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習與教學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在大力創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性課堂”的浪潮中,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舞臺,是師生相互溝通的橋梁。新時期下師生的情感互動備受關注,而情感的互動特質即交換、溝通與平等。
【關鍵詞】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性課堂;情感互動
課堂不是學生“克隆”文化的場所,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課堂不是老師的主場,學生才是一個個鮮活的隊員。只有師生彼此信任,誠摯溝通,互尊互愛,才能贏得比賽的精彩,才能發現未知旅途美麗的風景,共同創造奇跡。在課堂之上,傳遞著的不止是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奏響課堂精彩樂章的可能不是抽象的知識而是抑揚頓挫、神采飛揚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課堂呼喚新型師生關系,要求構建情感互動的師生關系。
《管子·兵法》上說:“和合故能諧?!本褪钦f有了和睦,團結、行動就能協調。素質教育下的師生關系更是如此。建立新型和諧的情感互動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是時代發展、教育改革的必然。構建和諧課堂必須擁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平臺”,它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每個教師都應重視“情感交流平臺”的建立,把如何建立“情感交流平臺”作為備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其積極效應,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以人為本,個性鮮活
老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兩個個體。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扮演者設計者,設問者這樣的角色。老師的備課針對的是書本中的知識而不是學習知識的人,思考的是如何闡述知識而不是如何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認識。因此傳統教學模式下天平嚴重的偏向了老師。新形勢下提倡的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以老師為主導,事實上就是在師生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币虼?,激活課堂,增加教學中的生命意識,探索教學是現代教學的當務之急。故老師的備課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備課,要備的不僅是課,還有學生,甚至還有自己。只有做到以人為本,才能實現個性鮮活。每個學生的未來都是一個句號,我們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正如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榻處煈鹬孛恳晃粚W生,認可學生形形色色的發展。
二、以學為本,寓教于樂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形式,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則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生的發展是我們教育的方向,一切為了孩子是我們教育的宗旨。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包括知識在內的信息如潮涌動,瞬息萬變,再優秀的教師也不可能成為這個大潮的潮頭兵。老師的任務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有人說:“贊美是關愛問題學生的良方”。在工作中不僅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事業心,而且更要有一顆寬容心。對回答錯誤的學生多一些耐心,多一次機會,用鼓勵性的語言激發他的勇氣,會大大提高他的自信心,他才能在課堂上踴躍的展現自我。
在這個提倡個性化的時代,學生千差萬別的個性更不能抹殺?。這就給老師提出了一定的教學標準。要想尊重孩子們的個性發展,就要在教學中寓教于樂,將生硬的教育融入趣味之中。
三、放低姿態,蹲下身來與學生交流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一生為師,三生為父”的古訓,把老師的地位看的高高在上,老師也堂而皇之地享受著學生的頂禮膜拜,容不得學生的不尊與挑釁。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的這種地位動搖了,老師在困惑的同時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建立在融洽的師愛氛圍中,建立在教師高尚的人格修養前提下,靠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去解讀?!岸紫律韥砼c學生交流”是實現和諧師生關系的最具體的寫照。課堂中教師不只是“設問專家”,而且要激勵學生成為設問專家;課堂中應洋溢著溫馨的話語、欣賞的目光和善意的掌聲;課堂應時時看到平等的關愛、民主的氣氛和寬容的風度;課堂是師生共同品味人生百味的地方。
四、豐富自我,里應外合
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課堂,關鍵在教師。教師應該全面發展,身心健康,思想寬廣,知識淵博,有組織實踐能力,能運用好的教學方法施教,有從事教學科研的能力,能不斷產生優良的教學成果。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以寬廣扎實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真正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尤其是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來實現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目標。
教師對學生真摯深厚的情感,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教師積極的教學情感,可以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生機盎然。因此,教師必須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動作,一句贊揚的話,都會使學生情緒振奮、學習興趣油然而生。教師上課時精神抖擻,帶著極大的教學熱情去感染學生,將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激發出學習的熱情,使他們的心理處于最佳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王雪梅,康淑敏.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英語教師現狀調查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6,(12)
[2]范治光.知識經濟時代對教師素質和能力的新要求[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1)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