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層次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具有必要性
1.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理論依據
從客觀上來說,每一位學生在發展的過程里,他的能力、興趣、性格都是存在差異的,而且這種差異在后天無法彌補。分層次教學首先就基于這種差異,根據學生發展的不同特點,使其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步。其次,分層次教學是面向學生,立足于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現狀制定學習目標,這樣很大一部分學生都能通過努力達到目標,得到成功,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擁有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形成良性循環。
2.分層次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過程
高職英語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對英語不同層次的求知欲,使得分層教育在英語教育中的實踐非常必要,只有將方法具體實踐才能讓教育者達到教育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上廣泛受益。
(1)學生分層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前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調查,不可冒然,充分了解學生不同的英語基礎,和對待英語不同的求知欲。比如基礎較好的同學,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四級甚至六級,把他們定為A層;基礎差的同學,他們的目標是順利通過A、B級,把他們定為B層;還有一些同學,他們因為專業的需要而想強化口語,可以把它們定為C層。根據這三種不同情況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班,日后根據不同的班制定不同的教材進行施教。
(2)教學內容、方法分層
根據對學生不同的分層選用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學方法,是高職英語教學因材施教的體現,也是保證。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來選擇存在差異的教材來一一滿足學生的需要,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輔助,比如A、B層想要通過英語考試的學生就要多做習題,并傳授他們解題技巧,而C層學生就要強化聽和說,并給他們制造英語交流的氛圍。
(3)評價考核分層
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考核來獲得教學反饋,但在考核上要針對學生分層的特點,使用不同的試卷,實施動態考核,著眼學生的進步,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在方法上要具體問題具體看待,比如A、B兩層學生主要進行筆試,從成績上看他們是否進步。C層學生就要進行口試,評價他們的表達能力。
二、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利弊分析
1.有利因素
分層次教育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不必面對所有學生使用同一種教材,使用同一種方法,拓寬了老師授課的方式方法,能夠滿足老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多面進行嘗試,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分層之后,學生在學習上也能夠各取所需,主動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而且因為分層使得各層次的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就能無障礙的互幫互助,集體討論,讓知識更好的融會貫通,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提高。針對想強化口語的C層學生來講,大家在一起可以有利的營造英語交流的氛圍,無論課上課下,都可以用英語來溝通,增強學習趣味性,進一步強化口語能力。
2.存在問題
雖然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已被普遍的應用,但是任何事情上都具有兩面性,分層次英語教學同樣存在弊端。
(1)學生對分層教育理解不夠,分層尺度難以掌控
在分層次教育過程中,是需要將學生進行走班制重組的,那么有一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難免會出現不理解的抵觸情緒。他們會因為把自己從原來班級調出來,放到英語基礎薄弱班去學習而感到沒有面子,有的同學甚至會因此喪失英語學習的信心,認為自己就是失敗者,自暴自棄。然而就算學生理解,在分層尺度上也難以掌握。因為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定位上還沒有非常有效、客觀的措施,考試只是一個方面,永遠無法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也不排除有些學生認為到英語基礎薄弱的班級中去,學習難度低考核容易過從而在分層摸底考試中故意放水這樣的行為出現。所以對學生的分層尺度難以掌握。
(2)在教學設施、教學管理上難度加大
高職英語分層次教育,是需要將原來班級打亂重新組合來進行的,這只限英語教學,但學生還有其它課要上,在上課時間上難免產生矛盾,而且對教室和其他教學設施的使用也難免存在沖突,若是將教學移至晚上,那么考慮到學生精力的因素,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這同時也影響學生晚上自習,最終造成得不償失。不止于此,新班級的成立也必然需要一位新的管理者,這位管理者應對可能來自全校各個專業學生所組成新班級的管理,會存在一些不穩定的潛在因素,故而加大管理的難度。
三、解決問題的構想
1.加大教學宣傳力度,撫平學生抵觸情緒
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要加大這種英語新教學方式的宣傳,廣泛開展咨詢和民意調查活動,向學生說明分層次英語教學的目的,糾正一些學生的錯誤認識,并在教學過程中多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幫助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撫平他們的提出情緒。
2.客觀有效分層,實施動態管理
不能將摸底考試作為學生分層的唯一參照,還應在英語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本人意愿、課堂表現、作業完成、平時測驗進行綜合定位,準確的了解到每位學生的真實水平,客觀有效的進行分層。但這種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應實施動態管理,在分層后的教學中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進展情況,對進展較快的學生必要時進行調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部門的支持
英語分層次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具備本職的教學功底,還要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與學生打成一片,融入學生群體之中才會更好的促進教學效果,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生學習的動態。除此之外,還需要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協調統一上課時間以及保障教學設施的分配,共同實現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結語
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是以學生客觀個體差異為出發點,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使處在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通過努力而得到收益。英語分層次教學還是《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基本要求》中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精神的完美體現。可以說在教育實踐過程當中暴露的問題上,其利是大于弊的,但同時我們也要面對這些問題,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上不斷完善,使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更加成熟、有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顧征.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的探討[J].工會論壇,2007,(5).
[3]張素芳.案例教學法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高教論壇.
[4]李曉華.分層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及其實施[J].文學教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