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河湟多民族婚禮歌

2012-04-29 00:00:00劉大偉
雪蓮 2012年3期

對于河湟地區諸民族而言,婚禮是其人生禮儀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承載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熱鬧隆重的婚禮上,見證的不僅是一對新人開啟的幸福,更難以忘懷的是那些傳承至今的古老儀式,以及與這種儀式如影隨形的婚禮歌。各民族間長期的文化交流和生產生活,形成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和借鑒吸收的文化互融局面,所以許多方面觀念趨同性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在婚禮儀式上,呈現出大同小異,異彩紛呈的特征。按婚禮進行的一般步驟程序來看,基本可分為娶親、送親、婚儀、婚宴等主要儀程,多彩的婚禮歌應運而生。

一、悲情哭嫁歌

哭嫁歌的內容豐富而多情,主要包括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對家鄉、親友的依戀不舍和殷殷期望;對少女多夢時光的無限懷念;對未來生活的諸多隱憂等等充滿悲情的內容。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數民族哭嫁歌,還涉及對媒人的不滿和對娶親駿馬等的贊譽之詞。

漢族姑娘出嫁當日,親朋鄰友、閨密姊妹們一大早便紛紛攜帶禮物前來慶賀話別,河湟地區俗稱“裝箱”①。本家女眷則提前兩天來幫忙準備出嫁事宜。“裝箱”的那天,姑姨嬸嫂們顧不上坐席宴飲,大家齊聚閨房,或依依惜別,或諄諄教誨,身為長輩的舔犢之情溢于言表,場景十分感人。而此時的姑娘早已梨花帶雨,心酸異常。在祝福與安慰的話語中感懷萬千,悲從中來。長歌當哭,唱出內心悲情:

我凄慘呀,我悲傷,

我的眼淚變海洋。

海水沖向天盡處,

不愿留在人世上。

我痛苦呀,我傷心!

我的氣憤化成風。

自幼跟著父母轉,

未曾離開半月天。

如今我把父母拋,

怎不叫女兒費煎熬!

我姊妹兄弟相愛憐,

一搭相處多少年。

青梅竹馬一搭耍,

學習勞動一起干。

我哭我鬧他們勸,

誰個惹我他們管。

一年三百六十天,

時時刻刻摩著肩。

姊妹兄弟情不淺,

記憶常常想童年。

如今我要成孤雁,

孤雁哀鳴誰不憐……

此時,眾人只有陪伴垂淚,婉言相勸。然而,當聽到娶親者已到門口的消息后,泣涕漣漣的待嫁姑娘,歌聲愈發悲戚哀痛,聞者無不為之動容:

聽見門外馬鈴聲,

女兒心上陣陣痛。

閨女姐妹皆流淚,

陪我流淚濕衣襟。

我把爹媽叫三聲,

女兒心上有大痛。

羔羊尚且不離母,

女兒來世枉為人。

一旦娶到人家門,

女兒手腳捆上繩。

你想爹娘誰同情,

一年幾度見雙親……

回憶的閘門剛剛打開,娶親者的馬鈴聲突然震痛姑娘的心。昔日在家嬌慣受寵,今后卻要躬親事人,個中委屈、不舍和感念之情可想而知,如此復雜的心聲,真是欲罷不能,“不哭不歌不快”②。

“在卓倉藏區,如果待嫁姑娘尚未舉行過成人儀式,就得補辦這一禮儀。”③補辦的方式也比較簡單:出嫁前一天晚上開始唱《哭嫁歌》中的《參拜》、《阿爸》、《阿媽》、《阿舅》等前十三小節,藏語叫“嘉帕歌”。唱完暫且休息,待到次日早晨再唱其余部分,從起身的地方一直唱到十余里開外。已舉行過成年禮儀的姑娘,可省去《哭嫁歌》的前十三節部分,直接從“東方發白了,晨霧消散了,太陽升起來了——給姑娘報來了出嫁的時辰”的《晨歌》開始,當唱到“這是我姑娘起身的地方,起身的地方像是月亮射閃銀光,愿坐的人比月亮潔白明亮。這是我姑娘起身的地方,起身的地方像鋼鐵一樣,愿坐的人比鋼鐵堅實、剛強”時,姑娘開始出發。伴隨著歌聲,送親的姐妹們將姑娘從廂房依次送到堂屋、庭院、大門,直至上馬。姑娘上馬后眾人還要唱送很長一段路之后才返回。

