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宏敏
摘要:教育在橫的方面包括德、智、體、美、勞五個要素,而在縱的方面 應包括傳習性、獨立性、創造性的教育。本文主要介紹筆者在縱 的方面具體實施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立體教育;傳習性教育;獨立性教育;創造性教育
教育是一件相當復雜的事,它的結構不是單層平面的,而是多方面多層次的立體結構。它不僅在橫的方面包括德、智、體、美、勞五個要素,而且在縱的方面應包括傳習性教育,獨立性教育和創造性教育,即謂立體教育。
傳習性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它的特點是通過教師的傳授來進行基本知識的教育;獨立性教育則是在傳習性教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培養其獨立思考、獨立觀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教育則是教育的高級階段,它是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培養學生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的能力。
立體教育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早在我國西周時期,就提出了“求知兼求能”的觀點,那時“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射(射箭)、御(駕車)、書(書寫)等,便是指某種能力而言。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其本意指的正是知識可以轉化為能力。然而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只重視知識的傳習,而不注意獨立性、創造性培養的簡化現象,卻是屢見不鮮的。比如:在學校教學中,往往滿足于“填鴨式”的被動灌輸,不注重獨立性,創造性的引導和鍛煉,所以在校時各門功課均為優秀的學生,畢業后不見其長的例子不勝枚舉。
立體教育成敗的關鍵在于能不能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能力。獨立性和創造能力從何而來?一是靠引導,二是靠培養。引導不是說教,而是實行動,比如考試吧,你習慣于考抽象的定義、定理、名詞概念,這無疑在引導應考者去死記硬背(當然有些基本的東西還是需要記憶的),而你出的題目側重應用,這便是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教學工作中,筆者針對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其中“以作業為中心,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性的,該教法適應于多門課程多種內容。具體的作法是:1、先布置作業題,這是一堂課的開始;提出課題后,馬上布置作業題,包括預練習題、課內外作業題,并據課題的具體內容,簡短說明教學要求和預習預練要求。2、為了提高預習效果,預習預練盡量安排在課內進行,為避免預習預練過多地占用課堂時間和流于行式,采取如下措施:(1)選擇課內預習的內容盡量簡明易懂,預練習題盡量是與教材中的例子類似的和學生力所能及的基本題(不宜課內預習的內容,如難度大或內容多的只能安排在課外進行);(2)預習時教師可適當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3)課內預習預練不要超過20分鐘,讓學生感知一下作業要求即課題要求即可。(4)采取提問或上黑板做題的方式為預練作業記分,并作為考核學生平時成績的一項內容。3、講課時,一定要做到講精華、講規律、講本質,(著重講清楚與所布置的作業有密切聯系的新知識、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重點知識),要把主要內容(要求學生預習的內容)在學生精力最集中、思維活動最積極的時間里(預習預練后)講完,一般講課不超過45分鐘 。4、作業指導,講課結束后所剩的時間(約20幾分鐘)讓學生把上課時布置的未完成的預練題和課堂作業或課外做完,教師仍然要發揮主導作用,巡回檢查作業,隨時發現問題,個別問題個別輔導,普遍性問題集體輔導。5、加強檢查測驗,要求必須獨立完成。以上措施使講練時間比達到1:1,避免了滿堂灌,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及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方面,筆者借鑒了前蘇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判斷力”的方法,在教學工作中盡量做到以下六點:1、不論是做作業還是考試,學生的答案即使只對了一部分,但只要其有獨到的見解和創造性就給滿分,如果學生的回答是死記硬背就不給滿分,除非他舉出例證來;2、解決學生們在學習上的爭執,不用直接告訴正確答案的方法;3、聽學生答題時,要善于抓住他在表達中的每一個思想,不放過任何一個為他們揭示某種新東西的機會;4、牢記教學的依據是學生的興趣、動機和渴望;5、重視學生的“幻想”,使學生養成靈活思考的習慣;6、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懷疑書本,敢于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和大膽設想。現代社會是“勝者通吃”的社會,企業和個人要成為“勝者”關鍵就是要具有創新能力,即創造性,因此我們應該把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創造力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
立體教育的各個方面既是循序而進又是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德德、智、體、美、勞五育齊備,而且傳習、獨立、創造三層次齊全,就算形成了完整的立體教育結構,這樣就能真正達到培養“有用之才”的目的。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