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鵬飛
作為基層行,縣支行在中央銀行體系中具有重要基礎地位,其職責的有效履行是中央銀行服務和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體現。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民銀行工作重點轉向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努力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上來。隨著人民銀行體制的進一步深入,為摸清撤銷發行庫對當地人民銀行現金供應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近日,筆者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撤庫后人民銀行管理權威受損,履行人民幣管理職能難,存在人民幣流通整潔度不高,小面額人民幣緊缺,金融機構殘損幣積壓等問題。
一、撤庫后人民幣流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民銀行管理權威受損
當地政府及金融部門認為,人民銀行縣支行作為中央銀行的最基層機構,發行貨幣是最主要的職能之一,也是縣域人行的重要工作內容,發行庫撤銷了,人民銀行就不能對全地區現金供應及流通中現金進行很好的調控,職能作用不能很好發揮,貨幣發行、幣種的市場調劑、流通人民幣管理方面的服務缺失。因此,縣級人民銀行在貫徹落實貨幣政策等的權威信受到質疑。
(二)撤庫后人民幣流通的整潔度總體不高
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流通管理條例》、《殘缺損傷人民幣兌換辦法》和《不宜流通人民幣挑剔標準》相繼出臺,人民銀行也加大了管理力度。調查發現,撤庫后的金融機構網點柜面支付人民幣殘損程度較高。采取抽樣調查方式對維西縣的7個金融機構網點的現金質量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表明:只有3個機構網點在人民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的機構網點的票面質量較好,其余4個機構網點的柜面現金殘損程度較高。特別是小面額的人民幣整潔度明顯低于大面額人民幣的整潔度。10元以上面值的不宜流通人民幣殘損率達到15%以上,而10元以下的流通人民幣殘損率高于35%。
(三)撤庫后小面額人民幣供應緊缺
調查發現,小面額票幣供應不足,甚至部分網點存在零鈔兌換難現象。緊缺比例較高的主要集中在1元券和5角券。究其主要原因是撤庫后,維西支行不直接辦理發行業務,小面額貨幣加劇金融機構的庫容緊張,為了降低押運成本,金融機構在調款時偏好大面額票幣。
(四)撤庫后金融機構殘損幣積壓嚴重,撤庫行履行人民幣管理職能難
以農行維西縣支行為例,由于受地域以及出入庫時間影響,在調運現金過程中,現金在途及在庫時間過長,存在殘損幣積壓,流通幣不能及時流通現象。現行人民幣管理體制確定人民幣流通實行屬地管理原則,撤庫后的支行仍要履行人民幣反假、現金管理等職能。但人民幣流通管理與人民幣發行工作是緊密相連的,脫離了發行工作,無疑加大了撤庫行的人民幣管理難度。
二、工作建議
(一)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合理調節投放券別比例
加強信息溝通是做好人民幣券別調劑和人民幣流通管理工作的關鍵。一是人民銀行無庫支行要按月收集轄內金融機構現金需求情況,編制券別需求報表后提供給代理行,代理行要根據無庫支行提供的券別需求報表,主動調整不同券別的發行、投放力度,并定期向無庫行通報券別搭配情況,并可針對當前商品流通領域對小面額票幣需求量逐年增大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大小面額票幣的投放量,加快投放10元券以下紙幣,尤其是1元券紙幣的投放力度。通過補充新券,滿足市場需求并促進不宜流通小面額票幣的盡早入庫銷毀,增強無庫行對人民幣券別結構和整潔度的調控能力,使人民幣流通市場始終處于良性循環狀態;二是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聯系,由人民銀行牽頭召開金融機構列席會議,討論解決人民幣流通環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市場流通人民幣的整潔度、券別需求、假幣來源,特別是各類券別的殘損情況、緊缺程度,在轄內金融機構中進行通報。
(二)加強檢查和指導,進一步強化金融機構無償兌換殘損人民幣的責任意識
一是加強對金融機構執行殘損人民幣兌換的檢查和指導,使金融機構逐步樹立無償兌換殘損人民幣的服務理念;二是針對兌換中的一些特殊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在實際工作中,金融機構對霉爛、火燒、鼠咬等殘損人民幣往往把握不準,無法明確兌換標準,這種情況可設立專門兌換點,派出懂業務的員工受理兌換工作;對于金額特別大、殘損特別嚴重的,可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進行兌換或直接由人民銀行指定行兌換。
(三)加強人民幣管理知識學習與宣傳工作
人民銀行依法發行貨幣,銀行業執行人民幣管理規定是依法行事,體現為行為主體的合法性和行為的法律約束,這要求銀行業從事現金收支業務的管理人員和經辦人員必須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法律知識和《中國人民銀行假幣收繳、鑒定管理辦法》的法規知識,熟練掌握反假技能、熟悉假幣收繳程序和殘損人民幣兌換辦法,提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另外,銀行執行人民幣管理規定必須得到社會公眾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為此要強化對社會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知法、守法的意識,發揮其社會監督作用。收繳假幣應同時出示自己反假貨幣上崗資格證書,以證明自己的資格。
(四)在部分撤庫縣支行恢復發行庫
總行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銀行縣(市)支行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推進轄內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支付環境;加強人民幣管理、發行庫管理和反假貨幣工作。然而要加強人民幣管理和反假貨幣等工作,沒有發行庫的支行想做好以上工作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建議因地制宜,在一些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的縣支行恢復發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