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 盧爭艷
摘 要:本文探究了多媒體課件對職業技能教育教學的優勢及效果,總結歸納了基于職業技能教學的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方法和步驟,為職業技能教育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指導性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職業技能多媒體課件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b)-0179-01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工具和手段,它可以豐富教育教學的思路、充實教學內容、加強職業技能訓練,從而達到優化教學環節、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作用。
1 多媒體課件在職業技能教學中的優勢分析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現代教學技術引入課堂,運用動畫、聲音、圖像、文字等演示應用于教學過程,使學生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教學模式,增加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形象性,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在職業技能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顯著的效果和作用。
1.1 實現理論學習與職業技能訓練的有機結合
過去簡單教學模式中,因教學設施和方法落后,很難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統一起來。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虛擬實驗、虛擬操作,教師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可以借助有關的模擬軟件,使許多甚至現實環境都很難實現或無法實現的實驗項目或工程,通過圖形、圖像等多媒體形式,模擬操作的全過程。這樣不但節省經費,而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師在多媒體課堂進行教學時,可邊講解理論知識邊演示操作步驟,指導學生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也可隨時在電腦上“重溫”操作過程,這樣使學生既能學到“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又能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省時、省力、省財。
1.2 形象直觀,透析抽象
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抽象的知識內容,如果單純靠語言和文字很難使學生達到充分理解。這些內容若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將其呈現,便可以變得生動直觀,較易被學生接受。比如在進行計算機存儲設備課程講解過程中,我們可以flash模擬制作計算機內部信息存儲的過程,那么在我們講解信息存儲的時候給學生播放模擬存儲過程,學生就很容易的接受和理解計算機內部信息存儲的方法和過程。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而且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學習質量,促進了我們的教學過程的順利完成。
1.3 有效整合教學內容,達到全面系統化學習
在我們的正常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學內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其他知識點或內容的基礎上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已經對相關的基礎知識已經掌握才能進行后續的繼續學習。而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他們的掌握情況并不完全一樣,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先前的基礎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及介紹。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很輕松的將本學科的預備知識以及相關學科的內容有效的整合為一體。這樣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能有效的利用已經整合為一體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使學生達到全面系統化學習。除了能與相關預備知識與教學內容整合外,多媒體課件還可直接將我們課堂講解的知識點與實現生活連接起來,讓學生了解學到的內容在生產、生活中應用,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
2 基于職業技能教學的多媒體課件開發
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就是要應用系統科學的觀點和方法,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地選擇和設計教學媒體信息,并在系統中有機結合,形成優化的教學系統結構。
2.1 教學內容分析
以教材為藍本,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為基礎,從實現教學目標、達到職業技能要求出發,但又不能被課本所束縛,要充分增加課件的信息量,將教學內容與其相關預備知識及具體應用融為一體,做到創新、務實。我們要努力做到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準確、直觀、形象的演示教學過程,引發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激發創造思維,掌握新知識,突破重點難點,啟發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聯系,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2.2 學生特征分析
學生特征是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認識能力及技能水平。分析學生特征就是要運用適當的方法來確定學生關于當前概念的原有認識結構、原有認識能力原有技能水平,并將它們描述出來,作為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主要依據,以便使制作出來的多媒體課件對學生更有針對性。
2.3 教學系統設計
教學設計是課件制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關鍵。我們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習對象的特點,合理地選擇教學媒體,確定教學方法,形成優化的教學系統結構。要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依照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確定解決問題的有效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確定教學知識點的排列順序,根據教學媒體設計適當的教學環境,安排教學信息與反饋呈現的內容及方式,以及人機交互的方式等,做好教學設計工作。
2.4 合理選擇與設計媒體信息
多媒體教學課件使用大量的文本、圖形、圖像、視頻、動畫和音頻等多種素材,在材料準備過程中,我們要著重選擇和制作有益學生更好接受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和技能要求的素材,而不應只是停留在對課本知識和內容的加工上。這些素材可以直接在素材庫軟件中找到,沒有的素材,必須利用一些軟件自己加工編輯制作。如使用PHOTOSHOP、PHOTOIMPACT繪制修改圖片;使用FLASH制作動畫場景;使用Premiere或DVstorm編輯剪接視頻資料;使用COOLEDIT或Windows自帶的錄音機軟件來錄制、處理聲音文件,也可以從磁帶、光碟、唱片中獲取等。
2.5 編輯合成
編輯合成不是簡單的合成幾種材料,而是把所需素材合理地進行整合,它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需要我們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特征選擇合理的呈現順序及方式。使一系列圖、文、聲、像等不同格式的數字多媒體要素能在同一頁屏幕畫面內融合,提供分支、循環等尋蹤路徑,使教學內容多媒化、交互化、超鏈化,更加生動活潑,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促使其進行探究發現學習。
2.6 評價與修改
在課件制作過程中,要不斷地對課件進行評價和修改,它對確保課件質量起著關鍵的作用。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都屬于面向學習資源的評價。在課件開發的過程中實施的評價稱為形成性評價,是作為提高課件質量的依據,目的在于改進課件的設計,使之更加符合教學的需要,便于提高質量和性能。總結性評價是在課件開發結束以后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對課件的性能、效果等作出定性、定量的描述,確認課件的有效性和價值,總結課件制作經驗,并為課件更新提供改進意見。在課件制作過程中,要根據評價結果合理地進行修改,以進一步提高課件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駿.多媒體技術對教師職業的影響[J].教學探索,2004,7:35-38.
[2] 楊宏偉.面向教學的課堂多媒體教學系統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6(7).
[3] 李仲冬.基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