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江 劉明 趙亮亮
美麗的阿什河畔,絢爛的金龍山腳下,坐落著我國著名的滑雪之鄉——金源故都阿城。這里每逢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為中小學冬季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有力的自然條件。多年來,經過幾代體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冰雪設施資源開發,冰雪人力資源開發,冰雪課程資源開發為核心的冬季體育課程項目建設,目前已經領先冰城,享譽龍江。
一、冰雪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
阿城區幅員遼闊,山區與平原并存,獨特的地理環境為農村中小學冰雪設施資源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保障。我們根據各學校所在位置不同,條件差異和歷史傳統,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冰雪體育設施的創設。
1.合理布局學校場地
阿城區教育局、進修學校每年冬季來臨之際都會召開冬季上冰雪學校的專題會議,鼓勵各個學校根據自己學校操場的所處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規劃出相應規模的冰場和雪道專用區域。平原地區的學校要在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完成冰場、冰道的澆灌任務,確保學生在十月下旬能夠全員上冰;山區學校,則要求他們在操場四周預留出越野雪道和雪地樂園。據統計,2011年實現澆冰場、冰道面積8000多平方米,雪道2600多延長米,雪場樂園10000平方米,為冬季體育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場地保障。
2.創新開發冰雪器材
為了滿足冬季上冰雪的需要,體育教師積極動腦,不等不靠,想方設法爭取自制冰雪體育器材。為保證每個學生上滑冰課的時候都有一雙冰鞋,各個學校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籌措。例如向上級部門申請、向各界求援,修理原有的舊冰刀,鼓勵學生自備冰刀等,來滿足學生上冰用刀。目前上冰學校冰刀覆蓋率達到了30%以上,保證了學生的器材使用。在阿城區中小學校園中,滑雪運動已走過了整整二十三年的歷程。今昔比照,從起步時幾副木制滑板到現在有幾十副高山滑雪板和上百副簡易滑雪板;從起步時學生滑紙殼到現在滑雪爬犁;從開始幾名同學蹣跚滑行到兩個班能同時上滑雪課。凝聚了各級領導和體育教師的無數心血。為了全體學生都能有機會體驗滑雪的樂趣,山區體育教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動員家長自制木滑板,將滑雪體校贈予的幾十副淘汰高山雪板,去其兩邊,釘上五個片帶,上百副簡易滑雪板就制成了,利用竹竿代替滑雪杖。不具備做滑雪板的單位就號召學生齊動手,制作了大量的腳滑子、龍舟板、冰爬犁、單腿驢、雪地高蹺、冰猴、冰壺等,極大地滿足了冬季體育課的器材需要。
二、冰雪體育人力資源的開發
相對完備的冰雪體育設施和器材是解決學生上冰雪的物質保障。而冰雪人力資源的開發則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享受冰雪活動帶來的樂趣的重要條件之一。為此我們十分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工作。
1.體育教師冰雪技能的培訓
冰雪技能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運動項目,要使學生能夠盡快掌握冰雪運動能力,教師應該首當其沖。為此哈爾濱教研院每年冬季都舉辦全市規模的中小學體育教師滑雪、滑冰技能培訓和比賽。截止到2012年,已經開展了10屆,受訓教師達到800人次。阿城區參訓人數占全區體育教師總人數90%以上,現在100%的教師至少掌握了一項冰雪技能,80%以上的老師已經至少掌握了兩項冰雪技能,并在歷屆滑雪、滑冰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教師能力的提高無疑帶動了教學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為冰雪運動的普及、開展積蓄了技術能量。目前阿城區有多名冰雪項目的運動員已經成為國家級健將,在國內外賽事上大顯身手。
2.學、練、賽相結合的培養模式
阿城區有濃厚的冰雪文化底蘊,有豐富的冰雪人才儲備。在學生冰雪技能成長過程中,我們采取了學、練、賽相結合的形式,充分發揮不同人力資源的作用。在冰雪運動普及、學習推廣階段,學生的冰雪技能主要依靠體育教師的教學和輔導,在體育課堂和課外活動中來實現。當有一部分學生的成績有了飛速發展的時候,則聘請社會指導員和業余體校的教練,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訓練,使其成為冰雪骨干力量。然后這些骨干力量通過分組學習等方式再反哺其他同學,形成全員發展、有序提高的良性循環局面。在每年的一月份,全區都要舉行不同級別的滑冰、滑雪比賽,以賽促練,學賽結合,為每所學校、每名學生搭建了學習交流、切磋技藝的平臺。
3.獎勵與督促并行
教育局、文體局每年對冰雪運動做出貢獻的教師和單位都要授予“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稱號。進修學校每年進行優質冰雪課的評比與競賽活動。通過不同形式的獎勵,有效地激勵了體育工作者的工作熱情,避免了冰雪優秀人才的流失。同時,每年全區教育地工作大會上,會對各校冰雪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與學校領導、教師考核、評優、定職相掛鉤,有力地督促了學校冰雪課程的開展。
三、冰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
課程改革以來,阿城區緊緊依托冰雪資源,努力開發冰雪課程資源,已經形成了以速度滑冰,越野滑雪,冰雕雪塑為代表的冰雪課程資源體系。
1.速度滑冰
教學中,我們組織上冰學校自編校本課程,將起跑、滑跑、沖刺等完整的速度滑冰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創編豐富多樣的游戲,鞏固滑冰技術。如游戲推人、鉆山洞、老鷹捉小雞等。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了解滑冰技術的同時形象地觀看優秀運動員的比賽情況,以促進學習。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從不忽視安全教育工作,每年上冰之前都開展上冰安全學習,廣泛宣傳,深入人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滑冰習慣,不做危險的動作,沿著規定方向有序進行。讓學生學會摔跟頭,合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使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喜愛上冰雪項目。
2.越野滑雪
每年冬季山區的學生最盼望的就是下雪。雪薄的時候可以在操場開展平地的越野滑雪,學習越野滑雪的平地兩步交替滑行,以及簡單一步推進、自由式滑行等技術,還可以增強學生體能。雪足夠厚以后,就將兩節體育課串到一起,由兩名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到學校滑雪場上高山滑雪課。按學生滑雪基礎和興趣,自由選擇滑高山板、滑簡易板、滑雪橇板或者滑雪爬犁。每次上雪課,學生雖然很累,但都不愿離開滑雪場這個大樂園,因為在這里學生不但可以學到滑雪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到滑雪運動帶來的無限快樂。2011年,阿城區的校園越野滑雪得到了哈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為了讓這項活動得到更好更快地發展,哈市教育局準備每年投入專項資金進行扶持,這無疑為校園滑雪運動打了一針強心劑。
3.冰雕雪塑
冰雕雪塑是阿城區冰雪課程資源開發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年冬季到來,各個學校都要舉行“愛冰雪、冰雪情”為主題的冰雕、雪雕的競賽活動。全校師生紛紛參與,積極行動。到附近的河流中取冰,或用臉盆、飯盒凍冰,設計冰雕雪雕的方案。全員齊動手,彰顯各自的特色。雖然是寒冷的嚴冬,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享受著勞動創造帶來的樂趣。進入阿城區的每一所校園,都可以看到風情各異的冰雕雪塑作品。一個個美麗的冰雕、雪雕已成為阿城區中小學小學特有的明信片。
冰雪課程的開發已經扎根金都大地,風靡校園,形成了阿城區冬季校園文化特有的景象,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重視下,在全體師生的努力工作下,阿城區的冰雪課程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