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
人類社會的資源配置,既可以通過暴力、權力掠奪實現,也可通過貨幣交易實現,而之所以貨幣交易更可取,是因為它是基于交易雙方的自愿選擇、基于權利平等,而不是基于一方的強勢。暴力掠奪、權力掠奪顯然既不公平又不公正。貨幣交易給人類帶來和平。
@思想聚焦: 【“人均”是一種毒藥】近些年,官方研究機構不斷發表“政績”數據,比如:城市家庭人均收入7萬,人均住房擁有率89.68%等等,大多統計結果與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感覺相差萬里,“人均”的結果抹殺了貧富差別、城鄉差別、地區差別和權力差別這些現實社會中的尖銳矛盾,剩下的是表面光鮮的“政績”!
@覃彪喜:如果某個女人100天只有7.4天陪著你,其余92.6天屬于別的男人,你能說她是你老婆嗎?如果某套房子100天只有7.4天給你住,其余92.6天住著別人,你能說那是你的家嗎?如果某張百元鈔只有7.4元給你用,你能說那是你的錢嗎?如果不能,為什么央企2011年利潤只有7.4%上繳國家,卻被稱為國有企業?
@楚塵:昂山素季不怕軟禁,她說:“勇氣來自慣性地拒絕唯命是從。勇氣可以被描述為‘壓力下的優雅’(grace under pressure)——所謂優雅就是面對殘酷、持續的壓力不斷地更新自己。”她說:“人民愈來愈渴望,要有一個制度,將他們由‘吃飯的機械人’提升為‘真正的人’──在人權的保障下,能夠自由思考。”
@假裝在紐約:香港越來越像全球化的一個乏味的標準樣本。雖然商圈眾多但高度雷同,不管中環還是銅鑼灣,旺角還是蘭桂坊,走到哪里都是同樣的百老匯,豐澤,莎莎,7-11,讓人興味索然。四顧茫然找不到紐約、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特色店鋪,這是全球化時代的鄉愁。世界也許還不是平的,但至少香港已經被壓得很平很平。
@朱德庸:在所有的演藝事業中,我始終認為觀眾是最偉大的,他們缺乏光鮮的外表、奢華的生活、優沃的收入,卻真正支撐了整個演藝圈,由衷地希望在今后所有的頒獎典禮中有著觀眾一席之地。
@人民網:【腦殘數據雷人指數何其多:背后有利益】2010年中華民族復興指數為0.6274,2011年全國家庭平均住房面積為116.4平方米,中國家庭總凈資產比美國高出21%……近來,各種經濟、社會統計數據及指數頻頻見諸報端,引發爭議。專家表示,現在各種機構熱衷發布指數,因它能帶來經濟效益。
@共識網:陶然:我們要承認地方政府是既得利益的一方,要讓它進行改革,必須給它一定利益補償,很多法學家談公平和正義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地方政府即使是不合理的利益存在,你也必須給它一個補償,讓它愿意實施你的改革。這個改革一定是一個妥協的過程,是不同利益之間進行妥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