此情此景,在撒拉族那里別無二致。撒拉族姑娘將“撒赫稀”(哭嫁歌)從自家一直唱到婆家門口方止,嗚嗚咽咽,如怨似訴,伴有頻繁的抽泣。而每一句斷斷續續的唱詞到結尾時便有無法控制的抽泣聲,這自然成了韻腳,在空闊的鄉間路上,似乎有著更強的感染力。

土族姑娘在上馬儀式中也要唱起“謝瑪羅”:“在今天的這日子里,就要離開父母,我的阿大阿媽,操心女兒一場,受盡了辛苦煎熬……”旋律婉轉,語速很慢,那份對故土和親人的眷戀之意清晰可見。

二、喜迎貴客迎賓歌

如果說哭嫁歌總會帶給人幾分悲情和傷感的話,那么婚禮中的迎賓歌洋溢著祥和、喜慶之氣。按照婚禮儀程的順序,迎賓歌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為娶親者到來時,女方家演唱的歌曲;一為娶親的隊伍抵達婆家時,男方家表達的禮遇。漢族迎接賓客的形式日趨簡化,只在門口擺長條椅子和搭有紅布的木桌,曰“接桌”或“迎桌”。上面擺放酒碟,杯中放有紅棗,客人來到時在椅子上稍作歇息,并飲進門酒。土族的迎賓歌,洋洋灑灑,熱情奔放,字里行間充盈著詼諧幽默情調,別有一番風味。

在土族聚居的一村落,娶親納信和新郎一行在黃昏出發。而在另一村口,等候已久的阿姑們見娶親隊伍將至,身著盛裝在路口分排兩列,載歌載舞表示歡迎:

早上喜鵲喳喳叫,

喜鵲叫著為什么?

喜鵲叫著媒人來,

媒人拿著麻澤來……

直唱得女方執事人將禮物接下時,阿姑們才請新郎進門,卻將納信關在門外開始唱《唐德格瑪》,雙方以對歌的形式進行:

阿姑問:唐德格瑪——

我們是蒙古勒的子孫哪,

唱一支蒙古兒的歌曲吧!

你“光梅蘇胡”④家出來時,拿什么禮當打發了你?

我們的歌兒要回答,回答不上來請回家。

納信對答:我騎的馬兒很年輕,怎能和大馬賽跑哩?

我才學著當納信哩,怎能和阿姑們對唱哩……

如此一問一答,直唱到雙方歌窮詞盡時,才讓納信登門入室。正當納信上炕坐穩,開始喝茶吃飯時,阿姑們的迎賓歌還未唱完:

我們姑娘的走手吶,

錦雞鳥那樣好看吶;

納信姑爺的走手吶,

老母豬那樣難看吶。

我們姑娘的聲音吶,

布谷鳥那樣好聽吶;

納信姑爺的聲音吶,

老驢叫那樣難聽吶……

如此“另類”的迎賓曲表演打趣、揶揄兼而有之,讓原本就很喜慶的婚禮更加妙趣橫生。納信飽受奚落卻并不計較,很快在阿姑們的戲謔和拉扯中,跑到庭院跳起吉祥的安召舞。當娶親者行完必要的禮節,帶著新娘即將到達男方家時,隆重的迎賓歌必不可少。此時歌詠的對象不再是娶親者,而是指向紅巾苫頭的新人。男方不僅要娶得一個端莊賢淑的媳婦,更希望她能帶來財富和吉祥,從而人丁興旺,富貴安康。流行于湟源漢族中的《迎接新娘祝詞》唱到:

