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春天,埃及首都開羅的空氣里總是彌漫著一股火藥味。2011年2月,時任總統穆巴拉克辭職,自那以后,軍方把持著實權,總統一職始終虛位以待。不過,根據此前各方達成的協議,今年7月1日,軍方將把權力交給民選總統,大選日期就定在5月下旬。于是,最近一段時間,各黨派為爭奪總統寶座開始激烈較量。這其中,三方勢力表現突出:一方以前總理沙菲克為主,代表前政權力量;一方以阿拉伯國家聯盟前秘書長穆薩為主,政治立場比較中立;最后一派,也是最引人關注的一派,是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推舉的自由與正義黨主席穆罕默德·穆爾西,代表著埃及國內的宗教力量。
第一位候選人有“前科”
穆兄會是一個宗教性政治組織,1928年由埃及人班納創立,影響力遍布中東乃至全球。按照班納的解釋,穆兄會的宗旨是以《古蘭經》為基礎,恢復伊斯蘭原始教義,建立伊斯蘭國家,推行伊斯蘭教法。多年來,穆兄會在埃及城鄉遍布網絡,通過建學校、搞慈善等獲得大量社會支持。
不過,自1954年起,穆兄會即在埃及受到世俗政權的排擠,一直處于非法狀態。穆巴拉克政權倒臺后,穆兄會活動公開化,獲準組建了自由與正義黨。在2012年1月的埃及人民議會(議會下院)選舉中,該黨贏得了近一半的席位,成為下院第一大黨。本來,穆兄會承諾不參加總統大選,但3月底它改主意了,推舉指導委員會原第一副主席沙特爾作為候選人。
沙特爾是一名富翁,長期以來是穆兄會的主要資助人。他1950年5月出生在埃及達格赫利赫,1974年從亞歷山大大學畢業,獲工程學士學位,后又取得艾因·夏姆斯大學社會系文學碩士學位。也是在那一年,沙特爾加入穆兄會,并因此4次被關進大牢,原因包括思想激進、極端,煽動顛覆政府,組織游行示威等。2008年,沙特爾因在埃及大學生中組建非法戰斗組織而被判處7年監禁,直到去年埃及革命爆發,他才徹底獲得自由。他稱,要“防止過去的專制歷史重演”,所以參選。
不過,埃及最高選舉委員會4月14日裁定,包括沙特爾等在內的10名總統競選人“不符合條件”,沙特爾的問題是“有犯罪記錄”。4月17日,沙特爾等人上訴,也沒成功。于是,穆兄會又推舉了第二名總統候選人穆爾西。
新候選人是位留美教授
穆罕默德·穆爾西1951年8月出生,是遜尼派穆斯林。他1975年畢業于開羅大學,獲工程學士學位,1978年獲碩士學位。1982年,他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工程博士學位,并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擔任了3年工程學助教。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他的孩子出生在加州,有美國公民身份。
1985年,穆爾西返回埃及,在薩加濟格大學任教。他后來加入穆兄會從事政治活動,并成為高級領導人和決策者之一。2000年到2005年,穆爾西作為獨立候選人當選為議員,他現在是穆兄會指導委員會成員,2011年4月開始擔任穆兄會下屬的自由與正義黨主席。在政治上,穆爾西似乎刻意與穆兄會保持距離,以“伊斯蘭是解決辦法”作為總統競選口號,稱這將給國家帶來穩定和全面發展,并承諾在當選總統后將辭去黨主席,重申穆兄會將遵守埃及之前簽訂的國際條約和協定,否認當選后會按穆兄會的指令行事。他還表示,沒有任何一個實體能凌駕于憲法之上。
現在看,穆兄會勝選的幾率不低。埃及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4月初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約60%的民眾希望未來的總統是一名伊斯蘭主義者。民眾有這種心思也不奇怪,穆巴拉克執政時期,將大量國有資產低價賣給寡頭,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失業率居高不下。而穆兄會依靠其強大的組織能力,為下層老百姓提供免費醫療、教育與食品,贏得了眾多支持。大選要是按一人一票的現代民主原則進行,穆兄會的候選人很可能贏得最多選票。
