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6月1日,中國美術界著名人士在人民大會堂聚集一堂,祝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水天中先生編著的《20世紀中國美術紀年》正式出版發行。
水天中先生是中國美術界公認的著名美術史學家和美術評論家。他身兼數職,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院校客座教授。人民出版社副社長任超在代表社長黃書元講話時介紹,《20世紀中國美術紀年》是一本史料價值很高的學術圖書,版面字數達到36萬字,內容囊括了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風云中的重要美術人物和美術事件。在本書中,水天中將從1900年到2000年的中國美術的重要事件、代表性人物以及與美術發展有關的社會文化發展簡況,按年度與月份進行編寫排列。全書還包括了91幅圖片。讀者不僅從書中可以看到百年中國美術發展的代表性歷史事件與人物紀實,還可以觀察到百年來中華文化環境與美術格局的流變,也從中看到了在歷史事件中藝術家的個人遭遇,以及近百年以來中國美術家的心路歷程。
他表示,這是國內較少有人從事的一項費心費力的工作。水先生收羅、梳理大量史料,對美術史料進行編年研究,匯集成研究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工具書。這本具有開拓性貢獻的工具書在學術研究領域必將獲得很高的評價。人民出版社副總編于青與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吳為山共同主持了座談會。
(立 剛)
《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2012)》在深圳首發
本刊訊 5月18日,中國文化品牌藍皮書《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2012)》首發式在深圳舉行。來自全國文化產業學界、業界、政界的專家、學者、領導及新聞媒體記者200余人共襄盛會。中南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友權發布了2012年度中國文化品牌報告,包括1個總報告、16個分類業態報告和33個入選年度品牌報告。總報告分析了2011年度中國文化品牌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發展趨勢,認為2011年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文化產業保持了高增長態勢,但文化產業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需要走集約化、品質化發展道路,構建復合型產業鏈,形成多樣化的文化企業組織形式。《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2012)》由歐陽友權擔任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作為全國唯一的文化品牌專業研究機構,中南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自2006年以來,已連續推出7個中國文化品牌年度報告。 (榮 芬)
兩位兒童文學作家推出關于書的書
本刊訊 兩本關于書的書,日前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兒童文學作家安武林和孫衛衛,書的名字分別是《愛讀書》和《喜歡書》。著名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在序言中稱贊兩書是愛書人的宣言,愛書人的心聲,希望更多的人喜歡書、愛讀書。
《愛讀書》精選了安武林近年來創作的近80篇優秀書評,所評圖書大多為國外經典兒童文學作品,也有少量作家小論。安武林在很多報刊都曾開設過閱讀專欄,向讀者推薦優秀的圖書。《喜歡書》,收錄了孫衛衛五年來和書有關的日記。或讀書,或買書,或淘書,或贈書。這些日記,親切,自然,娓娓道來,似乎在和讀者很隨意地聊天,但閱讀后的收獲卻不小,因為作者把對幾百本書的感悟,把名家以及成功人士的思考都凝結在了他的日記里。
安武林和孫衛衛的文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是一種近乎完美的互補。孫衛衛的文字恬淡、平和,安武林的文字抒情、激蕩。讀孫衛衛的文字會讓人很平靜,讀安武林的文字會讓人燃燒。他們的性格、他們的文字有著天然之別,但對書的愛和執著,卻高度一致。兩本書的策劃者、北京麒麟傳媒·尚書房總經理尚振山說,我們看重他們對書的喜歡和對創作的執著,我們也看重他們作品的價值,所以,我們邀請一流的裝幀設計者,選用一流的材質和印廠,相信一定能得到讀者的回應。 (素 素)
格瓦拉橫跨拉美實錄《摩托日記》出版
本刊訊 近日,拉丁美洲革命家切·格瓦拉年輕時周游拉丁美洲寫下的旅行日記《摩托日記》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該書記錄了他青年時期艱辛困苦、漂泊四方而又驚心動魄的冒險經歷。日記文筆流暢優美,富于詩意和節奏感,讀來生動有趣。格瓦拉對拉丁美洲文化的鉆研了解,對拉丁美洲歷史和政局的剖析,又為日記平添了幾分犀利的思想性和知識的厚重感。
《摩托日記》一書除了46篇日記、24幅珍貴照片及行程圖之外,還收錄了格瓦拉之女阿萊達·格瓦拉·馬爾奇為本書撰寫的序言。阿萊達稱:“越是反復閱讀這些日記,我就越愛我的父親。”通過閱讀,“慢慢地我們就會明白他的夢想與志向是如何發生變化的。他日益意識到了民眾的疾苦,也任憑疾苦成為他生命中的一個部分。”
《摩托日記》一書由巴西導演沃爾特·薩雷斯改編的電影《摩托日記》,2004年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2005年獲第七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 (徐 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