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長一段時期,日本詩畫家、裝幀藝術家竹久夢二對國內的眾多文藝青年而言相當陌生,盡管他曾被魯迅、周作人、豐子愷等民國文人所推崇。特別是一談到豐子愷,就不得不提竹久夢二對他創作的啟發與影響。這兩年來,關于竹久夢二的畫作、文字、傳記等書籍陸續出現在國內讀者面前,一股竹久夢二的熱潮已初露端倪。
“卡哇伊”文化的源頭
在日本文化研究者劉檸看來,竹久夢二和他的“美人畫”、兒童畫堪稱日本“卡哇伊”文化的源頭,周作人亦在文中提及竹久夢二畫作中“那種大眼睛軟腰肢的少女恐怕至今還蠱惑住許多人心”。
竹久夢二何許人也?一個歷經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1934年病逝的藝術天才,創作形式涵蓋日本畫、水墨畫、油畫、水彩、鋼筆畫、木版畫、石版畫、插畫、封面、裝幀設計等領域,還會作詩寫歌,創作童謠、小說、童話,制作人偶等,無一不足。他將藝術的純粹性與實用性恰當地結合起來,頗有些19世紀現代藝術先驅威廉·莫里斯的風范。他在日本有無數粉絲,被冠以“大正浪漫的代名詞”、“漂泊的抒情畫家”等雅稱。在日本,專門展覽竹久夢二作品的美術館就有多處,東京有兩間,他的故鄉岡山有一間,群馬縣伊香堡溫泉和日光市各有一間。
“夢二式美人”是什么模樣呢?詩人大木惇夫說:“夢二所描繪的年輕女性,無論哪一個,都是面帶幽怨、眼睛大而圓、睫毛長長的、耽于夢想的、有種腺病質似的姿容。纖弱裊娜的她們,眼瞅著就像要折斷了似的,有種難以名狀的易碎之美。”她們纖細,柔美,削肩,身著和服,挽著高髻,有著S型曲線,一雙大眼深情而略帶憂郁,有著濃濃的日本味道。他筆下的美人一改過去浮世繪美人眼睛僅是一條直線或是眼梢上挑的形象,開創了大眼少女的時代。后來受其影響的高畠華宵、蕗谷虹兒、巖田專太郎和中原淳一等“大眾畫家”,所畫“美少女”上承竹久夢二、下啟當下流行的動漫。從這一角度而言,竹久夢二可算是“卡哇伊”美少女的開創者。
“大正浪漫”時期的畫壇
熟悉竹久夢二的人,很樂意將其貼上“大正浪漫”的標簽。“大正浪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提出來的,反映了大正時代受到19世紀以歐洲為中心的浪漫主義影響,所呈現出來的個人解放與新時代理念思潮盛行的文化現象。大正時代是指大正天皇即位的1912年至天皇去世的1926年,僅14年時間。許多讀者熟悉的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菊池寬等都是“大正浪漫”的代表性作家;而對“大正浪漫”畫家竹久夢二、村山槐多、御舟速水、岸田劉生等人卻知之甚少。
明治初期,追求西化、脫亞入歐的政策給日本傳統美術以重創,許多人遠渡重洋去歐洲留學學習美術。1884年,美國學者芬諾洛薩聯合岡倉天心等畫家發起日本美術復興運動,保護古代美術。5年后東京美術學校開學,培育了日本現代第一代美術家。日本現代美術初具雛形。
大正時代的日本畫壇,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思潮高漲,藝術流派紛呈,但依然是由“文展”、“院展”等官制展會和以此為唯一渠道來發表作品的學院藝術家所把持。而竹久夢二從未受過繪畫的專業訓練,也無師從,不屬于任何一個美術團體和官方機構,沒有所謂門戶之見,使他能夠將日本畫與西洋畫融會貫通,自成一派。豐子愷曾寫文概括竹久夢二的藝術特色:“他的畫風,熔東西洋畫法于一爐。其構圖是西洋的,畫趣是東洋的。其形體是西洋的,其筆法是東洋的。自來總合東西洋畫法,無如夢二先生之調和者。他還有一點更大的特色,是畫中詩趣的豐富。”竹久夢二猶如鄉野童子,藝術的屏障于他如同虛設,什么都敢去嘗試。日本人對器物文明甚為崇尚,到了竹久夢二這里,即使用處不大的包裝紙、書頁空白處、明信片、名片、睡衣、茶杯,他都隨手予以設計,并長期為許多雜志、書籍進行裝幀設計。這種跨界式的藝術操作,打破了藝術與商業之間的藩籬,非常具有前瞻性。大正時代前衛藝術的旗手、畫家澀谷修認為:“日本精神上的美術,即前衛派繪畫是以夢二的繪畫為出發點而發生的。”
童話童畫
除了美人畫,竹久夢二的兒童畫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他為許多兒童雜志、書籍創作插畫,參與封面和裝幀設計,此外自己也寫詩,常有詩配畫登在刊物上。大正時代,日本的兒童文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大正時代,由于經濟發展壯大,日本社會出現了近代的市民階級,他們尊重兒童人格和權利的做法,對兒童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新的兒童雜志陸續創刊,先是夏目漱石的弟子鈴木三重吉主編《赤鳥》,隨后《故事世界》《金星》《童話》《兒童之國》等相繼問世,這些雜志是當時兒童文學作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有力地促成了童話和童謠的黃金時代的到來。
這一時期,出現了專門創作兒童文學的作家,如小川未明、浜田廣介、宮澤賢治等,此外還有芥川龍之介、有島武郎、秋田雨雀、佐藤春夫等成人文學作家也染筆兒童文學。與此同時,這些雜志也催生出了一批專門為雜志創作插畫、封面的兒童畫家,如古賀春江、本田莊太郎、細木原青起、清水良雄、岡本歸一、川上四郎、武井武雄、初山滋等。岡本歸一就曾擔任《兒童之國》的美術主編。1927年,這些畫家成立了日本童畫家協會,為日后日本兒童畫以及漫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竹久夢二作為一位極有商業天賦的藝術家,也為許多兒童雜志和書籍繪制插畫。他的兒童畫充滿童真和童趣,黑白線條畫粗略幾筆就勾勒出日常生活中溫馨的細節,水彩畫或柔和或明快,都是著眼于兒童的現實生活。周作人曾對竹久夢二插畫的《歌詠兒童的文學》如此評價:“夢二的十六頁著色插畫,照例用那夢二式的柔軟的筆致寫兒童生活的小景,雖沒有夢二畫集的那種艷冶,卻另外加上一種天真,也是書中的特彩之一。”書評家止庵是竹久夢二的粉絲,在他看來,“竹久夢二要比豐子愷的藝術世界大得多,豐子愷吸納的只是竹久作品當中關于日常生活童趣的那一部分,而只是這一小部分就成就了一個豐子愷”。
在知天命之年去世的竹久夢二,感情經歷豐富復雜,岸他萬喜、笠井彥乃、葉子、順子以及花街柳巷的歌女、藝伎,激蕩著藝術家的情感世界,強化了他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形象,使“夢二式美人”更加深入人心。四處漂泊的旅途經歷,使他的畫作呈現出濃濃的鄉愁與日式的哀傷。短暫的大正時代,因為有了竹久夢二、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等人,才賦予了“大正浪漫”真正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