新人到了財門上,

金銀財寶往里淌。

單扇門兒雙扇開,

囫圇元寶滾進來。

地下照的長命燈,

炕上坐的新貴人。

左腳踏了青龍頭,

七對騾子八對牛。

右腳踏了白虎尾,

七石谷子八斗米。

一禳了大吉大利,

二禳了兇煞遠避。

三禳了三堂大利,

四禳了四紅四喜。

五禳了五福捧祿,

六禳了留子留孫。

七禳了七仙傳道,

八禳了八福長壽。

九禳了九盞蓮燈,

十禳了十大滿堂。

再禳一禳十一禳,

我給新人說吉祥……

漢族的迎賓歌規整莊重,自始至終貫穿著典型的儒家思想和家族倫常觀念。相對而言,藏族的“桑阿央”和“巴丹姆”(迎賓歌)在不失莊重下顯得活潑、夸張和誠懇。當送親隊伍和前來迎親者途中相遇時,要舉行三道“支格”⑤儀式和一道“加泰”⑥儀式。儀式完成后重新上馬趕路。每完成一次“支格”,前來迎接的男子都要躍上馬背返回,送親隊伍中的騎手則在后面追趕,雙方比試騎術,直至趕到女方家門口。屆時,一群盛裝中年婦女出門迎接,給首席客人敬青稞酒和羊腿骨后,開始唱:

你們從家里剛起程,

就像紅山巖上的云霧騰。

你們在路上歌聲亮,

就像白云上面雷聲響。

你們到門前把馬停,

就像海浪里銀魚涌。

我們從北京買來錦緞氈,

鋪下四方的錦緞氈等貴客;

我們從西藏買來氆氌氈,

鋪下四方的氆氌等貴客;

我們從安多木買來白毛氈,

鋪下四方的白毛氈等貴客……

迎親者邊唱邊敬酒,眾客人則用震天的“哦嗬……嗬……”表示不滿。第一位迎親者被眾客人簇擁驅走后,又上來一位手捧紅彩綢的年輕人,高唱頌詞走向首席客的馬頭:

啊——

這是西藏的氆氌,不!

氆氌的光澤哪有這樣鮮艷。

這是北京的錦緞,不!

錦緞的花紋哪有這樣好看。

這是雪山區織成的毛布,不!

毛布的穗子哪有這樣輕柔。

我把它披在首席客的肩上,

我唱出討客人喜歡的頌詞……

客人則更高地扯揚馬頭,“哦嗬……嗬……”聲再次將迎親者驅走。如此反復,直至客人們接受了敬獻的哈達,迎賓儀式才算完成。

三、行禮周全祭拜歌

祭拜行為的產生應當追溯到古代先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所采用的基本方式。每當遇到某種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先民們的態度由最初的恐懼轉為祭拜,以求平安吉祥。此種集體意識和行為方式一直代代相傳至今,尤其在“天地君親師”面前舉行人生最重要的禮儀——婚禮時,本著祈福求吉的心理,祭拜之禮是絕對不允許缺的規程。

幾經周折之后的新娘終于下馬了。過去,河湟漢族地區的接親者要在院內四角點燃松棚,并在大門口燃起火堆,讓新人越過進入家門。此時,禮贊者引領新人踩上鋪在門口的兩條花氈上,鞠躬作揖,三叩首之后起身前行。接親者將身后的花氈往前轉,邊走邊轉,謂之“轉氈”,意即新人腳不落地,不沾染邪氣,吉祥平安。禮贊者則邊念贊詞邊用草芥、豆瓣、青稞等物拋撒禳解。民諺說“棺材的前頭有喜哩,新人的后頭有鬼哩”,此舉可使六煞遠遁,逢兇化吉,且能讓婆家富庶興旺,招財進寶。而今的許多婚禮中,少了花氈,新娘一般由新郎抱著入門,所撒之物也為購買的彩色碎花所代替,中個寓意始終傳承未變。

