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分黨校的工作是大學黨建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探索分黨校培訓入黨積極分子和新黨員模式,如“3+2”黨校培訓模式,提高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為黨的事業培養接班人。
分黨校培訓模式探索為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黨的組織建設,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隊伍,高校分黨校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和管理。用科學的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優良傳統來培養教育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促進高校的改革、發展與穩定,為黨和國家的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當前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現狀
從上世紀末、中國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高校的規模越來越大,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這給高校黨建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使高校的黨的組織發展工作適應未來中國建設的發展要求,為黨的事業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年干部隊伍,一直都是各高校相關領導關注的主要課題。現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現狀是:(1)學生人數多,黨建工作干部少。例如,筆者工作的外國語學院,十年前全院在讀學生不到500人,現如今已經有1400多名在讀本科生。學院專門從事學生黨務和學生思想工作的老師人數基本不變。(2) 90年后的大學生思想活躍,興趣愛好廣泛,關注社會,強調自我;學生有一定政治敏感性,但他們信仰模糊,入黨動機復雜。(3)基層黨校重視新黨員組織發展工作,忽視了入黨后新黨員的思想教育和管理。高校現行的黨校培訓主要是以培訓入黨積極分子為主,即開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一次性的集中培訓。而根據有關規定,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期為一年,這就意味著入黨積極分子在上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以后有約一學期的時間沒有參加黨校的集中學習。黨員在被發展后,在預備期內,學院黨校一般不會組織他們進行集中學習。預備黨員轉正以后,黨校一般也不會組織正式黨員進行集中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新黨員忘記了自己入黨的宗旨,出現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沒人管。
二、新時期基層黨校工作模式
基層黨校在大學生中開展學生黨建工作,首先要培養當代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黨校作為學生學習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磨練意志、增強黨性修養的精神家園;辦好學生黨校,要把加強青年學生思想教育和提高大學生整體文化素質聯系在一起。
外國語學院黨校依據中國共產黨關于黨校工作若干規定的精神,立足于成都理工大學工作實際,結合本學院黨校工作實踐經驗,對新時期高校黨校培訓模式進行研究。并且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宏觀分析,結合多年分黨校工作的經驗和教訓,設計出“一個中心、四個點”的基層黨校的工作方針。
“一個中心”即堅持以人為本,以大學生黨員群眾為中心;“四個點”就是要在黨校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紀律作風建設和宣傳工作建設這四個建設點上下功夫。為了能更好地落實“一個中心、四個點”的工作方針,在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時,學院黨校綜合考慮相關因素,結合學院黨校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在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建立和完善“3+2”黨校培訓模式。該模式是以入黨為界限,入黨前學院黨校為廣大的青年學生和有入黨意愿的積極分子舉辦的“黨的基礎知識培訓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發展對象培訓班”;此為培訓模式的“3”;入黨后再為預備黨員舉辦“新黨員培訓班”,以及預備黨員轉正后學院為正式黨員安排地定期集中培訓,此為培訓模式的“2”。
在進行“3+2”黨校培訓模式方面,學院黨校在綜合研究和規劃的基礎上,探索以每一個子要素作為一個專題,研究每個子要素的具體方案。在“黨的基礎知識培訓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發展對象培訓班”和“新黨員培訓班”這四個專題的研究中,吸收已有的經驗,做到形式和內容上豐富和創新,特別注重教育的實效性,提出教學規劃和方案。在“正式黨員的定期集中培訓”這一專題中,注重黨校和黨支部的聯動機制,在黨內下功夫,特別注重教育的實效性和長遠性,提出教學規劃和方案。
這種黨校培訓模式過程,它要求一名在校大學生如果要想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并能較好地保持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他就應該經過黨校系統地培訓。當他被確立為入黨積極分子后需經過黨校的“黨的基礎知識培訓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發展對象培訓班”的集中培訓;被發展為黨員后,在預備期內,他還需參加“預備黨員培訓班”的集中培訓;轉為正式黨員后,還需參加學院黨校組織的新黨員定期集中培訓。
在外國語學院黨校具體工作上,針對“一個中心、四個點”方針,黨校堅持以參加培訓學員為本,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管理、組織管理和生活管理各方面全面加強學員日常管理,在各級培訓班建立班委會和學習小組,任命輔導老師和學生黨員干部,并通過建章立制,嚴格管理。每期培訓班的學員考勤表、思想鑒定綜合評定表、學員討論記錄、學員學習心得匯報材料以及培訓班結業考試成績和學習論文等材料整理歸檔,學院黨校堅持“培訓必先治學,治學務必從嚴”的理念,通過加強培訓班的班風、教風、學風建設實現從嚴管理、規范管理、科學管理。
三、需要改進的方面
外國語學院黨校在“‘3+2’黨校培訓模式”的研究方面已經開展了一些工作,也組織專職黨員干部和學生黨員作了一定的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但仍然還需要改進和提高。
1.針對當前高校的快速發展,學生人數增多,而現有的分黨校規模偏小,不能滿足學院廣大青年學生要求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要求。外國語黨校增加培訓班次數和人數。
2.少數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學員素質不高。目前外國語學院黨校已經從新生入學抓起,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進行黨的知識學習和宣傳。培養學生對黨的認識,端正入黨動機。
四、結論
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黨校,在學校黨委和黨校的正確領導下,在學院黨政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學院黨校的各項工作,特別在黨員發展和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仍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黨校工作還有許多的困難和不足。在今后黨校工作中,我們要繼續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學院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開展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和新黨員教育工作,努力探索具有本學院特色黨校辦學模式,為黨和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質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林耀林 .高等學校黨校三級培訓教程 [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蘇麗娜.新時期高校分黨校工作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