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凌晨,等候選舉結果的紐約民眾看到,帝國大廈的燈光由紅白藍國旗三色變成全藍色。藍色是美國民主黨的顏色,這一夜,是奧巴馬的勝利之夜。與此同時,白宮門前早已陷入到歡呼和喧囂之中。而這樣的場景,近年來只出現過兩次:一次是2008年奧巴馬第一次當選;另一次是去年5月,本·拉丹被擊斃。
在芝加哥競選總部,登臺演講前的奧巴馬接到競選對手羅姆尼的電話祝賀。一天前,羅姆尼曾精心準備了一份1118個單詞的勝選感言,而這一晚毫無用處,因為這一晚屬于奧巴馬。而奧巴馬再次拾起了煽情的腔調:“當我們的道路艱辛之時,當我們的征程漫長之時,我們不斷跌倒、爬起,我們繼續奮力前行,因為我們知道,美國最好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獲勝:技術當家
“因為我受夠了奧巴馬和羅姆尼!”選舉結果出來前的一周,不堪忍受轟炸式競選廣告的美國4歲小女孩伊萬斯號啕大哭的視頻走紅網路。選舉結果出來之后,小姑娘終于露出了天真爛漫的笑容。而同一天,奧巴馬卻在答謝競選團隊時流下了眼淚:“你們所做的一切讓我感到自己的使命是如此的重要,我為此感到驕傲,為你們所有人感到驕傲。”
芝加哥東倫道布街一座6層建筑的頂樓辦公室,有十幾名穿著球鞋、牛仔褲的年輕人趴在電腦前。這支由數據挖掘專家加尼領銜的絕密競選團隊擁有“獨角鯨”、“追夢人”等多個代號,他們扮演著奧巴馬專屬的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的角色。
2012年春天,他們發現,影星喬治·克魯尼對年齡在40-49歲的美國西海岸女性頗具吸引力。于是,以喬治·克魯尼的名義舉辦的一場晚宴,為奧巴馬籌得了1500萬美元的競選資金,創下美國總統競選單場籌得資金之最。在大選前的一個月中,僅在俄亥俄州,數據分析團隊就獲得了約2.9萬人的投票數據,相當于該州選民的1%。該團隊每晚能模擬出6.6萬次大選,從而幫助奧巴馬團隊做到知己知彼,萬無一失。
競選團隊經理吉姆·梅西納從一開始就希望把這次競選變成一次完全不同,并以度量來推動的競選,政治仍是目標,但政治天分卻不再是手段。“我們將度量競選活動中的所有元素,”梅西納在成為競選經理后說。他此次雇用的數據分析團隊人數是2008年的5倍,并任命數據挖掘專家雷伊德·加尼為芝加哥總部首席科學家。
數據挖掘團隊的具體任務并未對外公開,競選活動發現人本·拉伯特說,那是他們的核心代碼。數據挖掘團隊會定期向奧巴馬和他的競選高參報送他們的發現,但具體內容外界無從知曉,他們把手中的數據視為相對于羅姆尼團隊的最大優勢。
盡管奧巴馬在2008年的競選中對技術的應用贏得了不少贊揚,競選活動中數據庫過多的弱點卻無法被忽視。當時,在競選團隊中不同的部門從不分享數據。這一回,競選團隊在最初的一年半時間里把各種數據合到一起,制作了一個包含各類信息的大數據庫。
在籌資活動結束之后,數據挖掘團隊轉向選情分析。他們通過4個來源的民調數據來詳細分析關鍵州的選民。一位官員說,通過對俄亥俄州2.9萬選民的民調數據,他們可以深入分析各個族群的選民在任何時刻的趨勢。在總統候選人的第一次辯論之后,他們分析出哪些選民倒戈,哪些沒有。通過對這個數據庫的分析,他們在10月發現,大部分俄亥俄州選民并非奧巴馬的支持者,而是因為羅姆尼的失誤而倒戈的人。
這次競選活動中,他們也首次嘗試在Facebook上復制傳統的上門宣傳活動。在最后幾周,下載相關應用的人們會收到帶有他們在搖擺州的友人圖片的信息,告訴他們只需點擊一個按鈕,就能鼓勵這些朋友們登記參選、早點投票或是參與民調。收到信息的人們當中有五分之一會有所響應,這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熟人效應。有輿論說,“人們坐在屋里抽雪茄,高喊‘買《60分鐘》’”的時代已經結束,政治領域的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這恐怕才是奧巴馬勝選的技術層面的原因。
“全民減稅”與“全民公平”
雖然奧巴馬贏得了連任,但美國現在仍沒有走出經濟的低谷。因此如同四年前一樣,在最初的激動和喜悅之后,奧巴馬和他的支持者們依然要面對一系列問題。而其中最有可能面對的棘手問題就是明年年初美國可能面臨的“財政懸崖”。11月7日凌晨,剛剛完成勝選感言的奧巴馬立刻給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和眾議院議長博納打電話,卻被告知他們已經睡著了。然而,一個需要國會參眾兩院共同解決的問題卻迫在眉睫。
