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教學模式近年來得到了我國英語教學領域的高度重視,各高校英語教師努力嘗試,探索著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專業的ESP教學模式。但對ESP定位的認知不同以及英語教師對其它專業知識的欠缺等因素使得ESP教學的實現和發展不盡人意。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如何有效實現ESP教學引發了外語工作者們的種種思考。
ESP教學雙語教學有效平臺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專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隨著社會對英語能力需求的多元化和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正在探索外語+專業的道路,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ESP教學模式。
近年來隨著ESP教學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領域中被頻頻提到,對其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展,但ESP教學的實現和發展卻遠遠不如人意,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對ESP的定位不是十分明確,甚至從廣義上把行業英語、專業英語和雙語教學都納入進了ESP的研究范圍。其次,ESP教學的師資群體、師資專業知識也成為實現ESP教學的一大難題。再之,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如何實現ESP教學、ESP課程在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占多大比例等都引發了外語工作者們的種種思考。
一、實現ESP教學的困境
在目前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學的對象是非英語專業的高校學生,群體之大,涉及專業學科之多,統一進行通識英語教育是可行的,但無法統一進行ESP教學。不同班、不同學科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也無法進行統一的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全國“一盤棋”式的大學英語教學成為實現ESP教學的困境之一。
目前大學英語師資狀況無法勝任ESP教學。大學英語教師往往是學語言專業出身,大多只具有EFL教學背景,缺乏其它的專業知識,突擊對英語教師進行其它專業的培訓又不太現實。如果啟用從事其它專業的教師,其英語語言水平又有所欠缺。即使是留學歸國人員授課,注重的也是專業課的內容和深度。鑒于此,上述師資力量都不能勝任ESP教學,迅速建設起一支既具有語言教學實力,又具有其它專業知識的ESP教師隊伍也只是紙上談兵,為此ESP教學的師資狀況成為實現ESP教學的又一困境。
由于對其它專業知識的欠缺,再加之用第二語言講授,會導致英語教師信心不足。而學生多年來對外語學習的認識也大多停留在多背單詞、遣詞造句、會做題、能聽懂的層面上,這會使得他們對ESP教學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教師信心不足、學生認識不夠會導致ESP教學氛圍的不佳。
由于ESP課程屬于一個大平臺課程,相對來說涉及的專業比較寬泛,大學英語教材雖種類繁多,卻不好統一滿足專業不同、用途不同的ESP教學。如只是摘取、拼湊一些特定專業的英語教材,又缺乏系統性。教材體系的不健全同樣也成為實現ESP教學的困境。
二、ESP教學有別于雙語教學
為培養可與國際接軌的應用型及研究型人才,我國許多高等學校在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課階段開設了雙語課程,旨在培養大量既有專業知識又精通英語的復合型人才,從表面看來,與ESP課程是一樣的。
實際上ESP教學是有別于雙語教學的。ESP教學是通過專業方面的廣普性內容講解外語語言的特點和運用,側重的是通過對其它專業相關的英語文章的學習來掌握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并能夠運用英語進行閱讀、交流、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在特定專業語境中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而雙語教學則是用英語講授其它專業課的內容,側重的是專業知識,而非英語語言,雙語課的教師也不會把自己的授課精力放在講授語言方面,這也就是為什么雙語課程大多在非英語專業的高年級學生接受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之后開設。
隨著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工程的推進和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步步深化,雙語教學作為素質教育和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手段之一越來越受到各高等學校校的重視,同時也成為促進我國教育與國際接軌,培養現代化國際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但雙語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能最大的障礙是語言,故ESP教學是雙語教學的一種過渡,一架橋梁,推進高校的雙語教學,提高雙語教學的實效性。
三、實現ESP教學的有效平臺
雖然對 ESP教學的認知有所不同,實現ESP教學也存在著一定困難,但外語工作者們,尤其是我國各高校的外語教師們還是在孜孜追求,不斷嘗試,探索實現ESP教學的有效途徑。ESP教學只是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學研究的重點應強調其應用性與實踐性。學生所學專業不同,進行統一的ESP教學也就不符合實際,ESP教學,不同于通識英語教學,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可能做到全國“一盤棋”。
首先,開設大學英語選修課是可實現ESP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各高校可以按照自己學校所開設的不同專業及學生的不同需求以大學英語選修課的課程體系來實現ESP教學,如開設商務英語、新聞英語、醫學英語、化工英語、計算機英語、旅游英語、財經英語、工程英語、法律英語等應用性較強的選修課,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專門需求。課程開設班級可大可小,英語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對一些領域的了解開出個性化選修課,按不同選修課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同時也可以對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評價體系等進行不同的設計。開設具有專門用途的英語選修課的教師重在英語語言知識,對所講授課程涉及的相關專業知識不需要求太高,有廣普性的了解即可,這完全可以通過教師自身學習或與專業教師進行適當溝通就可以實現。雖然大學英語選修課無法開設出所有專門用途的英語課程,但卻是實現ESP教學的可行性途徑之一。
其次,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可大力嘗試ESP教學模式。高職高專在職業教育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ESP本身就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高職高專的“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觀與ESP教學獨具特色的教學理念相吻合,與ESP的教學目標也是一致的。因此,在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中推行ESP教學是適切的,可以大大提升畢業生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展望未來,高職高專院校實施ESP教學的力度和效度可能會成為院校之間強有力的競爭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