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影
摘 要:合作學習是目前許多國家都在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該理論在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在英語教學日益重要的今天,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是關鍵。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教學下的有效的形式。本文提到合作小組的含義和意義,討論了小組合作學習類別,小組成員角色以及評價的多樣性。旨在推進英語課堂教學的不斷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a)-0169-01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課堂小組活動的組織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小組活動的形式的確很容易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常常出現積極熱烈的活動場面,學生參與活動的面與量有了保證。雖與我們的設想有差距,但其實效性也很大。本文就自己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探討。
1 合作學習的含義與作用
合作學習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不同的性別和能力,4到6人為一組,在一種積極的任務情景中,為了完成任務目標,分工合作,相互幫助,彼此指導,并以小組為單位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參與評價。它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它體現了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
2 合作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
2.1 培養合作意識
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激勵性評價手段,使得靦腆膽小,難于開口說話的學生消除心理壓力,鼓足勇氣主動參與,讓學生體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要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不是孤軍奮戰。成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有賴于與他人的不斷交流。要讓學生發現合作的必要性,從而增強合作意識,主動在小組中盡力發揮自身的才干。
2.2 學會尊重合作伙伴
對合作伙伴的尊重,一方面體現在善于傾聽同伴的表述。例如在信息交流的任務中,一方持有信息,另一方通過發問了解信息。在這個過程中相互詢問,傳遞信息。完成合作任務,學生要耐心傾聽對方發言,當然也可以有禮貌的提醒對方語言上的錯誤,對方可以做出相應回應,而不是在小組里爭著表達,忽略他人的存在,影響整個任務的進程。
3 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伴隨著課堂教學進程的不斷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如學生難以在公眾面前發言,小組成員有時不能和睦相處,小組討論噪音較大,討論時活動時間不能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不到位,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討論任務,而一些成員無所事事,出現“搭車”現象等等。因此合作學習不僅包括師師、師生、生生間的積極的相互依靠關系,而且包括學生間面對面的促進性作用,還有各自的個人責任、社交技能以及對教師的要求等方面。因此將合作學習有效地應用在教育實踐中,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3.1 合理分組
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合作學習小組。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應承擔任務。比如,組長:負責掌握小組討論的全局,分配發言機會,協調小組學習進程,掌握合作學習的時間;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討論結果;匯報員:負責向全班匯報合作學習的結果;檢查員:負責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并確保本組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任務。組內成員應定期交換角色。
教師在分組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小組成員的性別、能力、原有成績、性格特征、智力差異等因素,而且每隔一段時間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重新分組。根據情況還可以依學生特質劃分、依任務難易度劃分、依興趣劃分或依學生的人際關系劃分。同質分組有利于教師的輔導和學生的深入研究;異質分組有利于生生之間信息差的填補。按任務、興趣分組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學生的自行組合能創造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從合作學習的功能來看,比較理想的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劃分方式。這樣的劃分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又為保證全班各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
3.2 教師角色的轉變
合作學習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合作交流的意識和交往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動、活潑的交流、對話、表演氛圍,使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思考和應用,從而得到語意理解和運用技巧的升華,調動學生所有的感官去親歷“英語化”課堂情景發生的全過程,讓學生用心去體驗英語課堂中“人文化”的內涵與魅力,從而形成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成每個同學有躍躍欲試的沖動,更好地認識、理解、獲得豐富多彩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真正認識學好英語、用好英語的價值,從而激發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這就要求教師的角色轉化為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促進者,監控者和參與者,真正做到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
4 做好合作學習要提高教師水平
4.1 幫助學生建立合適的學習小組
合作小組的建立,既要依據學生共同的興趣,特長等個性傾向,也要考慮學生個性差異,讓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做到揚長避短,人盡其才,如:小組中既要有活潑型的,又要有沉穩型的,既要有口才好的,又要有口納心慧的,這樣,根據個性差異來合理調配,既縮小學生間的差異,又讓每個人的價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使小組合作學習互動增值,互補共效。明確分工,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規。教師應根據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4.2 注重合作學習的價值性
合作學習必須追求其教育價值,合作學習的問題必須具有價值性。教師不要為了讓學生能廣泛的參與,一有問題,不管合適與否,難易如何,都要學生合作討論,似乎只有讓學生合作討論,才能解決問題,造成:(1)由于沒有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學目標而采用合適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同樣由于單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學生逐漸感到厭倦。(2)一些沒有思維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論的問題充斥其中,學生沒有參與討論的興趣,教學時間大量浪費,教學效率事倍功半。
5 結語
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綜合運用語言的主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主要措施。只要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樣化小組形式,多樣化合作評價,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問題中,解決問題中自主地學習,就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閆振萍.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2009(4).
[2] 鄭小咪.對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問題的思考[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6(6).
[3] 初艷萍.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與對策[J].現代教育,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