財政懸崖,這個2012年2月由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提出的新詞在大選密集宣傳的轟炸過后,廣泛見諸于美國媒體。2001年和2003年,小布什政府兩度頒布刺激經濟的減稅法案,卻導致財政赤字抬頭。2012年12月31日,隨著小布什減稅法案到期,如果再無法達成協議,給民主、共和兩黨各打五十大板的“自動減赤機制”將啟動:10年內,削減開支1.2萬億美元。這將導致財政大崩盤。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屆時每個美國家庭將額外繳稅2000到3000美元,失業率將達到9%。
而彌合兩黨經濟政策的分歧則是奧巴馬連任后的首要任務。民主黨主導參議院,共和黨主導眾議院;共和黨提倡“全民減稅”,奧巴馬倡導“全民公平”。奧巴馬主張擴大國家的作用,主張讓富人增稅,給中產階級減稅;此外,奧巴馬還提出,通過加大教育投入來刺激經濟。不過,奧巴馬的政策能否推行,還要看共和黨人是否配合。11月7日,共和黨人、眾議院議長博納給予了奧巴馬含混的回應:“總統先生,現在是您的時刻。我們已做好準備接受領導,不作為民主黨或共和黨成員,而是作為美國人。”
醫療改革是奧巴馬執政前4年的主要政績,然而把醫保強制覆蓋給全部工人卻存在很大爭議。反對者認為,全民醫保實際上剝奪了公民自由選擇醫療的權利;羅姆尼也表示如果當選,將廢除奧巴馬醫保的推行。隨著奧巴馬進入到第二任期,強制醫保更有可能得到貫徹執行。到2014年,所有美國人都要購買醫療保險,否則要繳納稅收罰款。然而面對共和黨人的不情不愿,奧巴馬的麻煩依然不小。
4年前,奧巴馬喊出“希望”和“變革”這兩個口號贏得了總統競選,開始了第一個總統任期。而如今,這個口號變得更直接:前進。如果說第一個任期的奧巴馬還要顧慮謀求第二個任期,那么如今即將開啟第二任期的奧巴馬是否會變得更加大膽和果敢,輕裝前進呢?
中情局局長辭職有玄機?
颶風桑迪過后,奧巴馬儼然成為救災總統。然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注意到,總統的第二任期往往由于總統的個人丑聞頻出而成為總統的執政災難。小布什第二任期經濟出現衰退;克林頓第二任期爆出萊溫斯基性丑聞;尼克松第二任期更是因為水門事件而辭職。而對于奧巴馬來說,連任后首先要面臨的災難是左膀右臂的離開。
2012年10月26日,希拉里·克林頓65歲的生日當天,第一夫人米歇爾通過微博向她發來生日祝福。然而總統夫人的美意也無法挽留住去意已定的國務卿。希拉里明確表示自己將不會在總統的第二任期留任:“發現一直以來自己有多么辛苦是件好事,每個人在退休時也許都會這么說。”
事實上,中情局局長彼得雷烏斯因婚外情辭職就已經釋放出信號。有媒體指出,婚外情事件只是個幌子,而真正逼迫彼得雷烏斯辭職的原因源自于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大使遇襲身亡的事件。而早在奧巴馬首輪總統辯論失利后,為了挽救選情,希拉里挺身而出,承擔下班加西事件的所有責任。如今,彼得雷烏斯的辭職也在傳遞一個信息:是時候有人出來兌現責任了。
由于國內糟糕的經濟狀況和不景氣的國際經濟氣候,奧巴馬第一任期內的團隊受到各種挑戰。雖然力主從伊拉克撤軍,但戰略中心東移的策略也讓“希拉里—帕內塔”組合近年來在東亞和太平洋事務上焦頭爛額。財政懸崖的懸而未決,即便是格林斯潘出山,怕也難以力挽狂瀾。因此,在國務卿希拉里表態之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國防部長帕內塔也都流露出掛印歸山的跡象。如何在強力幕僚紛紛卸任的4年干好下一任總統,將是奧巴馬面臨的最大挑戰。
奧巴馬當選后,《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奧巴馬的連任,拓展了自己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也讓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進入到第二任期。”然而提及歷史地位,大選前有媒體指出,無論奧巴馬當選與否,他都無法進入到美國最偉大總統的行列之中。雖然未來4年不可預知,但是要想從第一位非洲裔總統邁進偉大總統的行列,奧巴馬的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奧巴馬自己也說過:“真正青史留名的人,是因為他們有著更大的向往。”過去4年,奧巴馬一直在為他的向往奮斗著;那么在未來的4年中,他能讓這些向往變成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