此時男家庭院內已燃起熊熊松棚,歡聲笑語,當然,屬相跟新人“不和”者須躲避,唯恐新人“傷及”自身。堂屋內的案桌上,供有“天地君親師”或“紅鸞天禧神”的牌位,左為家譜,右乃灶神。牌位前置一香爐,兩側是大紅囍字蠟燭或面燈。案桌兩側的太師椅上新郎的父母正襟危坐。此時迎親者引領新人到堂屋,行拜天地之大禮。就在堂屋這塊見方之地,讓天地諸神、列祖列宗和父母大人見證兩個青年男女合理合法、門當戶對的婚姻,這構成新娘到婆家后的第一項通過禮儀。整個儀式是伴隨著拜堂歌進行的。流行于青海門源地區的《拜花堂》唱道:

叩首叩首,天長地久,盤古就有。

吉利吉利,吉祥如意。

黃酒敬天,清茶奠地。

洞房花燭,紅鸞添喜。

棗兒圓,棗兒紅,

龍鳳鴛鴦富貴春。

孫兒子,子兒孫,

子子孫孫幾千宗。

三份錢馬九炷香,

夫妻雙方拜花堂。

一拜天,二拜地,

三拜地方神靈,

四拜列祖列宗,

五拜父母大恩,

夫妻相拜永不分。

祝:鴛鴦對舞,白頭偕老!

就在一對新人專注于拜堂時,男家有人出面,悄悄將新郎新娘身上所搭之紅綢綰到一處。如此,待二人起身步入洞房之時,發現互有牽絆,無法單獨走開,只好相攜而入。此舉深意在眾人眼里已不言自明——從結婚開始,新郎新娘即合為一體⑦。

土族婚禮中的祭拜儀式莊嚴而神圣,一般在庭院當中舉行。屆時,新人并肩立于白氈之上,聆聽禮贊者的誦詞,并以跪拜禮和鞠躬禮完成拜天地儀式。誦詞內容跟其他民族大同小異,主要拜蒼天諸神、國主汗王、家堂神主、灶君娘娘和父母長輩。

藏族民眾在婚禮中還要唱《新郎穿衣歌》和《腰帶歌》作為拜天地儀式的前奏。其時女家主事者為新郎換上娘家人帶來的新鞋新帽和新衣,并致誦詞,從新衣的來歷說起,一直說到新郎換上衣服后更加英武瀟灑,大富大貴,吉祥如意。當新人對長輩行禮時,長者也予以良好的“科洋”⑧:

啊——

頭頂著威嚴的蒼天,

面對著仁慈的佛靈。

愿終生的命運像銳利無比的翎箭,

愿終生的心愿像金龍噴灑的甘霖,

愿一切良好的愿望都得到扶持。

假如是枝條就栽培成耐寒的青松,

假如是鮮花就培育成艷麗的花叢,

假如是果實就繁殖成香甜的果樹。

愿賜得女兒三個,兒子一雙,

五指成章捧托吉祥。

蒙古族青年在婚禮上要祭拜太陽和月亮。娶親隊伍快要到來時,男家在新蒙古包門前鋪上一條大白氈,擺好案桌,并獻上最為珍貴的食品“給拉”⑨和“繡木日”⑩,

并獻上酒,用青稞擺放成吉祥圖案。新人下馬后,同抓一塊連髕骨,跪在吉祥圖案上拜日拜月。此時,由年長者致“拜太陽、拜月亮誦詞”:

祝福安樂吉祥!

