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珍 郭付玉
【摘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衡量一個社會形態、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科技水平和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本文試從環境會計的角度探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尋找解決措施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關鍵詞】資源利用效率綠色會計助力
綠色會計的探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綠色會計通過充分強調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并賦以價值和價格,對其損耗予以補償,從而使企業的責任向社會延伸,迫使企業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考慮,它不但是提高競爭能力和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有力工具,更是我國環境現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鑒于此,本文在眾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基礎上對綠色會計目前的研究現狀進行介紹,對當前我國綠色會計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對策。
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與綠色會計的意義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Low-carbon economy),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而綠色會計(Green accountant),則是將環境科學、現代經濟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傳統的會計學相互結合,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環境資源耗費要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形式,運用一定的方法,計量并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保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的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活動的影響。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
(一)兩者所要實現的目標一致
無論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是綠色會計,它們所要實現的目標都是既要實現經濟效益又要實現社會效益,在促使企業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規律,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努力提高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不僅能夠很好地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也為子孫后代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客觀環境。
(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出為綠色會計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奠定了理論基礎
而綠色會計也只有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樣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才能正確地核算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如實地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及富有程度,促使企業挖掘內部潛力,維護社會資源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三)綠色會計是實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必然手段
綠色會計作為會計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核算有關自然資源的損耗及補償,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配置。所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離不開這一核算方法,也惟有綠色會計才能更好地核算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各個因素,衡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的進程。只有重新審視綠色會計的體系和內容,才有可能適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發展。
二、綠色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綠色會計理論不夠成熟
現行用于指導企業會計和報告實務的法規主要是由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制定的,包括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準則、財務通則、行業會計制度、財務制度以及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執行的信息披露規則和準則。總體看來,這些法規、制度和相應的企業會計與報告實務對于環境問題基本上沒有涉及。而在實務中,多數企業在綠色會計的確認、計量方面混亂,對公布環境資料持低姿態,公布的環境資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
(二)研究內容缺乏系統性
建立綠色會計是一個系統工程,綠色會計理論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需要考慮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及影響。從已經具有的成果看,大多數論文只注重綠色會計理論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將綠色會計理論作為一個系統和一個整體來研究而形成的成果較少。相當一部分學者在對綠色會計進行研究時,寫一兩文章后就再不探討,不能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或系統研究,因而,難有一定深度的力作問世。在研究方法上,屬于規范性研究的文章較多,實證性研究的文章較少。
(三)研究成果缺乏實踐指導性
從目前有關綠色會計的研究內容上看,多數學者較為注重研究理論性較強的綠色會計理論,諸如環境會計的目標、對象、基本假設等,而對轉借和借鑒其他學科的技術方法應當如何運用于綠色會計實踐的操作性問題則缺乏具體的研究。此外,有關綠色會計制度規則方面的研究也顯得比較薄弱,使得綠色會計的實踐沒有規范可循,阻礙了綠色會計的開展。
(四)研究層面缺乏整體意識
目前會計界對綠色會計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觀層面,將綠色會計局限于企業綠色會計,而忽略了宏觀層面的綠色會計;或者將宏觀綠色會計看作是統計學家的事,對宏觀綠色會計研究參與不足。這種研究現狀的缺陷有兩個方面:首先,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不夠全面;其次,沒有認識到環境作為一項公共產品,對環境的有效控制需要一個宏觀與微觀銜接的核算體系,從而不利于在會計體系中實現宏觀環境核算與微觀環境核算的銜接。
三、綠色會計發展的對策
(一)發揮政府在綠色會計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在綠色會計的建設和發展當中,目前我國政府已開始著手從宏觀層面啟動綠色會計的建設,完善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價格政策,建立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和補償機制,強化企業和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嚴格環境執法,加強環境監測,定期公布環境狀況信息,嚴肅處罰違法行為。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必將構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會計體系。
(二)建立健全綠色會計法律法規
盡管我國已制定并頒布了不少環境法律法規,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體系,涉及環境因素的會計法規幾乎是一片空白。現行《會計法》作為指導會計工作的根本規范,未涉及任何綠色會計方面的內容。可以說,建立健全綠色會計的法律法規,從法律上明確綠色會計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國綠色會計建設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環保專家、會計實務工作者以及其它相關部門的人員要密切配合,加大綠色會計理論研究及實施的力度,以適應新世紀經濟騰飛的發展需要,開創中國綠色會計研究的新局面。
(三)加強綠色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教育
環境會計作為現代會計的一項新內容,對會計人員的素質尤其是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更新傳統會計下的知識結構,學習并掌握環境科學、環境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資源會計學、綠色會計學等知識和技能,分析和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業務與環境及環境績效之間的關系,以便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企業在環境會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四)加強綠色會計的宣傳教育活動
綠色會計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從業人員較高的環境保護意識。在實際工作中,深入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加大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環境法制的宣傳教育力度,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普及環保知識,以環境補償促進社會公平,以生態平衡推進社會和諧,以環境文化豐富精神文明,才能提高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在社會上形成人人講環保、人人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才會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和發展綠色會計,才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環境會計建設當中來,才能推動綠色會計理論和實務水平的提高。
四、結語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目標是降低能耗,減少污染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會計充分強調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企業在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企業必須充分認識環境與經濟的關系,轉變生產經營觀念,貫徹綠色經營理念,發展綠色會計。因此,綠色會計推動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速健康環保的投資、生產和消費模式的形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需要綠色會計助力。
參考文獻
[1]強殿英,文桂江.構建企業低碳會計體系的思考[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8).
[2]周志方,肖序.論國際碳會計的最新發展及啟示[J].中國能源,2009(9).
[3]謝來輝.碳鎖定、“解鎖”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之路[J].開放導報,2009(5).
[4]曾紀發.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戰略思考[J].地方財政研究,2010(1).
[5]中國低碳網.http://www.ditan360.com/
[6]國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研究中心.http://www.chinautb.com/
基金項目: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09YJC63004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一般項目;課題編號:11YJA630026); 2010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粵教高函【2011】55號);廣東商學院第二批教學信息化推廣應用項目(2011年)階段成果;2011廣東省2011年度會計課題。
作者簡介:郭秀珍(1957-),女,廣東商學院會計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郭付玉(1988-),女,廣東商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