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塞拉Ⅱ’級核潛艇逼近佛羅里達州金斯灣潛艇基地,對那里的美國核潛艇實行反潛盯梢任務。俄羅斯恢復冷戰時期的巡航,在家門口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1月6日的報道讓美國人不安。更讓美國人擔心的是俄羅斯推出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它超靜音,不易被發現,可憑借運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有效突破美國的導彈防御網。這是俄羅斯對美國進行反制的法寶。
即便賣克里姆林宮,也要造新潛艇
10月22日,俄羅斯軍方一位高級官員披露,新一代的核潛艇“北風之神”級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以下簡稱“尤里”號)將于2013年服役,配備給俄北方艦隊。而2014年,俄太平洋艦隊將擁有第一艘該級核潛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尤里”號核潛艇原計劃于2012年服役,但時間一再被推遲。因為在最近進行的幾次海試中,發現了很多技術上的問題。自動發射系統中存在的軟件故障,曾導致了該級潛艇未來準備配備的“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失敗。因此,俄將進一步完善核潛艇的技術性能。
“17年磨一劍”,“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承載了俄羅斯人太多的夢想和期望,在它的身上凝聚了蘇聯和俄羅斯幾十年來在潛艇制造技術上的精髓。其首艇“尤里”號早在1996年10月就開始研制,由于俄羅斯資金短缺,進度一直緩慢,直到普京執政后,才得到足夠的資金保障。但由于作戰性能要求一變再變,導致工程圖紙一再修改,直到2007年4月,“尤里”號才正式出廠。
近年來,隨著美國加緊對歐洲和亞太地區實施全球導彈防御計劃,俄羅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且目前,俄羅斯所擁有的海基戰略核武器與美國相比也不占優勢,所以才不得不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加快建造新一代核潛艇。在“尤里”號的建造和試航過程中,俄羅斯領導人高度重視,兩任總統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多次前往造船廠視察。
然而,隨著建造時間的延長,“尤里”號的建造費用呈火箭式上升,一艘艇的單價居然接近80億美元,俄國防部對此很惱火。據俄“紐帶”新聞網新近披露,剛剛被普京總統解職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很可能和之前被解除職務的俄海軍總司令維索茨基一樣都是被“尤里”號核潛艇建造項目“擊沉”的。有人舉報國防部和海軍總部的官員與核潛艇工程的資金挪用及浪費有關,而且工程招標方面也存在“貓兒膩”。
在潛艇建造進入尾聲時,俄羅斯經濟惡化,使建造工作險些擱淺。2004年1月,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政府高層會議上得知“尤里”號的建造困境后震怒,當即表示:“即便把克里姆林宮賣了也要及時造出新一代核潛艇來,因為這關系到俄羅斯的未來。”
在“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建造期間,普京不時親自過問潛艇建造情況,給造船廠的工人提高工資,每逢節假日就發賀電鼓勵,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建造速度因而加快。
裝備世界領先的潛射導彈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在減震、降噪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它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降噪技術,其水下航行噪音僅為108分貝,比向來以靜音聞名的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還要低,在海水中潛行,很難被覺察到。
俄羅斯《國防》雜志報道稱,“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降噪能力突出,將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安靜的核潛艇。為了躲過美國反潛系統的跟蹤,俄羅斯科研人員選擇了近似拉長水滴形的流線造型,這種結構不僅能保證潛艇高航速行進,而且減少了艇體與水流之間的摩擦,實現了降噪。而在潛艇的表面,俄羅斯設計人員還專門鋪設了一層厚達150毫米的高效消聲瓦,主機等主要噪音源也安裝了減震基座和隔音罩。核潛艇長170米,寬13.5米,可容納工作人員107人,其中包括55名軍官,最大下潛深度可達450米,最高潛航速度可達29節。
該潛艇配備的主要威懾武器是俄最新研制的“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導彈是世界最先進的潛射導彈之一,每艘潛艇可攜帶16枚“布拉瓦”導彈,其射程為1萬公里,最多能攜帶10枚高超音速分導核彈頭,可以有效“撕開”美國導彈防御網;每枚彈頭的破壞力為10萬—15萬噸TNT(黃色炸藥)當量,而當年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當量只有2萬噸。2011年6月,“布拉瓦”在“尤里”號上成功試射,這也是該導彈首次在“北風之神”級上試射。6個月后,白海海域的“尤里”號首次實施齊射作業,兩枚“布拉瓦”導彈飛行正常,彈頭準確擊中堪察加半島上的預定目標。
此潛艇還裝備了大量的自衛武器,包括6具魚雷發射管,最多可攜帶40枚魚雷和反潛導彈,具有較強的水下自衛能力。因此,“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將成為未來俄羅斯海上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核心。外界將其定位為美國最高級別“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的勁敵。
俄海軍計劃在未來幾年內用其替代現役的“鯊魚”、“魷魚”和“海豚”級核潛艇。根據俄羅斯制定的海軍發展計劃,俄海軍將在2020年前獲得8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其中4艘配備給北方艦隊,另外4艘配備給太平洋艦隊。此外,俄海軍還將裝備10艘“亞森”級戰略核潛艇,這種核潛艇可以攜帶配備核彈頭的巡航導彈、重型魚雷、水雷等俄潛艇武器庫中幾乎所有的武器。其首艦“北德文斯克”號已于今年2月下水。
美國不甘人下
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作為全球領先的海上力量之一,俄羅斯海軍應當保持它的地位。按照俄羅斯海軍建設計劃,俄海基核威懾力量未來將以“布拉瓦”潛射導彈為核心,與“白楊—M”等陸基彈道導彈以及戰略轟炸機一道,構成“三位一體”的核威懾體系。俄《獨立軍事觀察》雜志主編維克托·利托夫金表示:“只要擁有巨大的核威懾力量,美國和北約就不敢侵犯俄羅斯。”
美國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投入列裝的最新一代“俄亥俄”級核潛艇具有攻擊能力強、隱形性能好、綜合作戰效能高等特點,是當代戰略核潛艇中的代表。但它與預計將于明年正式列裝的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相比,總體性能已處于下風。“北風之神”不僅潛航速度比“俄亥俄”快,而且下潛深度超過“俄亥俄”150米,因此其在機動性和生存能力方面都占有優勢。從人員編制上看,“俄亥俄”級為155人,比“北風之神”級多出48人,可見后者的自動化程度較高,電子設備更加先進,節省了人力,有利于保持較高的戰斗力。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還有兩座核反應堆,可互為備用,生存能力更強,而“俄亥俄”級只有一座。另外,“北風之神”級是雙殼體結構,被魚雷等水中武器擊中后可起到緩沖作用,抗攻擊的能力明顯強于單殼體結構的“俄亥俄”級。雖然每艘“俄亥俄”級潛艇可載192枚核彈頭,“北風之神”級可搭載160枚核彈頭,但俄羅斯核導彈的偏差小于60米,而美國導彈的偏差為90米。
為應對俄羅斯即將帶來的挑戰,美國已推出新型核潛艇的設計方案,打算用它取代現役的“俄亥俄”級。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美軍國防預算面臨削減的背景下,美國海軍可能只是出于宣傳需要,所謂新方案最終未必能付諸實施。
俄軍事專家指出,“北風之神”級服役對俄羅斯軍力多年衰退后的復蘇具有標志性意義,它承載著俄羅斯重振“海洋雄風”的夢想。但“布拉瓦”導彈需要繼續試射,它的裝艇使用尚需時日。
編輯|田亮 美編|黃浩 圖編|傅聰 編審|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