在芳香的檀香木開花之日,

在高朋勝友賀喜之日,

在雪白寬敞的包門之前,

在潔白寬大的毛氈之上……

高舉起喜宴的第一杯美酒,

向金色的太陽叩拜許愿:

愿那蔚藍的天空之上,

把溫暖灑向人間的光輝之神

——太陽,

保佑我們吧……

撒拉族的祝婚詞“烏如乎蘇茲”中多有比興手法,誦詞錯落有致,內容廣泛采納了漢藏格言,并用撒拉語加以解釋,意蘊感人而又喜慶。

四、玉壺真心敬酒(茶)歌

香甜的青稞酒和濃濃的釅奶茶是青藏地區各民族接待親友的最佳飲品,即便是陌生人前來問事,主人一定要端上滾燙的釅茶(有的是奶茶)和錕鍋饃饃。而在舉辦婚禮這樣熱鬧喜慶的日子里,青稞酒更是調節氣氛、表達興致的最佳媒介,民間有“無酒不成席”的俗語。

當前來賀喜的莊社鄰友們陸續來到后,主人請他們先入“茶席”{11},待湊夠入席的人數后,再請客人正式入席。席間,接親者引導新人前來為客人們敬酒致意。一般是新郎持壺,新娘托盤,且酒杯中置有紅棗。敬酒過程中,新娘對男方親友一一相認。面對端坐于炕上宴飲的客人,新人須唱《敬酒歌》:

炕上圓來什么圓?

炕上圓來圓桌圓。

親戚朋友們圍一圈,

新郎新娘把酒端。

敬父母、親戚、朋友酒一盤,

猜拳行令不休閑,

要知道熱鬧的這一天,

單等來這一個月圓天,

單等來這一個成婚年。

這是流行于門源縣漢族中的一首敬酒歌,卻不難發現土族文化的浸染——此歌的比興方式與土族安召舞曲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

在藏區婚禮上,正當客人們開始喝茶吃糌粑時,東家派能歌的知客{12}前來敬茶,如遇到能對歌之人,一場精彩的敬茶對歌就此拉開帷幕:

敬茶者:貴客手端金寶碗,

兩條金龍游兩邊。

貴客手端銀寶碗,

兩條銀龍游兩邊。

金碗上搭上黃金筷,

你為哪個搭金橋?

銀碗擱上白銀筷,

你給哪個搭銀橋?

對答者:搭橋為讓金龍過,

終生相伴在白云朵。

搭橋為讓銀龍走,

終生照應并肩游。

敬茶者:紅茶白茶倒進金碗里,

客人的手心里銀花開。

對答者:金花銀花根子扎兩處。

如今一同開在碗口上。

敬茶者:你的茶采自陰陽兩山哪一坡?

對答者:我的茶陰陽兩山合一包。

敬茶者:你端我喝哪個大?

對答者:熬茶的姑娘像海洋大。

這首《敬茶歌》處處彰顯著對客人的尊敬和贊譽,同時還間有賓主雙方對這一美滿姻緣的委婉交流與判斷。

土族十分重視待客禮儀,且視“三”為吉祥數字。平日客人登門,一定要敬獻哈達,并讓客人飲下“進門三杯酒”;客人坐上炕時又得喝下“吉祥如意三杯酒”;待客人啟程出發時,必須喝了“上馬三杯酒”后才肯放行。在吉祥美好的婚禮上,頻頻敬酒是必不可少的禮節,動聽的《升盅歌》令人難忘:

東家拿盤提壺,

舉杯向天人祝福。

第一杯美酒敬天神,

天神賜福祿千鐘;

第二杯美酒敬四方,

四面八方來吉祥;

第三杯美酒敬祖宗,

祖宗保佑后人興。

連升三盅敬媒公,

媒公搭橋姻緣成;

舉起三杯敬車戶,

奔波山路太辛苦;

再斟三杯納什金喝,

喝上美酒曲兒多;

最后三杯敬新郎,

男兒立志當自強……

身為娘家人的女方代表,用歌聲和行動向眾人表達了自己的心意,盡管女兒遠嫁,心含悲切,但一曲《升盅歌》下來,一種尊天敬人、樂觀豁達的民族性格顯現其中。

蒙古族的婚禮敬酒歌更顯熱情豪邁之氣:“像金泉的水一樣清澈純凈,像草原上盛開的花兒一樣艷麗。有緣相聚的兄弟們,請接上德吉{13}一飲而盡。”

