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較之2008年大選,這次美國大選更令奧巴馬備感辛勞。當4年前的所有激情逐漸平靜之后,奧巴馬面臨的是日復一日如山般沉重的挑戰——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兩場戰爭、國內一團糟的經濟、日益負面的國際形象、充滿敵對與掣肘的華盛頓政治機器……
頭發已明顯花白的奧巴馬,在這次大選中屢屢告訴選民:他結束了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也正在結束;他拯救美國汽車業之舉不僅挽救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行業,還帶動了美國制造業的振興;他推動完成了歷史性的醫保改革,使數千萬美國民眾受益;他指揮擊斃了本·拉登,美國的國際形象得到明顯改善……
然而,奧巴馬與羅姆尼競爭的激烈程度一直緊繃至最后關頭,這恰恰反證出有相當多的民眾對奧巴馬并不認可。那么,他又是靠什么最終贏得大選的呢?
處理好自己的“獨特身份”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在世人眼中,對于奧巴馬有著多角度的觀察與評判,但人們出于種種原因沒有說出的一個角度是——奧巴馬是一位黑人。
4年前,奧巴馬的當選結束了美國能否接受一位黑人總統的爭論,今年大選的焦點在于,這位與美國命運攸關的黑人總統能否連任。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此次大選成為自1988年(黑人運動領袖杰西·杰克遜參加競選)以來種族問題最為激化的一次。
根據《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10月底所做的一項民調顯示,在白人選民中,奧巴馬落后羅姆尼23個百分點。而在2008年大選時,奧巴馬在白人選民中僅落后當時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8個百分點。同一民調還顯示,在非白人選民中,奧巴馬獲得79%的支持率,其中黑人對他的支持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與4年前的情形大致相同。
對于奧巴馬而言,4年來的執政經歷表明,如何在黑人的期望與美國利益之間保持平衡,是時常導致緊張沖突的獨特挑戰。已經處于第一位黑人總統這個獨特歷史地位上的奧巴馬,如何才能帶領美國走出這個困境呢?美國黑人們對他的當選極感自豪,也充滿期待,這種期待中自然有既合情合理而又不甚現實的復雜因素。奧巴馬確實為如何找到平衡費了不少腦筋。
馬薩諸塞州州長帕特里克是該州第一位黑人州長,也是奧巴馬的朋友。他曾說,奧巴馬很少提及他是一位黑人總統,“他決意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他對有些人想將他限定在黑人圈內極為小心”。
奧巴馬很少公開談及自己作為第一位黑人總統的真實感受。坐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他深知,不能過多談及這種感受——因為他是美國總統,而不僅僅是美國黑人的總統。
甚至,種族的敏感認知使得奧巴馬在談及貧窮、不平等等問題時,措辭也極為謹慎。2012年初,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金里奇在初選階段曾將奧巴馬稱為“食品券總統”(意思是給人救濟把人越慣越懶),此言引來共和黨支持者一片掌聲和哄笑。民主黨人則對此十分氣憤,認為此言帶有種族歧視色彩。但奧巴馬對此采取了克制態度。一位分析人士曾說,奧巴馬對此不能率性回應,因為如果他就此反應過度,勢必釀成一場“種族戰爭”,“奧巴馬做什么,人們都會通過種族眼光來觀察,這使得奧巴馬很難”。最終,奧巴馬低調處理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問題,他的克制也取得了奇效。以至于金里奇由衷表示,人們可以真實感受到奧巴馬身上的偉大力量,他是一個不將種族問題置于首要位置的好人。
“啤酒峰會”平種族風波
