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個極富文學意義的日子,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納博科夫以及中國的朱熹等文化名人都在這一天出生或辭世。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次大會通過決議,宣布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在塞萬提斯的故鄉西班牙,每到這一天,巴塞羅那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書攤和玫瑰。讀者買書即可獲贈玫瑰。因此,這一天在西方又被稱為“讀書人的情人節”。
著名作家畢飛宇曾經參加了第24屆法國圖書沙龍,親眼目睹了法國人對圖書的熱愛。
問題14:請寫出畢飛宇在哪些地方看見法國人在專心讀書。(列舉三處即可)
(閱讀材料見2012年3月“讀寫版”)
錢偉長(1912—2010),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錢偉長出生于江蘇無錫一個貧窮的詩書家庭,他是國學大師錢穆的親侄子——“偉長”這個名字就是錢穆給取的。
錢偉長報考過5所大學,他的歷史和語文不是100分就是99分,可是其他學科都是二三十分。他考清華大學,朱自清和聞一多看中他,希望他來念中文系;而歷史系的陳寅恪出了一套題目,內容是二十四史的卷數、作者以及加注的人,錢偉長全部答對,于是陳寅恪以為他會選擇念歷史系。
但正是這樣一個在文史上極具天賦、數理上極度“瘸腿”的學生,卻在一夜之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棄文從理。這個決定緣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錢偉長說: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
但錢偉長對于理工科似乎確實沒什么天分。最初他用學文史的方法,什么都背,但每次考試成績依然很糟。有個同學看他這么用功,又考得不是一般地糟,非常同情他,對他說:“你不能這樣學,死背是沒有用的。你得弄懂它,懂了是不會忘的。你不懂,只顧背,不用三天就忘了。”這時錢偉長才知道用以前學文科的方法學理工科是不行的。
錢偉長時常以這個故事勉勵他的學生,不要以為自己不行就放棄,世上沒有什么東西一輩子學不會,只要肯下決心,都能學好,可是一定得注意學習方法。
問題15:錢偉長因為什么原因決定棄文從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拿能源來說,所謂的清潔能源正越來越受歡迎。
問題16:你知道行駛同樣的里程,使用糧食乙醇跟使用汽油相比,哪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更高嗎?
(閱讀材料見2011年9月“讀寫版”)
在清潔能源大行其道的今天,太陽能電池產業是其中的中堅力量。在無錫,有一家中國最大的光伏企業,它也是全球四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之一。
問題17:你知道這家企業叫什么、是誰創辦的嗎?
(閱讀材料見2011年10月“讀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