五、千恩萬情致謝歌

一段美好姻緣的締結,除了新人雙方彼此的悅慕外,還傾注了所有參與人的心血: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媒妁的奔走和撮合,親友的相助和祝福等等。這一系列人間真情將兩個原本陌生的人聯結到一起,從此風雨同舟,共享生活酸甜。俗話說“過河不忘搭橋人”,沉浸于幸福之中的新郎、新娘及其親屬自然會依照特定規程,用美酒和歌聲表達他們心中的感激之情。正當人們在宴席上談笑風生、猜拳行令之時,重要的答謝儀式須有條不紊地進行,那些貫穿儀式始終的溢美之詞、感懷之言往往引來更多親人的關注。

1.謝媒歌

自古以來,媒妁在中國傳統婚禮中起著重要的撮合作用,“媒妁之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兩個人的婚姻大事,這跟那個年代專職媒妁的存在不無關系。隨著時代的推移,盡管媒人不再可能過多指涉個體的婚姻幸福,但其角色意義在婚禮中卻不容或缺。時至今日,河湟地區依舊流行著“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親”的俗諺,可謂是最好的佐證。

漢族宴席進行到一半時,東家找來一位能說會道者,將所備之禮擺于上席,高呼:“知客們提上個滿壺的酒來,給稟公大人好好兒升個盅!”{14}然后高聲唱述《謝媒詞》。流行于青海互助地區的謝媒之詞,頗具典型性:

常言道:天上無云不下雨,

地下無媒不成親。

天上有云者,

下的是清風細雨;

地下有媒者,

說成了鴛鴦夫妻。

今日成親是稟公大人的功勞。

劉皇叔東吳招親,

托靠了喬老先生;

淤泥河救駕,

多虧了英雄賢臣。

牛郎織女成親,

全憑了太白金星;

今日李家姑娘到張家門下,全靠了稟公大人的苦心——

你江河上搭橋,高山上修廟。

東頭跑西頭,西頭跑東頭,

磨破了嘴,跑斷了腿,

把兩山合成一山,

把兩家說成一家。

受了無限的辛苦,

理應當給稟公大人。

左肩上搭紅,右肩上掛綠,

一靴一帽,一褂一袍,

槽頭上拉一匹高頭大馬,

前呼后擁,吹吹打打,

送到稟公大人的府上才對。

可是小戶人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有一個尕尕兒的規程:

女方的鴛鴦繡枕,

男方的酒品肉方,

抬的是一點點薄禮,

擺的是您的功德。

三日之后,五日之前,

新人再來上門叩謝!

民間歌謠在創作上多用比興,上述謝媒詞也不例外。東家先言牛郎織女、劉備等著名傳說和歷史名人的婚事,強調媒人的重要性;緊接著描述媒人的辛苦,然后引出儀式的本意:謝媒。謝的方式除了敬酒,還有薄禮獻上,雖說禮輕但人意頗重,最后媒人欣然接受。聽了這樣的《謝媒歌》,那份來自鄉間的清新之氣和淳樸之風,讓人倍感親切。

卓倉藏族的謝媒儀式上,兩親家要各唱六支曲子。第一首是“獻酒歌”,歌者邊歌邊將盛滿青稞酒的龍碗獻給媒人:“啊央卡——好啊,好,我手中的龍碗好,龍碗中的五谷精華真香甜,請媒人大人喝一口……”第二至四首為“獻禮歌”,每唱完一首,就獻上一份感謝的禮物。第五首是“獻歡喜哈達歌”,若媒人雙手接過哈達,表明其對兩家人的表現滿意。最后一首歌“贊善事歌”,意即促成一對姻緣,便是一件大善事,輝同日月,故而贊頌。

土族在謝媒時,東家備齊酥油、炒面、酒瓶和木匙,在瓶頸和木匙上系一束白羊毛。主持者給媒人敬酒誦詞,其余人等在媒人額頭貼酥油,往嘴里喂炒面、灌酒。眾人同唱《西買其瓦日哇》,場面極其熱鬧。