“肚皮舞可能消失”的擔心
中東媒體認為,雖然穆兄會有民眾基礎,但它強化宗教力量的固有特性,也和民眾已接受了的世俗化生活相抵觸。據報道,一個由穆兄會成員及其支持者組成的企業代表團不久前來到開羅金字塔大街,與“太陽夜總會”、“歐羅巴酒店”等場所進行接觸,提出用重金購買這些風月場所和高檔飯店。由于價格沒有談攏,未能成交。埃及媒體報道說,穆兄會正準備成立一個資金龐大的集團,統一收購金字塔大街的星級飯店和色情、準色情場所,然后把它們變成真正意義上的飯店,現在所做的,就是在“摸底”和“打前站”。
這次雖然“出師未捷”,但分析稱穆兄會不會就此住手,因為清理、整肅娛樂和風月場所,一直是穆兄會領導層的意見和主張。雖然穆兄會中也有一些思想開放的領導人,對飲酒和色情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他們的意見未必能影響穆兄會的整體政策。有分析稱,從目前情況看,穆兄會一旦上臺,留給色情業發展的余地不會很大。當地媒體甚至預測,埃及以后可能不會再有肚皮舞、酒吧、賭場和煙花女子了。這也可能預示著,伊斯蘭勢力將在埃及得以全面回歸,薩達特和穆巴拉克時代的開放政策將不復存在。
西方國家對穆兄會的崛起也有疑慮,畢竟,西方不想看到一個極具宗教色彩的反西方政權出現。為此,穆兄會也在爭取美國等國的好感。不久前,自由與正義黨對外關系委員會領導人哈達德率團訪美,與一些猶太裔學者共同參加了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研討會,這在穆兄會還是頭一回。哈達德在以色列問題上表態積極,無疑是想給美以兩國吃“定心丸”。
最能制約穆兄會的人
穆兄會雖然看起來有一定優勢,但穆巴拉克時期的一些高官重臣仍能對其形成制約。目前代表這股勢力參選的沙菲克,1941年生于開羅,1961年成為戰斗機飛行員,曾經在1973年戰爭中擊落兩架以軍戰機。他后來在外交界和軍界供職,1996年任空軍司令,2002年任民航部長,2011年任總理。而比較中立的穆薩,也曾是穆巴拉克時期的資深外交官。
不過,穆巴拉克下臺一年多來,埃及社會動蕩,經濟衰退,治安惡化,一些人在悄悄議論,埃及是否需要一個穆巴拉克一般的政治強人帶國家走出困境,而這個人選,既不是沙菲克,也不是穆薩,而是前情報局長蘇萊曼。埃及軍方把他當做平衡穆兄會的一顆“重磅炸彈”,相信他一旦競選成功,會最大限度維護軍方在政治經濟領域的特權。
1936年出生的蘇萊曼,畢業于開羅軍事學院,曾參加多次戰爭,1989年任埃及軍事情報部門負責人,1993年擔任埃及情報局局長。他能講一口流利英語,因反對宗教極端分子的恐怖主義行徑而受到美國歡迎,美國媒體稱他為“埃及政府處理與美國、以色列關系的最佳人選”。 1995年,他在穆巴拉克出訪時幫助其躲過一次刺殺,從此深得穆巴拉克信任。他的公眾形象清廉,“無丑聞,無劣跡”,也是中東最具實力和神秘感的情報機構負責人。2011年1月29日,穆巴拉克面對混亂局面,任命蘇萊曼為自己的副總統。這是他30年來首次任命副總統,顯示出他對蘇萊曼極為看重。
不過,蘇萊曼因為沒有搜集到足夠支持者簽名,不久前被最高選舉委員會剝奪了參選資格。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多哈中心研究員哈米德認為,埃及軍方擁有相當大的組織號召能力,如果軍方調動資源支持蘇萊曼,他并非沒有機會,被剝奪的資格也可被恢復。
穆兄會則發表正式聲明猛批蘇萊曼,稱他作為穆巴拉克權力的延續者參加總統選舉,是對革命成果的褻瀆,是“釘在革命棺材上的一顆釘子”。蘇萊曼則表示,他將使用一切法律手段維護其競選資格,最關鍵的,他稱自己掌握了穆兄會“破壞國家的罪證”,如果時機成熟,他會將其公之于世,這可能是世俗力量反擊穆兄會的殺手锏。
阿拉伯媒體認為,由于穆兄會來勢過猛,讓埃及政治博弈激烈,選舉程序也時常出現混亂,這反而可能促成世俗各派力量團結,最終讓總統大選成為宗教勢力和舊政權之間的大對決。二者誰笑到最后,將決定埃及未來的政治走向和國家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