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腸道細菌還是人類健康的好伙伴。為了你的健康,請勿濫用廣譜抗生素
人體內的特殊“房客”
細菌,這個被貼上了疾病、傳染、不衛生標簽的微小生命,被絕大多數人所唾棄,甚至談菌色變。然而,面對細菌,人們是躲不掉的——像房東和房客的關系,我們建造了一個大廈,提供給細菌入住,這個大廈就是我們的腸道。新生兒在娩出娘胎前其腸道是無菌的,出生時經由產道及隨后伴隨著進食,才逐漸有細菌進入體內定居。
那么,這個大廈能住多少“房客”呢?說起來嚇人一跳,達到大約100萬億!一個正常成年人全身細胞總數也不過才10萬億,寄居在人體腸道內的細菌數量卻是人體細胞量的10倍!腸道細菌的種類大約有500到1000種左右,并且 不是均勻分布在整個腸道內的,大部分細菌客居在小腸的遠端以及結腸內。
世界上任何兩個人的腸道細菌的種類都不相同,就像我們的指紋各不相同一樣。人體腸道細菌的種類和攝入的食物以及既往服藥史相關,所以研究人體的腸道菌群的分布規律,探明每個人腸道細菌的“菌譜”,可以通過菌群特征而得到病人既往健康信息,從而對個體化治療提供幫助。最近丹麥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人體腸道細菌菌譜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和居住地、年齡、性別沒有相關性。這些學者提議細菌菌譜可以像指紋、血型一樣,作為個人生物學特征信息的一種。我們可以大膽推測,以后的偵探小說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具有較強的反偵察經驗,在作案過程中處處小心不留下痕跡, 而且把受害人分尸,受害人面貌特征和指紋等能鑒別個人身份的信息無法獲得;結果警察通過軀干內腸道菌譜的分析而獲得有用信息,對受害人的確認和案件的最終破獲起到關鍵作用。
有益人體健康的“房客”
既然我們和細菌是房東和房客的關系,那么也許有人會問,細菌交房租嗎?細菌會用特殊的方式來回報房東的,也就是俗話說的“有錢出錢,無錢出力”了。那么,細菌是如何“出力”的呢?
人雖然是世界的主宰,但是我們有時在與比我們弱小的細菌“比武”時也有落敗之時。比如以消化降解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來說,我們缺乏消化某些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纖維、單糖以及乳糖的能力,原因是人體不能合成降解這些碳水化合物所需的酶。而某些腸道細菌恰恰含有人體細胞所缺乏的這些酶,可以幫助發酵降解未代謝完的營養物質,促進人體吸收。如果沒有腸道細菌幫忙,我們的消化吸收能力就要打個折扣。無菌環境下飼養的老鼠,一般要多吃30%的食物,才能維持和普通環境下飼養的老鼠同樣的體重。細菌可以把碳水化合物通過發酵轉化成短鏈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以及丁酸。這些脂肪酸可以被人體細胞吸收,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促進腸道上皮細胞生長,有助于腸道附近的淋巴組織生長。具體來說,乙酸可以被肌肉所用,丙酸可以協助肝臟生產一種叫做ATP的用來儲藏能量的物質。丁酸則為腸細胞提供能量,并能抗癌。細菌還能幫助人體吸收重要的礦物質,比如鈣、鎂、鐵,幫助人體腸道吸收水分,吸收和儲存脂肪,生產并幫助人體吸收所需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K、生物素和葉酸。腸道正常菌群可以通過競爭營養物質和表面吸附以及分泌化學物質來抑制致病菌的生長。
實驗證明,沒有腸道細菌的動物更容易被致病菌感染。細菌還可以分解來源于食物中的致癌物質,比如雜環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在烹調蛋白質含量比較多的食物如魚和肉類食品時從蛋白質及氨基酸的熱解產物中分離出來的一類具有致癌性的化學物質,特別是對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有誘發作用。正常菌群還可以對其它的致癌過程起拮抗作用,比如從食物中攝入過多的脂肪而導致的乳腺癌和結腸癌,過多食鹽而引起的胃癌。
人體正常菌群還可以改善人體的免疫力,提高人體腸道粘膜免疫系統的功能。腸道里廣泛分布著淋巴組織,細菌無時無刻不在和人體的免疫系統對話交流。這種互通訊息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預防過敏。研究發現,新生兒腸道的菌群分布和他們成年后對過敏的易感性有關聯。這是因為某些細菌可以訓練人體的淋巴系統,讓他們有效鑒別敵我,做到兵不厭詐。而過敏的發生,從根本來說就是人體不能有效鑒別敵我,把無害的東西當做外敵入侵而發動了一場無謂的戰爭,戰火燒到自家后院,損傷了自己的組織和器官。
誠然,正如現實生活中一樣,即使大部分房客都是中規中矩的,也不能排除個別房客會闖點小紕漏。腸道細菌也一樣,除了對人體做了上述有益工作以外,也會做出些房東討厭的事情。比如研究發現,某些腸道細菌與肥胖息息相關。從實驗動物的研究中發現,得了肥胖癥的小鼠腸道中的菌群和體重正常鼠的菌群各有特異性。某些種類的細菌能幫助人體從食物中獲得更多的熱量。把胖小鼠的腸道菌接種到體重正常鼠的體內,受體鼠即使被限制飲食,也會發福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肥胖是能“傳染”的。
不過,細菌的存在也可以為希望瘦身的愛美女士找到些“借口”,特別是略微超過了一個臨界點時——我們在報自己的體重時都可以減掉1-2公斤,因為這個重量是寄生在腸道中的細菌的重量,減去這個重量才是自己的“裸重”。
切勿濫用廣譜抗生素
不管怎樣,腸道細菌是維護人體健康所不可或缺的。那么,我們就要關心呵護我們的房客,給他們創造一個優良的居住條件,保持互惠互利的關系。我們應該知道,腸道細菌最怕的就是廣譜抗菌素。廣譜抗菌素能殺死腸道正常菌群,這樣致病菌反而會趁虛而入。臨床上常發現有服用光譜抗生素而引起的腹瀉。我們曾經認為,停用抗生素后,菌群可以恢復;但是近來的研究發現廣譜抗菌素的濫用會造成腸道菌群的長期紊亂、耐藥菌株的產生。廣譜抗菌素的攝入有時可能無孔不入。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群的腸道存在耐四環素的菌株,而四環素早就被取締臨床應用了。推測可能是食用了使用四環素的畜禽。
以后,當你某天腹部不適拉起了肚子,醫生說不定會給你開個 “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服用時,千萬不要奇怪:我拉肚子很可能是感染了細菌,怎么醫生還讓我“吃”進細菌呢?正是基于我們前述的有關腸道正常菌群的學說,服用了“地衣芽孢桿菌”后,這些對人體無害的微小生物就會在腸道內“生兒育女”繁衍家族,對葡萄球菌和酵母樣菌等致病菌起到拮抗作用,從而抑制這些致病菌的生長。這類療法叫做益生菌療法,這也是未來醫學,特別是個體化醫療的一個發展方向。通過菌譜分析,發現我們缺什么樣的正派陽光的“房客”,就有意識有目的地去招納這樣的“房客”,讓他們入住我們的腸道大廈,讓大廈保持健康!
?作者簡介?
鄒翔,現為瑞典哥德堡大學粘膜免疫和疫苗研究中心研究員、哥德堡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副教授;獲南開大學學士學位、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為國家疾病控制中心)碩士學位、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博士學位,曾在英國劍橋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