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煙問題不僅已嚴重威脅了我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預防青少年吸煙、提高全民素質、創造無煙社會環境,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一項重要任務。
運動學校學生吸煙現狀調查一、前言
青少年吸煙問題不僅已嚴重威脅了我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預防青少年吸煙、提高全民素質、創造無煙社會環境,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一項重要任務。幫助青少年學生真正認識吸煙對從事運動訓練的危害性以及吸煙后對運動成績的不良影響。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健康的生活行為,使青少年遠離煙草的危害。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新疆運動學校2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學生的吸煙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
2.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其中男178份、女22份。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運動學校學生吸煙狀況的調查分析
調查統計顯示:在全部調查對象中,吸煙人數為172人,占86%,不吸煙人數僅為28人,占14%。其中,男生吸煙人數占89.9%。女生吸煙人數占54.5%,可見男女學生的吸煙率都較高,吸煙狀況令人堪憂,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運動學校學生吸煙史的調查分析
調查中發現,有28.5%的學生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吸煙的,有69.2%的學生是從初中階段開始吸煙的,有2.3%的學生是從高中階段開始吸煙的。其中,初中階段學生吸煙百分比為最高。分析原因可能與此階段,學生生長發育、心理變化、沒有安全感、歸屬感、容易緊張,心理素質不強、跟風、好奇、沒有基本的常識、自我控制能力低等原因,結果染上了煙癮。
3.運動學校學生平均每天吸煙量的調查分析
從平均每天的吸煙量的調查中發現,平均每天的吸煙量在5~10根的占45.3%,其中男、女生吸煙量在5~10根的占全部男、女生吸煙人數的8.1%、8.3%。有8.1%的學生平均每天的吸煙量超過10根。統計結果不難看出體校部分學生的煙癮很重,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對從事運動訓練的青少年學生十分不利。
4.運動學校學生吸煙原因的產生調查分析
調查顯示:一些男生希望通過吸煙來樹立獨立成熟的社會化形象,一些女生則把吸煙作為一種控制體重的手段。青少年學生經常把吸煙作為緩解壓力、焦慮以及抑郁的手段,心理學研究顯示:吸煙是最顯著的預測抑郁狀態的因子之一,青少年學生吸煙經常與缺乏自信,性格極端,人際關系緊張相伴。與此同時,青春期性發育的較早或較晚的青少年學生由于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往往通過吸煙來嘗試調解或緩解這種壓力。
體校學生吸煙的原因有多種,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家庭影響”和“朋友影響”是體校學生吸煙的主要原因,分別占41.9%和14.0%。
四、結論
運動學校男、女學生吸煙率都比較高,吸煙狀況令人堪憂。由于學生缺乏對吸煙危害他人健康的認識,對吸煙者多持淡漠態度,助長了吸煙現象在校園里蔓延。部分學生煙癮很重,而且吸煙史更加年輕化。吸煙行為從小受“家庭影響”和“朋友影響”是體校學生吸煙產生的主要原因,幫助學生戒煙任重而道遠。
五、對策與建議
1.制定嚴格的校紀校規,創造一個不吸煙的環境
學校應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制定一定的獎懲措施,保證各種規章制度的嚴格執行,杜絕教練員和教師在工作環境里吸煙。營造“吸煙者戒煙、不吸煙者拒煙的“無煙宿舍”“無煙班級”和“無煙學校”的大環境,提高學生自覺抵制煙草的能力。
2.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
學校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課程,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或競賽,積極營造無煙害的學習、生活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健康教育。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應付各類不同壓力的技能,傳授拒煙技巧,使學生自覺告別香煙,遠離煙草這種慢性毒品。
3.提高家庭環境的無煙意識
學生的行為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因素,其父母的行為方式將直接影響子女。因此,父母在家中應以身作則,在子女面前不吸煙,在日常教育中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減少吸煙行為的發生。
總之,青少年時期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的重要時期,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環節的干預措施,控制學生吸煙才可能實現。
參考文獻:
[1]余嫣雅,林梅.高校大學生吸煙現狀調查分析及干預對策.社區醫學,2009,7(17)
[2]余艷妮.青少年吸煙行為現狀調查.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7)
[3]曹蔚,曹薇.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吸煙行為的現狀分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