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芳
A1先生將一只碩大如巨形包裹的東西投影在大屏幕上。他開始抑揚頓挫地講解說,諸位,根據我的考證,這是一種體型龐大的動物,諸如大象、河馬、猩猩之類。
老兄,這個不用你解說,大家一看就明白。可是,它究竟是什么動物,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核心吧?A2先生有些氣惱地打斷了A1先生的發言。
對不起,我明白。我只是想做出我的判斷,當然,正因為迷惘,才求助于大家。A1先生謙恭地推推眼鏡,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這么說,A1先生對這種動物的類別還不能做出初步的判斷?
你是考古界的權威,連你都不敢下結論,我們豈敢班門弄斧?
你曾經論證說,你研究的胃部食物還原法,可以百分之百保證考古的準確性。難道先生開始懷疑自己的科研成果了嗎?
是呀,你用那種方法判斷還原了不少動物的習性,甚至遠古的生活細節。難道,這次連基本的類別都無法判斷?
人們議論紛紛,如群蜂歸巢。空曠的巨型考古會議室里,清晰地回蕩著眾位專家質疑的回聲。
A1先生尷尬地推推眼鏡,羞赧地說,正因為疑點重重,才請諸位一起研討,請不吝賜教!A1先生一改往日的狂傲,謙虛地說。
那么事情的疑點究竟在哪里?A2先生直截了當地問。
就是——就是不能根據此種動物胃部食物判別其種群了。A1先生吞吞吐吐地說。他指著大屏幕上的胃部構造解釋說,這是一只碩大的胃,但里面裝著的食物卻五花八門,品種繁多,像一個巨型物種大全展覽館,讓人難以置信。
以前,你不是論證過嗎,每種動物都有自己固定的食譜。有人站起來發問。
正是這樣。我依據此種辦法,成功判別了許多生物種類。可此種生物,不僅胃部容積巨大,里面所裝東西完全是我物種食譜里查找不到的。
為什么?一個矮個子專家站起來問。
是因為胃里面的食物千奇百怪,龐雜,繁多:有各種魚類,海里生活的,小溪里生長的,應有盡有;鳥類,從小巧纖細的蜂鳥到巨無霸鴕鳥,無一不具備;各種各樣的蔬菜,還有門類齊全的可安全食用的野菜;各種動物,小到老鼠、蛇、青蛙,大到老虎、獅子、大象……
不可能!一個瘦子叫B2的教授,騰的一下站起來,理直氣壯地指責說,你這樣的發言是不負責任的。我是專門研究動物的,難道還不知道嗎?目前我的研究結論里,還沒有發現哪種動物可以成功吃掉老虎和獅子這樣的動物界霸主。
A3先生激動地站起來說,非常抱歉,先生,的確是這樣。我們團隊里,有聲名顯赫的生物學教授,有聞名遐邇的營養學專家,有……
好了,你們有那么優秀的團隊,還需要我們干什么?你們自己下結論好了,為什么要請我們來?B2教授生氣地揮揮手,揚長而去。
對不起,B2教授,我的朋友有點激動,有得罪之處,請多包涵!A1先生望著B2教授的背影無奈地說。
請大家來,就是想借助各位行家的力量,幫忙解決這折騰了我們數年的考古之謎啊。請大家獻計獻策吧。A1先生繼續說,困擾我們的關鍵問題是,其他物種都有自己固定的食譜,比如松鼠吃堅果,熊貓吃竹子,考拉吃桉樹葉,蝙蝠吃蚊蟲,蚯蚓吃腐殖質,等等。以前,我們可以根據各種動物的胃部食物構成,成功判斷它的類別。可此種動物幾乎什么都吃,它的食譜離奇地古怪,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各位專家,請根據你們的專業學養,給予參考和指教吧。
會議室里議論紛紛,大家傾情投入,開始了激烈的探討和辯論。
大會召開了整整一周,依舊沒有任何結果。
那一天,一個文學教授不小心走錯了會議室。當聽到他們熱烈緊張的談論內容,便饒有興趣地旁聽了一陣。
片刻,他站起來洋洋得意地說,諸位專家,不是我蔑視大家的勞動。請大家讀讀這本書,你們所謂的考古之謎,就真相大白了,還需要這么大動干戈地開會討論嗎?
文學教授高舉著一本厚若磚塊的書籍。
書上講了什么?請先生明示!A1先生病急亂投醫,急忙請教。
這本名叫《人類毀滅之謎》的書上,說得非常清楚:人類之所以毀滅,就是因為他們肆意地砍伐森林,毀壞河流,破壞生態,吃掉了一切其他物種,后來便開始互相蠶食,才導致了最終的毀滅。文學教授得意地說。
那么,你是說,那種胃部裝滿了各種物種,吃下了飛禽走獸的動物就是人類自己?A1先生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當然,你的所謂考古之謎早該解開了!文學教授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會議室里,眾人面面相覷。
這是公元6854年,在MN星球上召開的一次會議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