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漢語學習中,越南留學生時常出現理解和使用具有色彩義詞語的偏誤。本文對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詞語色彩義的偏誤進行了分類,并對偏誤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越南留學生在學習漢語詞語的色彩義時常出現的偏誤有:誤代、錯用、誤解、搭配偏誤。造成這些偏誤的原因有二:一是母語的負遷移;二是目的語知識掌握不充分。
【關鍵詞】越南留學生 詞語色彩義 偏誤
一、詞語色彩義的內涵及分類
一個詞語由音、形、義三部分組成,詞義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邵敬敏編著的《現代漢語通論》指出:“詞義的內容非常豐富,它以概念義為基本內容,同時也含有各種各樣的色彩義,例如感情義、語體義、古今義、雅俗義、語體義、修辭義、地域義、社區義、時間義等”。這說明詞義具有豐富的內涵,不僅具有理性義,同時也具有各種色彩義。
詞語的色彩義主要是指詞義中依附在理性意義上表示人們的主觀態度、評價或詞的使用范圍、場合以及形象特點等的那部分意義。
本文采用中華書局出版的蘭賓漢和刑向東主編的《現代漢語》中對詞匯色彩意義的分類,將詞匯色彩意義分為形象色彩義、語體色彩義、感情色彩義和文化色彩義。
本文將從以上四個方面來考察留學生對漢語詞語色彩義的掌握情況。
二、偏誤的調查與分析
(一)問卷設計和調查
1.問卷調查
本文采用調查的方式獲得資料,被試是漢語水平為中高級(HSK6—9級)的越南留學生。本次調查一共發放了80份問卷,收回95份,有效率為95%。
調查方法為:向越南留學生發放調查問卷,要求學生在45分鐘內不借助詞典或他人的幫助獨立答題。然后收回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調查結果
從調查結果可知。連線題平均正確率最高,為87.5%;改錯題平均正確率最低,為47.3%;閱讀理解題平均正確率為75.0%;閱讀選擇題平均正確率為65.2%。有答案供選擇的題目正確率要高于無答案供選擇的題目。
(二)偏誤分析
根據問卷題目的類型以及調查的結果,可以把被被試學習現代漢語詞語色彩義所出現的偏誤分為以下幾類。
1.誤代
這類偏誤是指由于詞語的詞義相近而導致學習者用一個詞去代替另外一個詞,這是因為學習者沒有掌握詞語最準確的色彩義。學習者在學習詞語的感情色彩義時容易產生這樣的偏誤。在題目“我沒有什么不良,但有旅行和集郵的”上,有23%的人出現了不準確替代的偏誤。另外在本次調查中,有25%的越南學生在使用“果斷”和“武斷”兩個詞時也出現了用“武斷”替代“果斷”,用“果斷”替代“武斷”的偏誤。
2.錯用
這種偏誤是指由于不了解詞語的使用場合或語用規則,在不恰當的場合使用了該詞語。在學習詞語的文化色彩義時容易產生這種偏誤。問卷的最后一題為改錨題,題干均有口語與書面語混淆的錯誤。這道題是問卷中正確率最低的一道,說明被試對口語體詞語和書面語體詞語存在著嚴重的混淆,不能分辨出詞語所具有的語體色彩義,也就出現了錯用的偏誤。
3.誤解
是指不能正確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意義或特有的文化意義而造成的偏誤。問卷中的閱讀理解題是考察被試在特定的語境中對詞語意義的理解情況,“小趙干起活來,跟只小老虎似的?!边@句話中的“小老虎”,大多數選錯的人都受到了“小”字的干擾,選擇了“力氣小”這個選項,他們沒能正確地理解這句話的意義核心在于小趙與老虎的相似之處。
4.搭配偏誤
是指因沒有掌握好漢語詞語的搭配規則而造成的偏誤。例如選詞填空題當中的幾道題目,每道題都是在考搭配。“紅艷艷”、“紅撲撲”和“紅彤彤”三個詞的搭配關系,錯誤率較高?!凹t艷艷”是指花的顏色紅得鮮艷奪目;“紅撲撲”只能形容人的臉色紅。所以“紅艷艷”要與花搭配,而“紅撲撲”只能與人的臉搭配。
(三)偏誤原因分析
1.母語的負遷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不同也就造成了詞語色彩意義的不同。釋義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語言中,人們對他們的理解、所持有的態度以及褒貶程度是不盡相同的。同樣是“驕傲”一詞,在漢語當中有三層意思:一是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二是自豪;三是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而在越南語當中卻只有“自以為了不起”這層意思,也就是說“驕傲”一詞在越南語中是貶義詞。這種差異很容易導致越南學生在漢語交際中對“驕傲”一詞的錯誤運用。
2.目的語知識掌握不充分
除了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外,越南學生在學習漢語詞語色彩義的過程中出現偏誤,還因為學習者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首先,漢語與母語中對應關系不明顯的詞語,也就是漢語中有而學習者的母語中沒有的詞語,容易由于沒有掌握目的語詞語色彩義而產生偏誤。問卷中連線題里出現的四個詞語“梯田”、“紅娘”、“科舉”和“四合院”均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在其他的語言當中沒有,所以學習者若不能掌握這些詞的漢語意思就無法靈活地運用。
其次,詞語的形象色彩義偏誤也是由于對目的語的掌握不夠充分。這些詞具體生動,具有形象感。例如問卷中涉及“香噴噴”、“頂呱呱”這兩個詞的題目正確率最低,說明學習者并沒有完全掌握這兩個具有形象色彩義的詞語,而“笑哈哈”一詞正確率達到了92.1%,這說明被調查者理解了笑的時候會發出哈哈的聲音,同時也掌握了這個詞所具有的聲音形象色彩。“心細:“眼高”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形象色彩,用“細”來形容“心”,說明心思細膩,用“高”來與“眼”搭配,說明眼光高,形容目標遠大,具有形態上的形象色彩。
再次,詞語的語體色彩義方面的偏誤同樣是由于對目的語的掌握不夠充分而造成的。問卷中的改錯題主要是來自于學習者作文中的錯誤,基本上是在同一語句中語體前后不一致的錯誤。涉及語體色彩的題目的平均正確率只有47.34%,一半以上的人不能正確地找出口語語體中用錯的書面語。學習者在平時的學習中對具有口語色彩義的詞語和具有書面語色彩義的詞語并不能進行嚴格的區分,同時也是由于漢語中的詞語數量巨大,近義詞多,意義不容易分辨,加上書面語和口語詞語本身存在著交集,而且在給同義詞釋義時多數是區別理性意義的不同,這就使詞語的語體色彩容易被忽略。另外,學習者對使用口語和書面語的語境并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情況下應使用具有什么樣語體色彩義的詞語,這也是造成偏誤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結語
詞語的色彩義在漢語當中是非常常用的,有時只理解了詞語的字面意義并不能為交際提供幫助,必須要掌握詞語的色彩義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詞語。詞語有各種各樣的色彩義,本文只選取了四種進行調查,并對偏誤進行了歸類。
近年來,隨著全球范圍內漢語的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