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歷史源遠流長,自秦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元朝時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而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膾炙人口的話,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
杭州西湖,是千百年來海內外聞名的勝景,屬于杭州“三江兩岸”流域生態旅游線上的臨安市、富陽市、桐廬縣、建德市及淳安縣也有著同樣如癡如醉的江南韻色,詩畫美景。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三江兩岸”流域主干流總長231公里,上游起于淳安千島湖,下游止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江東新城。順流而下的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風光旖旎,山水奇秀,自古就被無數文人墨客所稱道,留下了大量古文詩詞和《富春山居圖》這樣的精美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淳安·天下第一秀水
1959年,為興建新安江水電站,始于漢唐年間的“淳安古城”一夜間淹沒在這片碧波萬頃之下。近年,千島湖水下千年古城一再泛起波瀾,打破了湖底靜水深流的神秘:已經沉默了半個多世紀千年古城通過攝像頭重現天日,讓世人再次回起起曾經的“錦山秀水、文獻名邦”的光華。
淳安古城又稱賀城,始建于公元208年。古錢幣狀精工細琢的“商”字形門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著這個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的繁華富庶。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碩儒都曾到過這里,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跡遍地。
首屆國際魚拓藝術大賽的召開,讓古老的技藝魚拓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域。魚拓是一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的技法和藝術。近年來,千島湖為了延伸漁業產業鏈,大力發展魚文化創意產業,先后成立了千島湖魚文化協會和魚拓創作室,傳承與發展魚拓這一古老的文化藝術,把“有形的魚”變為“創意的魚”,從“吃的魚”轉成“文化的魚”。
千島湖是一個綠色的湖,森林覆蓋率93%,綠視率幾乎100%。千島湖是一個豐饒的湖,湖中有淡水魚87種,年鮮魚起捕量近4000余噸,是全國四大淡水魚基地之一,其中“淳牌”有機魚是國內第一個榮獲有機魚稱號的品牌魚。千島湖,是一個歡樂的湖,目前已開發有屏峰景區、龍山景區、梅峰景區、動物野趣景區、羨山景區和石林景區六大景區14處景點,其中自然風光類景點有梅峰島、桂花島、羨山島和千島湖石林;休閑度假類景點有溫馨島;人文歷史類景點有五龍島、龍山島、天池島、蜜山島;動物野趣類景點有神龍島、猴島、鴕鳥島、三潭島、孔雀園。同時還組織有快樂鄉村、果園采摘、水上環保夏令營、老年養生、漁民打魚、荒島生存、水下古城探秘以及高爾夫等特色項目。
富陽·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實景地
富陽,因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在此結廬隱居,歷時10年創作國畫神品《富春山居圖》而得名。隱秘在竹海深處的黃公望隱居地,林木蔥郁,景色迷人,再加上詩意的富春江,頗具古畫意境。被譽為富陽“梅家塢”的美麗鄉村——黃公望風情小鎮,以農事節慶、農家樂、美術基地、體驗(茶園、果園等)為主體,宜居、宜業、宜文、宜游,每年舉辦的“金秋火柿節”紅火非常。閑逛黃公望村摘櫻桃,悠然而見云山煙樹……
富春山居度假村——這是全國唯一茶園主題的高爾夫球場,第九洞球道旁就是當年公望創作之地。打完球會所里坐下來,品著“富春山居”茶,遙想神思,如入畫境。
黃公望晚年隱居于富春山白鶴村后的廟山塢。如今這隱世之地有《富春山居圖》上描繪的小洞天、南樓、筲箕碑亭,還有在結廬處深山山崗燈臺瀛發現的一座形似太極八卦的古墓以及珍貴樹木園等。
隱秘在竹海深處的小洞天,是黃公望生活起居的地方。由于周圍山巒起伏,密林遮天,而此地有塊平坦處,抬頭望天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故取名“別有洞天”。
