罾鲇
摘 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在校大學生人數的劇增,大學生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競爭激烈的形勢下,如何增加學生就業機會,提高學生就業質量,進一步增強高校的綜合競爭力,成為各學校關注的焦點。本文將對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雙證書”的獲取率進行分析。
關鍵詞:雙證書獲取率途徑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152-01
1 目前高職院校“雙證書”現狀
“雙證書”是指高職院校畢業生不僅要有學歷證書,還要有職業資格證書,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特色。針對目前學生就業形式嚴峻的情況,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高職學生獲得“雙證書”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1)“雙證書”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一次性獲取比例還不高。近兩年來我院高級職業資格鑒定是由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統一出題,分為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兩部分。其中,理論考試試題是在國家題庫中通過計算機隨機抽取,命題特點主要是由工業企業的專家根據行業特點出的題,內容更加側重實踐應用,單純學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一次性通過率不足80%。
(2)獲取“雙證書”的部分學生技能名不副實。為完成鑒定考試,部分學生采取考前突擊復習應考的方式,雖然也能通過理論考試,但是理論知識基礎和知識框架并不牢固。同時,由于實踐操作考試多是在本校進行,為了提高鑒定的通過率,本校教師在進行考核時,有時存在人為的降低難度或放松要求的現象,導致獲取技能證書的學生中一部分技能名不副實。
2 提高“雙證書”獲取率的必要性分析
(1)高職學生獲得“雙證書”,是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雙證書”是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能夠直接從事某種職業崗位的憑證,也是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的體現和證明。現在企業發展需要的是“技能+學歷”的雙優人才,既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
(2)提高“雙證書”獲取率是衡量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標準之一,是高職院校求生存、求發展的根本。采取學歷教育加技能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實現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構建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在對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水平評估指標中,畢業生“就業率”和學生“雙證書”獲取率都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衡量標準而備受關注。
(3)提高“雙證書”獲取率是畢業生提高就業能力的可靠保障,也是推動學院招生工作順利開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職業院校間競爭的激烈,就業質量與就業率與各高校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在新形勢下解決學生就業問題、解決學院招生問題都成為擺在高職院校面前的重大課題。高職學生除了完成正常的學歷教育,獲得大專學歷外,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更是在加大了就業砝碼。
3 提高“雙證書”獲取率的途徑
3.1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師生對職業資格技能鑒定重要性的認識
通過學院網絡、校報以及教師講授等方式,加大對“雙證書”宣傳力度,讓學生認識到獲取“雙證書”的必要性,充分認識到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與自己的就業、擇業息息相關,進一步增強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動力和熱情。
3.2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適應職業技能鑒定要求
(1)審查現行的教學內容是否與職業資格考核要求相銜接,找出在知識、能力、實訓項目及相關設備等方面的差距,修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并采取“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知識與技能水平。(2)由學校、培訓及鑒定機構共同參與合作建立“雙證書”融合試點單位,探索建立融合的教學體系與評價體系,并建設開放性實訓基地,建設職業學校內的職業鑒定站。健全與完善國家有關職業資格的標準與鑒定標準,使“雙證書”融合具有嚴肅性及可操作性。(3)積極探索和創新開展職業教育的新體制,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根據教育部的新專業目錄和基本要求,結合職業群的特點,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采取課題負責制、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
3.3 深化教學改革,為學生獲得“雙證書”提供教學保障
(1)建設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隊伍,是保證學生取得“雙證”的關鍵。為滿足職業資格鑒定輔導、培訓、鑒定考核的需要,擔任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應取得更高一級的資格證書,因此加大培養技師、高級技師和考評員工作的力度,通過采取提高教師技能水平、拓寬教師專業知識面、加強培訓、安排教師參加進修、以及鼓勵教師外出企業鍛煉等方式,建立一支能講擅做的雙師隊伍。(2)建設工學結合、交叉互動的校內外實訓基地。采取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起既是教學培訓基地,也是職業技能鑒定基地的實習、實訓基地。加大實訓設備教學設施的投入和技能實踐的課程比例,采取一體化課程模式,達到知識與技能相融合。通過拓展校企合作基地,將校內與校外學習相結合,提高學生技能水平,提高畢業生的就業適應能力,為雙證書的獲取贏造良好的氛圍。引入新技術、新工藝,進一步整合已有的課程,將專業課程與職業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樹立“學中做”和“做中學”的教學理念。(3)編寫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教材。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研究專業、課程建設方案,依據國家相關的職業技能要求和標準,有計劃、分階段地將職業資格鑒定的內容納入教學計劃,組織教師與企業人員共同編寫校本教材,使職業技能鑒定內容與校本教材緊密結合,真正做到教學目標的實現。
3.4 完善機制,為提高“雙證書”獲取率提供政策支持
學院通過制定出臺“雙證書”的引導政策,建立和完善各專業的考核評比機制,根據各專業和系部“雙證書”的獲取率達考核成績進行表彰或獎勵。各系部要根據教學特點,制定具體的職業技能的鑒定輔導、學習、培訓與鑒定計劃,設立各專業完整的職業資格考核資料,落實專業職業資格考試的前期準備工作,保障鑒定工作的順利進行。
4 結語
推行雙證書制度,對高職教育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師資培養、實訓條件建設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是促進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黃升平.淺析職業院校實行雙證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9).
[2] 郭舜,吳海燕.高職院校實行雙證課程改革的思考.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