58歲的蓋茨是哈佛大學研究非洲裔美國人歷史的資深學者,也是奧巴馬的好友。2009年7月16日,蓋茨從海外旅行歸來,因家中前門損壞而試圖撬門進入,白人警官克勞利等接到他人報警,趕到蓋茨住處后與其發生爭執,警察一度將蓋茨拘捕。
一時間,種族問題成為整個美國關注的焦點。奧巴馬也很快被卷入這場風波。
7月22日,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會上,奧巴馬被問及白人警官與黑人教授之事,他表示:“公平地說,首先,我們都感到很氣憤;其次,坎布里奇市的警官行動愚蠢地逮捕了在自己家中的人;再次,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國家很長歷史中,非洲裔和拉美裔常常受到執法者不合情理的干擾。”此言一出,立即引來批評。執法部門稱奧巴馬在沒有了解到全部事實前便得出結論,干擾了他們的公務。一位知名保守派評論員還稱奧巴馬“對白人有著根深蒂固的仇恨”。黑人支持者則敦促奧巴馬不要在美國仍嚴重存在的種族問題上退卻。
在如何滅火的問題上,奧巴馬面臨著抉擇。7月30日晚,奧巴馬特別邀請黑人教授蓋茨和白人警官克勞利到白宮玫瑰園“一起喝啤酒”,同時在場的還有美國副總統拜登。美國媒體將此稱為“啤酒峰會”。奧巴馬卻表示,這不是一次峰會,只是幾個男人在工作之余喝上一杯啤酒,希望借此聽取彼此的意見。“啤酒峰會”結束后,奧巴馬發表了一份聲明,對蓋茨和克勞利與自己之間“友好、周到的談話”表示感謝。“在我們坐在一起喝啤酒之前,我知道他倆已經花時間傾聽對方,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奧巴馬說,“我始終相信,團結的力量遠勝于分歧的力量。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從今晚所發生的事情中得到積極的教益。”
“啤酒峰會”果然取得了積極效應,此事終沒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奧巴馬的一位朋友評價說:“他吸取了此前教訓,對自己的自信已經增強了許多。”
盡管奧巴馬盡力處理好黑人和白人的關系,但還是引來很多黑人對他的不滿。不少代表著黑人利益的領導人不斷提出質問:作為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為什么不能為黑人做得更多?在2011年春天,當美國黑人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狀況乏善可陳時,一些黑人選民甚至向美國黑人議員發問:你們為什么不說服總統為黑人多做些事?你們是否根本見不到奧巴馬?
實際上,奧巴馬對此并非沒有察覺。但是在他看來,愈是如此,他愈是不能被別人抓住種族“偏頗”的把柄。對于奧巴馬的難處,身為民主黨國會議員、堪薩斯市首位黑人市長的克利弗最有感觸。他說,奧巴馬的工作恰似在“雨點間行走”,他既要照顧到自己的黑人政治基礎,又要兼顧白人的利益,“奧巴馬不是美國職位最高的民權運動領導人,而是自由世界的領導者”。
至今,因為黑人利益的問題,奧巴馬未能與美國最為知名的企業家、黑人娛樂電視臺創建者羅伯特·約翰遜達成和解。
在2008年大選初選時,億萬富翁約翰遜曾支持希拉里競選,奧巴馬對約翰遜一直持冷淡態度。2011年,約翰遜曾在“福克斯星期日新聞”節目中對奧巴馬欲對富人加稅的表態猛烈抨擊。約翰遜與奧巴馬的緊張關系使得不少美國黑人極為不安。克利弗認為:“有著如此成就和地位的約翰遜和第一位黑人總統關系不睦,這很不好,無論對于歷史而言,還是對黑人子孫而言……所有黑人都希望他們之間能夠和解。”為此,克利弗曾促成2011年12月奧巴馬與約翰遜等黑人企業家在白宮羅斯福廳舉行會晤。
事后,約翰遜說他也理解奧巴馬的難處。他想向奧巴馬提出應為黑人做得更多些,但他也為如何提出這一問題犯愁。“我們既要推動將此事擺上奧巴馬的日程,又不能給他下套,使別人抓住把柄。”約翰遜急得到處發問:“但如果奧巴馬不能在他的任上為黑人多做點事,又在何時?如果奧巴馬不做,誰又會做?”據美國媒體報道,約翰遜本人曾根據美國全國足球聯盟雇傭模式向奧巴馬提出鼓勵公司更多雇傭黑人的建議。但這一建議未見積極回復。約翰遜此后曾問及這件事,奧巴馬的答復是他將積極考慮此事,但約翰遜首先需要幫他競選,并將在第二任期內與約翰遜進行合作。