新沙島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游泳場,沙灘面積達3萬余平方米。島上河流密布,桑林成蔭,金沙鋪地,處處鳥啼蟬鳴,竹籬茅舍淡雅純樸,古式村落白墻青瓦,四周奇花異草,田園風光迷人,鄉土氣息濃郁,是中國最早的“農家樂”發源地。有畫舫游富春江、沙灘露營、燒烤、環島自行車體驗游等體驗項目。
龍門古鎮是是探析孫吳淵源和江南宗族文化的活化石,村內90%以上的村民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氏家族的后裔,是孫權后裔最大的聚居地。古鎮還保存著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廊房相連,巷道縱橫。祠廟、廳堂、民居、石橋、古塔、廟宇、寺院、牌樓……數百座古建筑匯聚成的凝固音樂,奏出的是千古回響之絕唱,古韻悠悠,遺風淳樸。
桐廬·看富春江岸蒼翠通幽之美景,聞古村流傳之靜謐梵音
倦了,累了,煩了,到桐廬瀟灑一回,做一次完美的逃逸與放松。
尋一處山水福地,覓一方人居佳境,居一座瀟灑之城,享一種純鮮慢生活——桐廬,將是絕美的選擇。在那里有看不厭的爛漫山花,享不盡的濃濃春意,且聽嚴子陵淡泊名利之隱逸佳話,看富春江岸蒼翠通幽之美景,聞古村流傳之靜謐梵音。
嚴子陵釣臺,位于桐廬縣城西南15公里富春江畔,因東漢嚴子陵隱居于此得名。舍舟登岸,迎面石牌坊上“嚴子陵釣臺”五個大字,為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額,背面的“山高水長”四字是書壇泰斗沙孟海的手跡。唐代詩人孟浩然曾賦詩感嘆:“釣磯平可坐,觀其恨來晚”——如此秀美絕倫的山水,怎么就讓嚴先生捷足先登了呢?未免耿耿于懷。
從七里瀧口進入“天開一線,形若一門”的富春江小三峽。這峽谷,峽中有峽,景中套景;這江水,寶石般藍得發亮,翡翠樣綠得碧透,像一匹巨大的綠色錦緞綿延不斷地汩汩流過;這青山,峰逶疊嶂,奇樹懸生,猿啼蟬唱,每當驟雨初過,四壁翠崗飛瀑奔瀉,猶如萬丈匹練懸掛錦屏之上。漫游在這自然構筑的天地里,足以產生游長江小三峽一般的詩情畫意與神思遐想,故有“欲游小三峽,不用到長江”之妙喻。
距桐廬縣城20公里的深澳鎮,以為深澳古村主,還有徐畈、環溪、荻浦三個村。比起烏鎮、西塘、南潯乃至前童等等古鎮,“深澳”顯得寂寂無名。但也因著它的無名,擁有更濃郁的歷史與自然氣息,如桃花源,免除了許多世俗紛擾。深澳有始建于南宋的大規模古建筑,更有它獨特的供排水系統,可見一千多年前先人“深奧”的環保理念;古鎮、山水、田園風光,生活氣息濃,立足于村戶,恍惚間如同穿越回宋朝,那樣的寂靜悠遠……
建德·碧波東來三分醉,奇霧西去六月寒
碧波東來三分醉,奇霧西去六月寒。50年的華麗轉身,建德由山野之地、江邊小漁村蛻變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建德境內古跡眾多,江、湖、巖、洞、瀑、霧等自然景觀豐富多彩。碧波浩渺的“千島湖”景色與新安江畔瀑高百丈、飛珠霞玉的“葫蘆飛瀑”,青山滴翠、春水碧波的“七里楊帆”,虛無縹緲、如夢如幻的“白沙奇霧”,以及人稱江南第一懸空寺的“大慈巖”等景造就了新安獨特的江山水風光。
除卻新安江,建德還有被譽為“神奇的地下藝術宮殿”的靈棲洞。從外面坐船進去,里面“別有洞天”——由靈泉、清風、靄云三洞和靈棲石林組成。三洞各具特色:靈泉洞以水見長、清風洞以風取勝、福云洞則以云霧稱奇。
胥嶺也是建德不可不去之處。它因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大夫伍子胥途經得名。胥嶺村屬建德市偏遠山村,四周群山環抱,空氣清新,景色迷人,每年吸引著許多攝影愛好者和游客前來觀光采風。每年3月下旬是油菜花期最盛之際。海拔800多米村莊,層層疊疊的梯田鋪滿金黃的油菜花,從山腳到山腰有500余層,春風吹拂,滿山遍野的油菜花香,哪是一個“壯觀”了得?漫山遍野都是童話的世界!
臨安·森林世界,大樹王國
自古就有“臨安十景”、“潛陽八景”之說。臨安美麗的湖光山色,豐厚的人文積淀,數百年滄海桑田的演變,半個世紀來古城臨安更是萬象更新。
位于浙皖接壤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浙西大峽谷,植被保護好,山水風光佳,居住人口少,離大都市距離近。峽谷深處還蘊藏著稀世珍寶——“印石之后”昌化雞血石。
“浙西最美麗的女人河”——柳溪江,上游可竹筏漂流,下游快艇沖浪,激情繽紛,與古秦淮的千年河橋古鎮組成了一幅絕美的江南民俗風景畫。
浙西最雄奇美麗的大明山,以“一泓碧湖,十里幽谷,百丈飛瀑,千畝草甸,萬米巖洞,群峰嘯天,林海無邊”獨步江南。區域內有華東地區最大、設備最完善的高山滑雪場。
集儒、釋、道于一體歷史文化名山天目山,跟臺灣的阿里山并稱“姐妹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道教傳說中的“第三十四洞天”。天目山舉世罕見的古柳杉群落中,有存活1.2萬年的“活化石”——野銀杏,世稱“大樹華蓋”;還有60米高的金錢松,居同類樹種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