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成長研究是企業成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其研究離不開對企業成長的評價。本文對企業成長評價方法的新研究進展做了總結,并對企業成長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對新思路新方法的研究有所助益。
【關鍵詞】企業成長;評價方法;企業成長評價
有關企業成長理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他提出的分工理論認為市場容量決定了企業的規模和成長,企業成長的度量指標是雇傭人數和分工程度,企業成長的作用因素是分工;馬歇爾堅持規模經濟決定企業成長,認為企業要發展成一個大規模企業,必須具備“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兩大因素;科斯認為企業成長表現為企業功能的擴展;彭羅斯認為企業內部的未利用資源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來源和企業成長的動機;錢德勒則認為企業成長是企業規模的擴張、資本所有權與管理的分離以及內部管理層級制的形成。綜合以上理論,本文認為企業成長是由企業內外兩個方面多種因素相互影響形成的一個動態的生命過程,它不僅表現在一些可測指標數量上的增長,更多是反映產生這些增長的內在源泉。
一、企業成長評價方法的新研究進展
(1)多維度評價方法。對企業成長的評價,應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維度,可同時從不同角度對企業的成長各方面進行界定,最后綜合得到評價結果。例如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課題組提出評價中小企業成長性的的二維判斷模型,從兩方面同時考察企業的變動狀況:一是空間,即正確反映企業在本行業或全產業時點狀態所處的地位;二是時間,即盡可能考慮一段時期內企業連續成長的速度和質量。多維度評價方法可同時對企業不同側面進行著重分析,將各個角度結合起來對企業成長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具有較強的說服力。但是也正由于該方法維度廣、評價參數較多,可能導致算過程繁瑣,數據量龐大,需要借助計算機等設備,在事先編好運算程序和做好基礎數據處理的基礎上,才能取得較好的結果。(2)系統建模仿真評價方法。該方法以反饋控制理論為基礎,以模擬為手段,采用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系統仿真,進而進行分析與評價。其仿真方法有蒙特卡羅方法、離散時間和連續時間模擬、離散事件模擬仿真等。例如,隋波等以優化企業成長力為目標構建企業成長評價模型,對該模型運用蒙特卡羅仿真得出企業成長力的數值分布和最優策略值。系統建模仿真評價方法將系統工程的建模思想與企業成長的要素相結合,方法新穎,思路清晰。這種通過計算機仿真建立企業成長系統模型并確定企業成長指標評價體系的方法卻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具有教高的學術價值和發展前景。由于該方法尚處發展成熟,企業成長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確立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證分析來加以調整和修正。(3)多種評價方法組合。將多種評價方法綜合運用,從而得到更為全面、準確的企業成長性評價。另一種方法獲得結果被賦予的權重稱為“對β系數”。多種評價方法結合可將幾種具有互補性的評價方法結合起來,發揮單一方法的優勢,規避劣勢,是評價企業成長性的新思路。
二、企業成長評價方法發展方向
(1)對現有評價方法的改進和發展。現有的評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一定不足,可針對某一研究方法的不足和弱點進行改進和發展,從而能對企業成長做出更為準確的評價。例如對因子分析法中不同行業的因子選擇進行區分并建立一個體系,對灰色關聯分析法中灰色分辨率ρ的取值的界定等問題,都有助于評價結果準確性的提高。(2)探索新的評價方法。雖然一些方法能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運用,但是評價過程中仍然帶著一定的主觀性和隨機性。因此,需要有一類方法,既能充分考慮評價專家的經驗和思維的模式,又能降低評價過程中人為的不確定因素。(3)將評價方法與先進技術方法綜合起來構建成一個集成綜合評價決策支持系統。上述提到的系統建模仿真評價方法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的發展方向應是按人機對話設計,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集成綜合評價方法管理系統組成一個大型評價系統,從而快速、高質量、低成本地獲得綜合評價結果。
企業成長評價方法的科學性是客觀評價企業成長的基礎,企業應選擇最適合也最能反映企業成長狀況的方法進行評價。同時,由于新的評價理論與方法不斷涌現,原有的評價方法可能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成長評價準確性的要求,本文對企業成長評價方法的新研究進展做了總結,并對企業成長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對新思路新方法的研究有所助益。
參 考 文 獻
[1]亞當·斯密.國富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5~14
[2]馬歇爾.經濟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325
[3]科斯.企業的性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0~33
[4]彭羅斯.企業成長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2
[5]錢德勒.看得見的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6
[6]雷勇,譚延林,張小紅.二維判斷模型在企業成長性評估中的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2005,24(8)
[7]隋波,薛惠鋒.企業成長評價模型[J].系統工程.200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