品格讓他更“接近民眾”
在今年的競選中,副總統拜登多次提及,過去4年,他目睹了在重大關頭奧巴馬是如何做出各種困難決定的。他說:“品格,品格,奧巴馬具有美國總統的品格。”
奧巴馬的品格,帶動了政府班子的清正,也使得該班子走過幾乎沒有丑聞的4年。在美國,政治家必須要有胸懷,民眾會從各種角度對其進行攻擊和嘲弄。政治家還要有被翻家底的心理準備。前國會議長金里奇,曾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后來被曝有不檢的婚姻生活使得他的聲譽受到嚴重損傷。也曾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凱恩更是由于婚外戀遭揭露而被迫停選。很多人不敢參加競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怕被揭出多年前的不良記錄。奧巴馬本人和他的內閣經受住了考驗。羅姆尼則因為繳稅太少(盡管合法)而引起不少非議。
奧馬巴的品格具有多重性,其中不乏舉重若輕,也不乏幽默,這使得很多人認為,較之乏味的羅姆尼,奧巴馬顯得“接近民眾”,這也許能部分地解釋為何奧巴馬得以連任成功。
2012年4月28日,第98屆白宮年度記者晚宴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大廳舉行,包括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好萊塢明星克魯尼在內的2500名政府高官、社會名流和記者出席。此時,羅姆尼將成為奧巴馬競爭對手的態勢已成。在此場合,奧巴馬時而眨眼,時而大笑,搞怪不斷,妙語連珠,“大涮”了羅姆尼一回。
奧巴馬說:“我無意攻擊任何一名共和黨競選人。拿羅姆尼來說,我們有諸多相似之處。”他提及兩人的支持率均落后于各自夫人、均獲哈佛大學學位。
其間,奧巴馬還利用視頻圖像為開涮羅姆尼助興。羅姆尼1983年駕車旅行時,把寵物狗放入籠內,綁在車頂上。民主黨一度揪住此事不放,批評羅姆尼粗野對待寵物。奧巴馬這次在現場再次提及此事時,大屏幕上立即播放出羅姆尼站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扶梯上、專機頂部綁著一個狗籠的合成照片。奧巴馬稱共和黨總統初選如同電影《饑餓游戲》中的情節,幾名大亨相互殘殺,直至剩下最后一人。他調侃說:“我確信,對羅姆尼來說,這是換換口味的大好時機。”
為了緩和氣氛,隨后,奧巴馬也不忘自我調侃一番。大屏幕上相繼出現他4年前和2012年的照片,顯示他頭發白了不少。同時,畫面變成美國著名黑人演員弗里曼滿頭銀發的大頭像。“4年后,我會變成這個樣子。”奧巴馬說。
2012年10月18日,美國總統候選人第二次電視辯論結束后,奧巴馬與羅姆尼共同出席了紐約天主教大主教舉行的慈善募捐晚宴。在晚宴上,奧巴馬再次拿羅姆尼和自己開涮。奧巴馬說,當他在曼哈頓商業區的一些商店買東西時,羅姆尼正在選購商店,以此暗喻羅姆尼的富翁身份。
很多美國人認為,正是這些“搞怪”,掩蓋了奧巴馬在辯論中顯露出的疲倦。
“喜愛度”與過人之處
在美國選民對總統大選中最后兩名候選人的抉擇中,“喜愛度”也是決定因素,甚至成為潛規則。本刊記者曾與《洛杉磯時報》一名資深記者探討過此事,他說,較之羅姆尼,奧巴馬更令人喜愛。這一點很重要。當年布什與戈爾爭奪白宮寶座時,布什就較戈爾更令人喜愛,這實在沒有更多道理可講。
從一點一滴之處,奧巴馬都很懂得討人喜歡。2012年9月21日,奧巴馬在弗吉尼亞州威廉王子縣伍德布里奇體育場舉行競選活動。中午12時,終于現身的奧巴馬快步奔向講臺,笑嘻嘻地揮手致意,接著就做出一個打棒球的姿勢。因為舉辦這一競選活動的伍德布里奇體育場是當地棒球隊的主場。這一舉動立即引來現場民眾會意的掌聲和歡笑。
華盛頓的白宮花園,春秋兩季均會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在今年10月舉行的秋季開放日活動中,白宮玫瑰園旁的草地上插著一幅彩色照片,顯示奧巴馬曾在玫瑰園中與白人警官、黑人教授一起舉行過“啤酒峰會”;南草坪草地上的一張大照片,則顯示奧巴馬正與他的愛犬“BO”奔跑玩耍;“白宮廚房”菜園里那些新鮮果蔬,顯示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帶領孩子們春天播下的一粒粒種子,經過辛勤耕耘,已經結出豐碩成果。在大選年中,奧巴馬已將白宮花園開放日整成了公共關系日,頓時拉近了其與民眾的關系。
