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發現教學法,顧名思義為發現探索,發現探索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又稱之為探究法,現代啟發式或者問題教學法,其具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轉變位置,輔以課題與教材,在講授原理或者知識的時候,一改以前的“填鴨式”教育方式,而采取向學生提出問題情境的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使學生自己產生興趣,自己思考而獲得問題的答案,進而達到掌握和理解相應的原理與結論、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發現教學法;計算機教學;應用
一、概述
隨著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變,中學計算機教育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其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也越來越高。以往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由于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自己無法經歷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的過程,對知識的理解也是相對比較淺顯的。因此,填鴨式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如今中學計算機教學日益增長的教學要求。應運而生,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上述發現教育法,引導學生參與“發現”知識這一過程,通過自己的思考與領悟而掌握知識,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
而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要轉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位置。其次,就是培養發現的成就感,讓學生在發現中的過程中享受喜悅,逐步獲得自信。這就要求教師做少量講述,盡可能保留一些與舊知識相似規律的新知識,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它,然后在發現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拓寬知識面,從而使學生獲得對自身能力的自信感,對學習產生興趣。
二、發現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要運用一種教學方法,明確它的主角是最重要的內容。對于發現教學法而言,毫無疑問它的主角是學生。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角,而教師的定位則由主體轉化為“配角”。發現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角地位,營造師生和睦的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的主角地位確立以后,就需要進一步實現師生關系的自由化與朋友化。因為,學生要自行地發現、自由地創造、大膽地發表意見,自由輕松愉悅地課堂氣氛是不可或缺的。
確定了教學主體,另外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明確發現教學法的基本要求,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有極大的影響。具體說來,發現教學法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個要點。
1.三特性的問題模式
總的說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要有對應性、目標性和逐步性。對應性指的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相對應,應針對學生實際的知識儲備,提出與之難度相對應的問題;目標性是指問題要符合對應的教學目標,而不是憑空提出的問題;逐步性是指教師提出的問題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有過程的將理論知識通過問題情境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此外,問題的新穎性也是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必須考慮的一個方面。
2.指引與實效并重
指引與實效并重是指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要注重實效性。眾多教學實例表明,當教師的引導達到指而不明,含而不露的程度的時候,學生能夠很好的自我聯想,開拓思維,明確選擇,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這一點是發現教學法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
三、發現教學法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結合中學計算機教學實際,發現教學法的主要實施步驟如下圖所示:
根據上述程序圖,筆者就中學計算機課程中,以如何為文件重命名為實例來實現發現教學法。
(1)問題背景。WindowsXP文件重命名的方法主要有:1)選取源文件一單擊右鍵一選中選中重命名選項一輸入新文件名一確定;2)選取源文件一F2一輸入新文件名一確定。
(2)提出發現點。為什么有的文件無法重命名?讓學生自己主動操作,試著對某個文件進行重命名,結果發現該文件無法重命名。針對上述現象,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該文件無法進行重命名操作,學生開始互相討論為什么無法重命名。
(3)提出引導。針對學生出現的不解現象,提示其在文件屬性方面多做思考。學生通過對比可以重命名與不能重命名的文件,發現兩個文件的屬性不同,其中一個顯示的只讀屬性,逐步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4)學生總結結論。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以及同學之間的互相思考與討論,得到的結論是:當文件的屬性為只讀時,該文件不能進行重命名操作。
課后筆者又布置了思考題,如果文件夾無法重命名其原因是否一樣?通過課后與學生的交流,筆者了解到:學生不僅牢固掌握了文件重命名的方法,而且確實掌握了一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筆者通過發現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深深的體會到,它以學生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鼓勵學生盡可能的參與探索與思考,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提高”的良好思維方式,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學生不僅牢固的掌握了所傳授的知識,而且其學習興趣同樣被激發出來,接受新知識新理論的能力處于不斷的培養過程中,以后踏上社會不僅會應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而且會舉一反三,超越已得到的信息有所創造,這才是發現教學法的真正意義所在。從一方面說,發現教學法它更體現了教學的一種新觀念,對于學科尖子的培養、科學后備軍的教育教學,具有明顯的優勢。勇于創新,這才是發現教學法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柱.夏歡.對布魯納“發現教學法”的再認識[J].教書育人,2002(1)
[2]孫俊志.發現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神州,2011
[3]王朝陽.發現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成人教育,2010(20)
[4]于洋.三段兩次六步“發現式”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6(6)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折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