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龍
摘 要:依賴現代化機械設備與科學技術,提高企業生產的效率和安全性,是煤礦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勝出的關鍵。然而由于目前很多機械設備由安裝階段開始就缺乏科學的調試和管理,設備運行中也不嚴格依照操作規程,使其無法在最佳狀態運行,導致生產效率的下降和維修成本的提高,甚至給企業的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分析了煤礦機械安全與維護方面常見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意見。
關鍵詞:機械生產診斷與維修設備利用率安全生產效益
中圖分類號:TD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98X(2012)06(a)-0074-01
1 機械的安全與維護在煤礦生產中的重要性
作為我國能源的支柱產業,煤炭行業在能源需求不斷增大、能源結構不斷調整的今天面臨著重要的機遇與挑戰,而依賴現代化機械設備與科學技術,提高企業生產的效率和安全性,就成為其在市場競爭中勝出的關鍵。然而,目前我國多數煤礦的生產設施仍有待完善,加之作業條件復雜,工作人員職業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很多機械設備由安裝階段開始就缺乏科學的調試和管理,設備運行中也不嚴格依照操作規程,使其無法在最佳狀態運行,導致生產效率的下降和維修成本的提高。數據顯示,隨著我國煤礦開采不斷呈現出機械化與規?;陌l展態勢,目前用于機電安裝和運行方面的成本已占生產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另一方面,機械結構的復雜性也給設備的保養和維修帶來了困難,為減少停機檢修導致的浪費,一些礦井選擇讓機械帶病作業以提高設備運行效率,結果嚴重影響了生產的正常進行,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給企業帶來無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可見,要提高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率與安全性,就必須做好機械的安裝與維護工作,充分發揮現代裝備的技術優勢,依賴先進的科技與嚴格的管理延長設備的安全生產周期,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2 煤礦機械安裝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
隨著礦井生產規模的擴大,設備安裝工程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安裝技術逐漸向著多學科、多專業不斷延伸,而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和控制系統的不斷更新,也給安裝工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加之礦井設備的運行環境復雜,要做到大型精密設備的科學裝配和準確調試,必須解決以下一些常見的技術問題。
首先,機電設備及使用環境與礦井復雜條件之間的矛盾。由于受地質條件制約,巷道在掘進過程中經常出現復雜性,如:偽斜上山、階段性臺階等特殊巷道。直接影響機電設備的選型、運輸、安裝、調試及使用維護。為適應井下巷道的要求,經常需要將設備進行解體后方能運輸,使設備在安裝時增加環節,增加了設備事故率;有時還會出現系統復雜化問題,如:為適應巷道條件,本應使用一臺設備便能解決,卻要投入兩臺或更多設備才能滿足生產,加大了設備保養和維修的工作量。其次,設備的快速更新與煤礦工人素質偏低之間的矛盾。煤礦工人技術水平偏低,學習能力較差,經常出現對一種設備還未熟練掌握,又有一種新設備投入使用,造成員工對設備保養、維修能力跟不上,影響設備正常運轉。
為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提高巷道掘進的質量標準,不僅要考慮地質構造,還要考慮所需設備的要求,從而減少不必要設備投入,簡化系統,提高系統可靠性。其次,針對煤礦工人素質偏低問題,除了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還可以通過采取標準化作業的方法。主要是由工程技術人員將設備安裝、維護工作進行細化、標準化,制定出標準工序,使復雜問題簡單化。如:一種新型設備投入使用,員工無需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構造特性,只要知道安裝、維護時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便能掌握設備的安裝、維護所需的技能。
3 設備維護和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礦井設備維護管理中最大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傳統的事后維修和定期檢修而產生的。首先,過剩檢修造成了設備停機過程中的成本浪費,其次,傳統的設備管理只重視對生產安全的保護,與現代生產要求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模式發生了脫節,而事后維修也不利于消除設備隱患,難以保障生產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有鑒于此,應在開展機電設備運行基礎性研究的基礎上,對井下設備常見的故障類型、發生的機理以及處置方式等進行標準化的管理。
管理者應首先樹立重視設備管理和維護的觀念,組織設備的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使其明確設備狀態的維護對企業生產及員工自身安全的重要作用。在提升生產人員職業水平的同時,還必須建立健全設備的日常使用、檢測、維護管理制度。以井下機電設備維護管理為例,應訂立包括設備管理人員工作標準、維護修理的各種定額標準、維護技術標準、經濟管理標準以及各種技術的管理標準等內在的制度并予以落實。應對設備壽命周期實施全過程管理,追求設備最佳綜合效益和最經濟的壽命周期費用,根據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及發展趨勢,健全設備維修管理的信息反饋和處理系統,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設備的維修管理決策服務,并應組織企業各部門,全員、全過程地參與到設備的維修管理中。
應建立包含各種數據資料的電子信息數據庫,并引入在線的故障智能分析診斷技術,將故障排除在萌芽階段。作為現代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診斷系統的應用,可以將傳統的事后維修轉變為事前“預知維修”,在設備運行中發現其潛在問題,預防惡性事故的發生。與定期停機檢修相比,故障智能診斷系統可以節約大量的維修時間和成本,使設備正常運行的時間顯著加長,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黃亞洲.淺談如何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的利用效率[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5).
[2] 張兵,陸從安,陳輝.淺述機電設備安裝常見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3).
[3] 李洪軍.淺析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監測診斷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4).
[4] 曲冬,杜艷華.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煤炭技術,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