計算時代高職院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現代教育裝
備,2010.22:34~35
[10] 楊旌.云計算促進高校創新發展的理論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
踐,2010.5(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