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歷史原因,長興縣直到1999年才正式對外開放,為浙江省最后一批對外開放縣之一。但長興早在2004年就已經從“邊緣化”的危機中崛起,成為縣域經濟的黑馬,創造出了轟動一時的“長興速度”。此后,各種新興產業更是拔地而起。這一切的背后,則是一種新理念的指導。
近年來,長興縣以“產業升級、城市升值、文化升華、民生改善”為總體目標,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使長興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成為“長興速度”的持續推手。經過數年努力,長興縣逐漸成為長三角對外開放程度高、外向型經濟高速發展的開放縣市之一。
長興縣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東臨太湖,西倚天日,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東南望縣”美譽。近年來,長興縣力推“經濟國際化”和“開放興縣”戰略,全面發展開放型經濟,帶動著整個長興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招商引資新思維
近年來,長興縣牢固樹立“大發展需要大投入,大投入需要大招商”的理念,堅定不移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強化“縣外就是外”的意識,主攻“大好高”項目,借助外力加快發展。從2000年開始,陸續在日本大阪、韓國釜山、瑞典卡爾馬成立了聯絡辦事處,并成立了專職招商隊伍,動員全縣力量積極開展海外源頭招商、專業駐點招商、產業招商和以商引商。2010年以來更是進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資政策的出臺力度,累計出臺了5條招商引資政策,進一步明確了各鄉鎮、園區的主導產業,組建項目引進推進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引入項目分析預評價機制和項目引進推進協調機制,逐步形成了全縣一盤棋的招商體系。截至2011年底,全縣累計引進外資企業262家,合同外資22.3億美元,實到外資11.2億美元;引進縣外內資企業900多家,實到縣外內資240多億元。成功引進了惠而浦、江森自控、歐尚超市和德國伊通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和海信、美國百利得、日本波路夢、華肷紡織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還有中鋼、中建、華能等央企進駐。這些企業的建成投產對改造提升長興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培育特色產業,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長興縣的綠色能源產業,隨著世界500強動力第一品牌江森自控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引進,激勵長興縣本土綠色能源企業做大做強,產業發展迅速,長興已被SNEC國際光伏大會吸納為浙江省首家新能源聯盟成員,新能源(蓄電池)產業躋身“中國產業集群品牌50強”,成為浙江省工業轉型升級20個重點培育產業集群之一。2010年11月,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先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并入全國首批13個光伏應用集中示范園區,更是進一步改善了長興的招商引資環境,提升了長興的園區平臺檔次,加快了長興招商引資工作的跨越式發展。2011年底,長興縣已完成合同外資4.7億美元,合同外資1.7億美元。
外貿:送政策上門
近年來,長興縣牢固樹立“只有外貿興,才能企業興、經濟興”的理念,將發展對外貿易作為促進企業壯大發展、提高經營能力和調整產業層次的主要途徑,在實現出口高速增長的基礎上,著力提高長興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連續7年組織企業包機參加廣交會,大規模組織企業到境內國際性展會和境外專業性展會上參展,定期送政策、送信息上門,不斷提高企業外向拓展的意識和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2001年至2011年,長興外貿處于快速發展階段,11年內有9年的全縣年度自營出口同比增長超過50%,特別是2005年以來,平均每年新增出口實績企業60家以上,出口主體飛速壯大。截止目前,長興自營進出口企業630多家,2011年各類外貿展位增至400多個,當年自營出口總額突破13億美元,連續多年外貿增幅高于全國、全省、全市的平均增幅。出口主導產業加速集聚,形成了機械汽配、紡織服裝、精細化工三大出口支柱產業,同時,家具、運動用品、家紡、節能燈等新興產業的出口增勢更加迅猛。產品出口到五大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歐美、日本等傳統市場外,拉丁美洲、非洲、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較快,國際市場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12月,湖州海關長興監管點和湖州檢驗檢疫局長興工作點正式開關開檢,業務范圍涵蓋了辦事處的大部分審批、監管職能,自開關、開檢以來,報關額和報檢額大幅攀升。到2011年底,長興的浙江省紡織面料對外貿易預警點、浙江省紡織出口基地、漸江省新能源“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均已成功獲評,申報海關A類、AA類企業、商檢—類企業達50多家,這些都為長興“引進來”、“走出去”和提升對外開放形象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帶動了長興新一輪的外貿飛躍。2011年底,長興縣自營出口總額預計將超13億美元,同比增長48%左右。
商業如何國際化?
長興高度重視和力推國際交流合作,自2002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屆“太湖明珠—長興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承辦了中日經濟討論會、國際茶文化節、波羅的海與長三角經濟論壇等國際經貿盛會,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4000多位知名企業家和國際友人,每年要在美國、日本、韓國、瑞典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多場投資推介活動。2010年10月12日,第六屆中國長三角地區與歐洲波羅地海合作與發展論壇在長興縣隆重開幕,長興與歐洲波羅的海地區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延伸。境外投資和境外上市工作穩步推進。截至目前,長興縣共有11家企業在境外投資,累計中方境外投資額近1500萬美元,僅2011年就新批3家企業,中方境外投資額780萬美元。其中永達集團在境外設立生產型基地的模式在長興縣尚屬首例;興海能源以知識產權入股境外企業的形式也曾是湖州市“走出去”的創新典范之一;多行業、多形式使長興縣境外投資漸具雛形,有力地帶動了外貿的發展,形成了以外貿推外經,以外經代外貿的良性循環。此外,全縣已有2家企業在境外上市,分別是天能電池和超威電源,他們積極主動利用外資,已成為浙江百強外商獨資企業的第9位和48位。諾力機械、錦誠耐火等其它企業的境外上市工作也在穩步推進,長興企業通過境外上市,加速資源整合、規模擴張和轉型升級,向建設國際化大企業的目標大步邁進。
搶抓服務外包機遇
長興積極搶抓機遇,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從無到有,得到快速培育和發展。2009年,長興縣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浙江省首批服務外包示范園區。科技創業園、總部經濟園等載體建設逐漸形成規模,為服務外包企業集聚和服務外包產業在長興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該縣服務外包企業從無到有,現已發展到20家,接包業務涉及研發設計、軟件設計等領域,預計2011年服務外包執行額近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