有著較強親和力的奧巴馬,在用人方面所表現出的胸懷,也讓其頗獲益處。在2008年大選中,希拉里曾是奧巴馬在民主黨內初選階段的強勁對手。希拉里之夫、前總統克林頓也曾在2008年大選中痛斥奧巴馬。但在大選獲勝后,奧巴馬則能夠不計前嫌,起用希拉里為國務卿。在今年的大選中,為奧巴馬當選立下汗馬功勞的第一人,當屬前總統克林頓。在今年9月舉行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克林頓一番慷慨陳詞為奧巴馬奪分不少。今年11月3日晚,在凄冷的空氣中,克林頓與奧巴馬同時出現在弗吉尼亞州布里斯托地區杰菲·盧貝露天劇場,為爭取贏得弗吉尼亞這個“搖擺州”做最后努力。晚上10時后,克林頓首先出場。明顯消瘦許多的克林頓一張口便嗓音沙啞:“我把嗓子獻出來為我的總統服務。”在30分鐘的講話中,克林頓費力地為奧巴馬及其經濟政策辯護,并指責立場多變的羅姆尼為“太陽馬戲團的首席曲解大師”。
“桑迪”帶來的機遇
美國大選年歷來有所謂的“十月驚奇”之說,意為當年10月出現的突發事件,最能對大選結果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今年10月底對美國東北部造成嚴重災害的颶風“桑迪”不啻今年的“十月驚奇”。
在這場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的災難面前,奧巴馬雖險些失誤,但終于把握住了機會。10月28日,“桑迪”來臨之際,華盛頓已呈“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盡管奧巴馬當天前往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對颶風“桑迪”應對事宜做了一番表態,但仍決定于當晚“桑迪”登陸之前離開華盛頓,前往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準備參加競選活動。然而,一夜之間形勢劇變,奧巴馬重新審時度勢,最終改變主意,緊急于29日上午就回到了華盛頓,坐鎮白宮指揮抗災。29日當晚,他一直跟蹤最新情況,并與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等受災嚴重地區的官員通話詢問災情。30日上午,他繼續在白宮情況室舉行視頻會議,聽取救災報告。
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是共和黨要員。在今年8月底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他曾做主旨發言,對身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奧巴馬進行了猛烈抨擊。而到了10月30日上午,克里斯蒂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今日》節目采訪時則表示,“聯邦政府對颶風‘桑迪’的應對很好。昨晚半夜我再次與(奧巴馬)總統通話。他已經宣布新澤西為主要受災區……總統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出色,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的人們也是如此。”在美國大選進入倒計時之際,克里斯蒂的此番言論,令奧巴馬競選陣營頗為興奮。10月31日,奧巴馬取消了原定在俄亥俄州舉行的競選活動,決定前往遭颶風“桑迪”重創的新澤西州視察。
在颶風“桑迪”這個“十月驚奇”面前,利用“在任者優勢”的奧巴馬,以集中精力救災的姿態抓住了人們的眼球,令“十月驚奇”幫了奧巴馬的忙。
奧巴馬為什么會贏?除了上述這些,有媒體還給奧巴馬總結了很多理由,諸如出生草根更“接近”廣大民眾、經濟與內政方面有所建樹、外交工作政績突出,等等。雖然奧巴馬最后演講瘋狂飆淚,泣不成聲,但當這場“權力游戲”落幕時,他卻是笑到最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