2.感恩歌

身為父母掌上明珠的女兒,從咿呀學語到亭亭玉立,一路成長享受著來自雙親無限呵護和疼愛,還未懂得如何去體諒、報答父母,卻要帶著難舍眷戀和依依牽掛遠嫁他鄉了。都說羊羔有跪乳之情,烏鴉有反哺之意。而如今,身著紅裝的姑娘,究竟拿什么奉獻給自己的爹娘?千言萬語,只有一個“謝”字化作歌聲,道盡縷縷柔腸。特別是對生身母親,十月懷胎受盡磨難,才將女兒撫養成人,不謝實屬不孝。故此,青藏地區多民族婚禮中,謝娘恩是一項亙古不變的重要儀式。

在漢族地區,一般由主持者引領新郎行謝娘恩儀式。屆時,新郎面向岳母及其女眷雙膝跪地,雙手舉一托盤,上呈衣物、毛毯(過去多為綢緞被面)、茶酒及錢幣若干以表其母對新娘的養育之恩。主持者則用傳統唱詞表達兒女之意:

喜今日,給娘母升盅者。

常言說,烏鴉有反哺之意,

羊羔有跪乳之情,

父母有養育之恩。

十月懷胎,挪濕就干。

左邊濕了右邊挪,

右邊濕了左邊換,

兩邊都濕了,摟起孩兒托胸前。

一歲兩歲咂娘奶,

三歲四歲心操爛,

抱在前,背在后,

田坡地頭把心擔;

一斤拉成了十斤,

十斤拉成了百斤。

長大成人,教針教線,

教茶教飯,

這是娘母的一片疼心,

到今日閃娘一場空。

論起理來,

給娘母抬一盤銀來抬一盤金。

從頭上換到腳上,

腳上換到頭上。

槽頭上拉一匹駿馬,

牛圈里套一頭奶牛,

這才是人前的大禮。

可我家家境貧寒,

心有余而力不足。

抬的是粉房的點心,

豬肉的方子,茯茶兩包,

被面兩條,

人民幣數元。

新郎叩頭相謝,

我小知客作揖告退。

聽到此歌,雖然主持者使用的是套語,但柔弱心腸的女眷已經熱淚盈眶,深感其誠。能控制情緒者還能對歌一陣,再次表達自己撫養女兒的艱辛,但更多情況下她們會拭去淚水,讓新郎起身并接受禮物。而此時的新娘也被邀至母親身旁,和母親同吃一桌飯,暫作團聚時最后一次交流。因為吃完這桌席,娘家人就要返回了,而自己的家將是這個既新鮮又陌生的所在,所以大家的心思并不在吃飯上,更多的是親情話別。

其他民族的謝娘恩儀式跟漢族在形式上大同小異,如土族“天恩好報,娘恩難報,娘恩高如青天,重如深山”之類的唱詞,其內涵都是感謝父母養育大恩,并用各自的方式呈現“報答”之意。

3.辭別歌

婚宴行將結束時,女方親眷就要動身啟程,但還有一些必要的瑣屑儀式,這些儀式的每一個步驟都間以歌聲,所有的歌傳遞給人的第一信號就是:辭別。

首先是“交人”儀式。河湟地區大多民族都要舉行此儀式,這也是娘家人正式辭行的標志。屆時,娘家人手持酒壺酒盅(土族習慣上賓主雙方要互敬雞蛋酒),請出公婆并敬酒數盅,將女兒交給公婆:

親家公聽,親家母聽,

還未開言淚紛紛。

女兒年幼知識淺,

做人規矩未學通。

沒心眼,手又笨,

不會裁剪不會縫……

手心手背都是肉,

一樣照顧一樣疼……

臨別殷勤再囑托,

盼望二位教成人。

所唱之詞婉言陳述女兒不懂規矩,尚需費心指教,并多多擔待之類。說到傷心處,更是情真意切,聲淚俱下,聽者無不為之動容。而此時的新娘則在洞房內兀自垂淚,娘家人再次予以教誨,諸如“對待公婆要孝敬,老人指教仔細聽”等之類,希望她在婆家調整好心態,迅速適應被轉換的角色,當個賢惠能干的好妻子,和睦妯娌,孝敬長輩,紅紅火火過好日子。待賓客全都起身時,大家還要唱《道謝歌》,感謝東家的盛情款待:

