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有著溫暖色調的外衣,可是其象征意義卻更多與失敗和失望牽連在一起,因此《檸檬桌子》不青澀不甘甜,而是一個關于變老和死亡的作品。這是英國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近耳順之年出版的短篇小說結集,他站在人生邊上,不動聲色地敘述著人到暮年的凄涼晚景和死亡的如期而至,有著比年輕時對人生、對歷史、對愛情、對生死更為深遠通透的解讀。《檸檬桌子》之名出自最后一個短篇《沉默》,檸檬在其中有死亡的意象。人漸老之后,對死亡的態度存在兩種極端:要么看淡生死,要么就極為恐懼。我周圍的一些老人似乎大多傾向后者,畢竟能看淡生死的智者何其稀少,這世間仍是凡夫俗子的天下。
巴恩斯與伊恩·麥克尤恩、馬丁·阿米斯并稱英國“文壇三巨頭”。其年輕時叱咤文壇,矯若劍客,在實驗主義小說里折騰,嘗試用多種方法打破傳統小說的創作模式。所以他前期的作品形式主義色彩非常強,如《福樓拜的鸚鵡》。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巴恩斯的創作就像是窖藏老酒,越陳越香。他50歲以后創作的一系列以衰老和死亡為題材的小說廣受好評。2011年他榮獲了具有終身獎性質的大衛·柯恩英國文學獎,同年更憑《終結的意義》獲得英國布克文學獎,而在此之前,他的《福樓拜的鸚鵡》(1984)、《英格蘭,英格蘭》(1988)和《阿瑟與喬治》(2005)曾三度入圍布克獎評選。
《檸檬桌子》收錄了11個短篇小說,故事發生的年代、國別均不相同,內容既有純粹虛構,也有以屠格涅夫、西貝柳斯等歷史名人為主角的半虛構,而它們都指向同一個主題:老年和死亡。《美發簡史》以三次理發的片段濃縮了一個人的一生,《衛生》中嫖客和妓女相互見證衰老,《沉默》中音樂家年老后文思衰竭的茫然無助,都讓人感到死亡陰影逼視下的生命無力反抗……巴恩斯的敘述沒有精彩跌宕的情節,也沒有個性十足、鮮明清晰的主角,一切有如現實生活般波瀾不驚地慢慢推進,而后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所打斷,有疼痛有掙扎,但很快又陷入沉寂,活著就是變老、死去。巴恩斯沒有將自己的意志或智慧強加于主人公身上,他們并不追問生命的意義,雖然偶爾有永恒的念頭閃過,但誰又能把這個當飯吃當覺睡,生活最終變成無意義的重復、拖沓。這才是真實的生活。當我們沉下心來讀這些故事,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也能更好地體會變老與死亡。
還有一個題外話很令人好奇,巴恩斯的妻子帕特·卡瓦納在上世紀80年代初,與英國女作家珍妮特·溫特森陷入熱戀,還為溫特森私奔過。這種詭異的三角關系讓溫特森很興奮,巴恩斯卻痛苦不堪。不過,最后卡瓦納還是回到了巴恩斯身邊。
檸檬桌子
作者:[英]朱利安·巴恩斯
譯者:郭國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8
頁數:259
了解女人
作者:[以]阿摩司·奧茲
譯者:柯彥玢 傅浩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10
頁數:249
藍另一種藍
作者:[日]山本文緒
譯者:張苓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2-10
頁數:220
烈愛:伊麗莎白·泰勒與理查德·伯頓的世紀婚姻
作者:[美]薩姆·卡什納 南希·勛伯格
譯者:檀秋文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2-9
頁數: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