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進步,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讓高等數學的教學手段與水平都呈直線形式上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因其具有聲像結合、直觀展示等綜合能力,在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改革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高等數學教改 電子計算機 教學改革
在數學教學改革當中,將傳統教學的單純教授學生一些高等數學知識以及解題模式的原有教學目標轉變為讓學生在得到高等數學知識的同時得出新的現代數學思維模式,提高其自主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其創新精神加以培養,從而整體提高其數學素養。故此,在當前高等數學教學課堂當中積極展開師生互動交流便顯得尤其關鍵。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當中,能夠充分的拉近師生關系,提升師生交流空間,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多媒體技術在高等數學教改當中出現的問題
1.課件制作的問題
在多媒體教學當中,多媒體課件是貫穿教學始終的重要元素,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則是提高課堂質量的基礎。如今教師的大多課件都過于形式化,過于強調聲音與色彩的作用,因而在播放課件的過程中使學生所注意到的并不是其中的數學知識解析,而是一些畫面與音樂上的華麗。
2,多媒體與教學聯系不密切
多媒體教學模式在與傳統教學結合不密切的情況下,致使二者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自然過渡。許多在高等數學當中常常出現的概念性章節,在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為高等數學中一些概念性問題使用板書時,會導致中間的過渡十分生硬。
3.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過度的依靠多媒體課件的功效發揮,忽略了傳統教學在高等數學教學當中的一些方法。有了新方法,便將傳統方法徹底舍去,從頭到尾均采用多媒體方法,當中便包括不寫板書等情況。這樣的情況往往出現于年輕教師身上。
二、多媒體技術在高等數學教改中的應用
在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高等數學教學當中,如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是最為關鍵的,筆者在進行《數列極限》一課的教學中,便應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下面,通過實例解析進行論述。
在大一入學新生接觸高等數學的第一課便是數列極限,在高中對數列極限的定義為:當n無限增大,如果數列無限接近常數a,則常數a便是數列的極限。在此處中,無限增大與無限接近都是較為樸素的語言,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數學概念。在高等數學當中,數列嚴格的數學定義,也便是“s—N”定義:設有數列,a為常數,如果對任意s>0,則總存在自然數N,使其對任意自然數n>N,有,則稱數列的極限為a。這是高等數學教學當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學生對s的引入通常難以接受。難點便在于正數e擁有絕對任意性,如此才能有的無線接近常數;同時,正數8還具有相對穩定性,從而表明了數列無線接近常數a的漸進過程的不同階段,絕對任意性通過無限多個相對穩定的s表現。在傳統高數教學中,通常會運用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如果想要通過生動的手段讓學生接受十分困難。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之后,在講解《數列極限》課程時,筆者便先將我國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微的割圓術向學生介紹。通過多媒體獨有的視頻形式為學生演示從多邊形一步步逼近圓形的過程,這種直觀展示的形式讓學生的頭腦中產生了生動的形象,對極限思想便出現了主觀的認識。
之后,筆者便利用多媒體進行數列展示,逐步接近l的過程。首先,在課件的直角坐標系上向學生講解x軸表示自然數,而Y軸表示的取值,過點(0,1)做平行于x軸的直線,之后將n取值(1,2,3…20),標出20個點,再取值(1,2,3,…50),在圖中標出50個點,再取值(1,2,3,…100),標出100個點。這樣,學生通過對三幅圖進行直觀比較,便能正確感覺到n的取值越大,所標點便離直線Y=1越近。通過這樣的形式,更加加深了學生們對于極限思想的感性認知與理性認識,解決了傳統板書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真正理解的弊端。
三、結語
通過上述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便于主觀展示等特點,對于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本質的提升。它能夠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靈活應用,培養學生對與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起其學習的積極性,更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且,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革新,也為今后高等數學教育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
參考文獻:
[1]周愛麗,多媒體教學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2).
[2]趙玉亮,鄭旭東,多媒體技術在高等數學教改中的作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1).
[3]李艷軍,臧雨亭,高數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