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蘭亭,這里依然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在先人們雅集暢敘的蘭亭故地,品酒吟唱,揮灑激情,中國文化中最富有詩意的一幕,又在這里優雅再現。
歲歲年年,三月初三是令人期盼神往的日子。1660年前的這一天,書圣王羲之和當時的文人墨客相約蘭亭,曲水流觴,吟詩唱和,盡情抒發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懷,王羲之留下了傳頌千古的美文和“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這個蘭亭雅集的佳日,成為中國文人雅集的首創。
2012年3月24日,農歷三月三,連綿陰雨后的晴好天氣令人神清氣爽,全國各地的書法家懷著朝圣的心情來到紹興蘭亭,參加第二十八屆中國蘭亭書法節。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專門為本屆書法節發來賀信。
漫步蘭亭,這里依然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在先人們雅集暢敘的蘭亭故地,品酒吟唱,揮灑激情,中國文化中最富有詩意的一幕,又在這里優雅再現。
祭祀書圣是每年中國蘭亭書法節的一個重要儀式。宣讀祭文后,身著晉服的孩子們,朗誦了千古美文《蘭亭集序》。右軍祠內翰墨飄香,墨華亭邊龍蛇走筆。在開筆儀式上,趙長青、邵秉仁兩位書法大家飽蘸激情,分別寫下了“翰墨聲高遠,道法自然成”和“流觴不逝,雅韻永和”幾個大字,為本屆書法節開筆。
蘭亭雅韻,代代相傳。在蘭亭景區現場表演的蘭亭小學學生書法高手,吸引了眾多游客圍觀,孩子們卻依舊專心致志書寫,沉浸在意到筆隨的書法世界。景區內散落著不少石書桌,游客們欣然用蘸水的毛筆在吸水的石書桌寫字。往事越千年,人們在這里感受到千年文化傳承的魅力,默默表達對書圣的敬意。
參加曲水流觴活動的書法名家們,穿上古裝吟詩唱和,心境也變得怡然悠遠。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仿佛看到王羲之和他的朋友穿越千年而來。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黃君即興賦詩一首“借得祥云翼,又來曲水濱。佳朋四海會,美酒列仙陳。微風搖弱柳,妙樂想靈均。年年欣此契,萬象與時新。”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種豁達舒朗的人生襟懷正是我們要追尋的。王羲之把人生的樂事列為兩種,“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敝袊鴷◤耐豸酥@里,才從技藝上升到藝術,從工具上升到文化,從自在上升到自覺。中國書法博大精深令人感慨萬千,當代書法大家錢君匋先生把日落、希臘藝術和中國書法并列為宇宙三大奇觀。
對《蘭亭集序》的尊崇,不僅有歷代文人騷客,也讓后世的帝王為之折服。傳說《蘭亭序》的真跡伴隨唐太宗李世民長眠于地下。在蘭亭的碑亭中,清代兩位帝王康熙和乾隆的祖孫御碑,國內罕見,堪稱“江南第一碑”。
蘭亭雅集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一代名士風范的典型體現,是魏晉風度久久醞釀后的醇化,是瞬間而永恒的光芒閃現。蘭亭雅集所賦予的浪漫、飄逸、才情,既是晉人為后人樹立的歷史風標,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吧硖┬膶幨菤w處”,書法讓現代人在喧囂浮躁中寧靜下來,在輕舞飛揚中感悟人生,在從容握筆中追尋詩意境界。
“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會稽山水孕育了蘭亭精神。連續28年舉辦中國蘭亭書法節,不僅成為我國書法界的盛事,也是紹興市重要的城市品牌節慶活動。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趙長青認為,經典和大家是衡量一個時代藝術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民族文化高度認同的體現,蘭亭雅集這樣的品牌活動,對廣大書家乃至普通公眾認識經典、崇尚經典、走進經典是一個極好的引領。
記者獲悉,中國當代書法藝術最高獎項中國書法“蘭亭獎”首次在紹興舉辦,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于3月23日啟動,面向全國征集書法作品,至今年10月31日收稿截止。隨后,評委會將于11月在紹興市對全部作品進行評審,并公布獲獎、入展名單。
第四屆“蘭亭獎”的主題為“蘭亭回家”,據介紹,“蘭亭獎”有望長久落戶紹興。天津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唐云來認為,“蘭亭獎”如能長期落戶紹興,是眾望所歸,也將使這一獎項更加名副其實,也更有利于紹興打造中國書法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