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間以前,中國工薪階層的總體工資與西方差距并不大,有的時代甚至高很多,即便是最底層給地主打長工的“農民工”也是這樣,而且所得工資的實際購買力也遠遠強于那時的西方國家。公元前一二世紀,羅馬打工仔的月工資換算成小麥,約158~276斤,中國打工仔約237~331斤,可見,中國工薪階層的收入要高許多。到了清康乾時,當時英國的平民大約88萬戶,其中一半每星期可以吃到兩次肉,其余一星期最多吃一次;平民并不能天天吃面包,都是雜糧,這種生活水平與當時的中國普通人差別并不大。
古代官場的自費項目
《資治通鑒》卷二百七十五記載:“舊制,吏部給告身,先責其人輸朱膠綾軸錢。”告身,就是任命狀,是沿襲南北朝時的遺制。凡被授官的人,自各種途徑出身者以至公卿皆給以憑信,加蓋文為“尚書吏部告身之印”的印信。唐朝,,直至五代、宋朝以后都是這樣的。唐末的委任狀都是用素綾紙裱軸的,被委任的官員為了得到這樣的委任狀,就約定俗成地“送納朱膠綾紙價錢,各請出給”,然后,才好去上任。葉夢得在《石林燕語》卷四中說:“《唐書》言大臣初拜官,獻食天子,名日‘燒尾。蘇環為相,以食貴,百姓不足,獨不進。”尤其是在唐末、五代時期,各地封疆大吏到朝廷來覲見皇帝,為了表達謝意、聯絡感情,都要自己掏腰包花錢在皇宮里大辦酒席,邀請皇帝與高官們宴飲,俗稱“買宴”。
唐朝的反腐法規
唐朝盛世在反腐敗方面做出許多法律規定。首先,在官員任用方面就很重視。規定官員隊伍不能隨便擴編,亂擴編的責任人是要被判刑的。同時《職制律》規定,如果你推舉一個人做官,而被推薦的人的品德、行為如果不像推薦人反映的那樣好,推薦人是要按犯罪論處的。唐朝還規定,對有德有才的人,就應該薦舉提拔。如果你隱瞞不舉,責任人也構成犯罪,要蹲三年大獄。按照唐律,一定級別以上的官吏在轄區內只要收受了他人財物,無論是不是“利用職務之便”,都按犯罪處理,以避免有人以“禮尚往來”為借口送錢。
古代皇宮如何取暖?
我們現代冬天取暖,可以有空調,可以有暖氣,可以有電暖氣,但是古代紫禁城里并沒有這些現代化的設施,他們又是怎樣去取暖呢?其實很多宮殿里的墻壁都是空心的,我們可以把這種特殊的墻,叫作火墻。在空心的火墻的下面,也就是宮殿的地面以下,還有很多小通道,這些通道一直通到宮殿外面,在這里會有一個可以添加木炭來生火的灶坑。每到冬天的時候,古代皇宮里的工作人員們就會慢慢爬到這個小坑洞下面,給可以生火的灶里面添上足夠多的木炭,木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就慢慢順著宮殿下面的小通道,和那些空心的火墻,爬滿了整個屋子。這時候整個屋子就會變得很溫暖,清朝這樣的小屋子可以稱之為“暖閣”。為了更好地為皇帝和他的家人們服務,在明清兩代的紫禁城里面,專門設置了管理冬季取暖工作的部門。
“本草”不是草
《本草綱目》是我國的藥學寶典,有很多人會問:“本草究竟是什么草?”其實,“本草”不是草,而是“中藥學”。據考證,最早以“本草”兩字代稱藥學的,是在西漢晚期。據《漢書·郊祀志》記載,早在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就有了“本草待詔”的官職。《漢書。平帝紀》記載,元始五年(公元5年),朝廷曾征召天下通曉天文、歷算、方術、本草的教授者來京師。可見,本草學當時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本草”一詞出現不久,我國第一部本草專著《神農本草經》就問世了,后來李時珍《本草綱目》更是讓“本草”二字為人所熟知。
大門前為何有獅子把門?
東漢年間,獅子被作為禮物送給中國的皇帝。隨著佛教傳人中國,被佛教推崇的獅子在人們心目中成了高貴尊嚴的象征,和麒麟一起被視為靈獸。獅子隨之開始出現在重要建筑物的正門兩側,按照傳統習俗,成對的獅子是左雄右雌,此外還可以從獅子所踩之物來辨別:蹄下為球,象征統一寰宇和無上權力,必為雄獅;腳下踩著幼獅,象征子孫綿延,是雌獅。
太監都干什么活?
明朝宮里頭的太監主要從事體力勞動,但到了清代,太監的工作有了更細的劃分,有的太監干的事情更是令人無法想象。據《太監回憶錄》記載,有的太監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觀察皇家的糞便,包括皇帝、皇后、皇太后以及眾多妃子的糞便。每當主子們出恭完畢,總有太監第一時間要看一下他們的糞便。為什么?很簡單,太監要根據排出糞便的情況,來分析皇帝的飲食。而負責這種工作的太監多少都要懂一些基本的保健常識,通過糞便的形狀、氣味、顏色來判斷皇帝每天缺什么,應該如何進行調理,并通知御膳房和御茶房配制相關的食品。到了晚清,這個行業已成為宮內的技術行業,據說新太監很長時間都無法把老太監的活接下來。
“四海”不是海
“四海之內皆兄弟”,語出《論語·顏淵》。其中的“海”其實指的不是真的大海,而是古代疆域的范圍。《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西至于國,南至于濮鉛,北至于祝粟,謂之四極;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由此可見,“四海”指的就是夷、狄、戎、蠻,或者說疆域四至到當時的夷、狄、戎、蠻四方異族所包圍的范圍,也就是中國古代統治的疆域范圍。“四海”的“海”字既有遠的含義,也有深、晦暗、不了解之意。古代交通不便,這大概也是古人稱其為“海”的原因吧。
人類三世同堂歷史不過3萬年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直到大約3萬年前,人類祖先的壽命才延長到可以過上三世同堂的生活。在這之前,孫輩們還沒有出生,爺爺便去世了。人類學家雷切爾·卡斯帕里表示,通過檢查尼安德特人的牙齒記錄,她的科研組確定13萬年前“沒有一個人活到超過30歲”,這是他們變成祖父母的年齡。然而當研究人員著眼于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歐洲人時,他們發現老年和年輕成人的比例是20比10,這意味著此時有很多人已經可以活到見著他們的孫輩出生。
,
【文稿】李莉
【責任編輯】蒲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