初一十一二十一,

多謝親戚的好宴席;

初八十八二十八,

多謝親戚的好香茶;

初九十九二十九,

多謝親戚的好香酒;

初三十三二十三,

親戚恩愛講不完;

今年回去明年見,

但愿情深意綿綿。

之后,男方家的知客們紛紛涌到門口,手捧青稞酒,行攔門酒禮。這是青海婚禮中的一大習俗,親戚出門必須飲了“攔門酒”才能放行。即門口橫攔一桌,龍碗內斟滿酒,讓每個啟程的親戚喝三碗。有些地區亦可猜拳三次,贏者放行,輸者須喝完酒才讓出去,土族稱其為“上馬三杯酒”。此時,眾人知客在大門口唱起《攔門酒歌》:

賓客要啟程,持壺攔門迎,

別離三碗酒,表達敬客心。

眾東家擁住門檻,

大碗酒不行酒令,

學一學過岡武松。

量小者猜上三拳。

一升再升接三升,

討上干杯好送行。

分手都有惜別意,

后會不知何月中。

珍惜友誼多飲酒,

飲到八分好登程。

歌聲中即有豪邁之情,又含不舍之意,聽來干凈利落,熱情似火。攔門酒留下的也不是客人,而是一顆顆熱情洋溢的心,以及內心升騰起的質樸友情。

注釋:

①裝箱:也稱“添箱”。屆時,親友攜帶禮物、禮金前往新娘家道賀話別,所帶之物并不裝入新娘的箱子,而是放置于堂間桌上,由專人登記入簿。

②萬建中:《民間文學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頁。

③巴蓋措:《卓倉藏族婚俗中的婚禮歌》,載《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④光梅:土語音譯,對男方家的尊稱;蘇胡,泛指土族姓氏。

⑤支格:河湟藏族傳統儀式,是東家敬獻哈達和酒水,迎接女方賓客的隆重儀式。若平日有貴客臨門,也要舉行此儀式。

⑥加泰:河湟藏族傳統習俗,送親隊伍所經途中若有女方親戚或本村姑娘時,就要支起簡易爐灶等候在村口,并以滾燙的酥油茶和青稞酒為其接風洗塵,表示祝賀。

⑦吳存浩:《中國風俗通志·婚嫁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頁。

⑧科洋:長者對新人祝愿的頌詞。

⑨給拉:蒙古語,精致木碗或龍碗內置曲拉,并將曲拉擺放成寶塔形,頂端放一塊酥油,是人生禮儀和其他重要節日上必獻的吉祥食物。

⑩繡木日:蒙古語,精致木碗或龍碗內置糌粑,將糌粑擺放成寶塔形,頂端置放長方形的干奶皮,也是重要禮儀和節日里的吉祥食物。

{11}茶席:一般設于庭院一角,于長桌上擺放饃饃、茶水和兩碟小菜,請客人先行休息,非正式筵席。

{12}知客:又作值客,在婚禮中按分工不同專事一職者,均稱其為知客。

{13}德吉:蒙古語,指第一杯敬酒。

{14}升個盅:強化方言,真心誠意地給媒人敬酒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影院| 久久香蕉国产线|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色偷偷综合网| 婷婷午夜影院| 精品国产www|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伊人色天堂|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成人韩免费网站| www.av男人.com|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四虎综合网|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欧美色香蕉| 亚洲三级色|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91www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国产精品3p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91美女视频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男女精品视频|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网址|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欧美第二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国产三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国产微拍精品|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九色视频一区|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午夜伦| 黄色a一级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免费播放毛片| 久久国产乱子|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国产第八页|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国产性精品|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