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覺到空虛、寂寞,他們往往需要與人交流來豐富自身的文化生活。而社區作為現在人類群居生活的一種形式,已經形成了一個社會群體,而這個群體的整體文化水平直接影響著社區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作為一名群眾文化管理工作者,我們要盡其所能地改善社區的文化生活,提高人們的幸福感。那么要怎樣改善社區的文化生活條件呢?這就需要我們來了解一下社區文化的作用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社區;社區文化;人們;文化水平
近些年來,社區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在社區內生活的成員,他們更加期待豐富且有質量的社區文化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而同時又有一部分人,并不理解“社區文化”的概念,他們只是隨著社區潮流而活動,沒有自身的文化標準。那么,究竟什么是“社區文化”呢?
一、“社區文化”的含義
“社區文化”是指特定的區域內,人們各方面的生活行為構成的一種文化生態系統。它包括社區內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同時還包括了社區成員的精神文化水平、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審美方式、娛樂形式等。它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創造和形成的一種精神和物質文化,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和道德修養,作用于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甚至可以說,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與制約著當地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現代化的進程,社區文化在目前顯然已經成了眾多城市現代化發展的標志,它的形成與發展是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更是現代化發展的結果。社區文化包括的范圍比較廣,它可以是社區的旅游文化,也可以是社區的校園文化和團體文化,企業文化和小區內文化,也是其構成的一部分。社區文化在城市建設中占據著不可忽略的地位。因此,多加關注我們的社區生活,提高社區文化水平,不僅是為社區成員的幸福謀利,也是為政治、經濟的一種正向促進做出貢獻。
二、社區文化的作用
社區文化就是要宣傳、倡導被大眾所認可的真、善、美,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以陶冶大眾情操,美化人們的心靈,創造一個符合社區形象的,帶有先進文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摒棄不健康文化。
(一)增進居民情感,增強歸屬感、認同感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現實中很多人卻都遠離了社區成員間的交流,甚至是鄰居之間:見不相識,遇不招呼,完全沒有親近的鄰里關系。而良好的社區文化卻可以打破這種局面,增進社區居民的交流,讓大家有一個感情親近的機會,使社區成員有真正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隨著生活國際化、社會化的發展,人們往往需要從自我封閉的空間走出來,相互合作,共同謀利。平時忙碌的上班生活,已經讓我們感到生活的繁忙與壓力,那么在工作以外我們要怎么減壓呢?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社區,社區是我們的一個大家庭,要放松我們的壓力就需要有放松的社區文化生活。在社區中多舉行一些群眾活動,鼓動居民參加,在活動中相互交流、了解,這有利于增強居民間的感情,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區之間保持聯系,把自己歸屬于社區中,共同創造一個有利于我們大家生活的社區氛圍,創造和諧友善的人際關系。另外社區通過對群眾活動的組織,動員社區不同階級成員參與,可使其意識到自己的社區義務,進而更加熱愛社區。
(二)滿足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社區文化工作時刻關注著社區內居民的精神需求,它補人們之所需,供人們之所求。以豐富、生動、直接、接近生活的表現形式展現在大眾眼前。它可以根據居民的精神需求特點,轉變文化的表現特點與內容,在閑暇之余供大家一個輕松快樂的情感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著人們精神和情感的需求。居民個體與社區整體的統一,是整個社區的精神源泉。
(三)提高居民綜合素質,創造良好文化氛圍
社區居民一般傳承了古老習俗,有一些不可避免的行為習慣,而脫離文化背景的社區發展,也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結合社區文化習俗,才能更好地建立一個社區文化系統,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要改變現狀,社區就要實施社區教育,全面提高居民的整體素質水平。而社區文化中的教育活動,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進行自我教育,輔助專業教育,讓他們逐步認識到哪些習俗可以延續,哪些需要摒棄。在教育中要不放棄任何一個個體,通過社區文化的科學傳播,來潛移默化地改變居民的目前生活,使居民在學習社會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整體素養。另外社區中法律、衛生知識的宣傳活動和群眾性的服務活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社區居民的環境保護和衛生保健意識,有助于他們參與改善環境和身體素質的提高。
(四)有利于形成綠色的消費理念,促進環保意識
綠色文明是現代社區文明的重要標志,發展社區文化有利于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不僅利于社區的發展,更有益于創造一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它提倡適當消費,指引人們對水土資源、人文資源的合理利用,影響人們形成環境維護的意識。
三、社區文化的發展趨勢
(一)以人為本
社區文化的建設主體就是社區居民,因此我們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關注民生,滿足居民需求,做到社區文化的一種融合性。讓居民有自主的選擇權、表達權,把滿足居民需求作為工作的重心,以此來開展社區文化活動。另外要把社區居民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以居民的美好生活為建設目標。
(二)進一步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意識
社區文化建設要依據社會的發展來改變社區文化建設的特點,推動社區文化的建設步伐,攀上更高的臺階。首先要強化社區文化建設的力量,即社區文化建設的現實實力,社區文化對社會競爭力的抗壓和對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響強度。另外要強化社區文化的創新意識。創新是發展的動力,社區文化同樣需要創新,要從社區文化的整體發展趨勢出發,尋找突破點。其次,還要強化社區文化的特色意識。尊重社區絕大部分居民群眾和組織團體的意愿、利益,制定一個符合本社區長遠發展的富于遠見的文化發展戰略目標,并以此作為社區文化發展的主題,突出本社區文化的個性特點。
社區文化關系著社區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影響著城鎮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我們要充分了解社區文化的特點和居民的需求進行社區文化建設,提高社區文化水平。
【作者單位:欒川縣文化局】
【參考文獻】
[1]江賽清.論我國城市社區文化的興起及建設思路.《求實》,2002年,第7期
[2]張健,任劍.論城市社區文化的功能與發展.《學術交流》,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