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大學英語現狀的剖析,強調語言的實踐是產生內化的必由之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是解決大學英語教學困境的根本出路,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議,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困境 措施
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關系著能否培養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高級技術應用型現代人才。大學英語教學在總體上,要自覺地將大學英語與本科英語加以區別,應將大學英語課程定位在“業務用途英語”的范疇內,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一、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
1.師資力量薄弱
大多數高等院校的教師都是從師范專業畢業,他們接受的教育都是普遍高等教育,他們大都缺乏與所教專業相關的英語基礎知識,教起來不能得心應手。教學任務相當繁重,普遍超負荷工作。隨著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大學生的人數也在成倍增長,英語教師明顯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從事教學研究,也很少有機會進修和培訓。使教師隊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學考核不適應
目前的大學教育中,英語課程特色不明顯,普遍存在重閱讀、重考試的現象,不能體現培養英語語言的實際交際能力和本專業實用英語的應用能力。沒有完全突出語言的實用性。有些老師過分重視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忽視英語實際交際技能。大學生的培養方向是高級實用型技術人才,英語只作為生產工作中的一門工具,如果過分強調和重視考級,會失去大學生對工作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3.教學模式單調
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確定,一方面,受到教育理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學生對所學語言基礎、教學條件以及最終需達到的教學要求。由于教學對象的英語基礎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各地中學教學水平的差異和學生成長的環境不同,新入學的學生之間英語水平與接受能力差別很大,有的相差很多分。
二、改進措施
1.多媒體教學模式
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能夠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產生興奮,從而也就產生了興趣。在學生有了興趣的前提下,學生的智力、認知力、記憶力都會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學活動也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是通過學生個人或集體的語言來完成。多媒體教學手段走進課堂,打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任務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得以充分發揮和實現。
2.確立師生平等關系
在教學中確立師生平等的關系,教師的角色定位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著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的工作方式發生了變化:“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要學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教師教學的技能發生了變化,教師要“具備課程開發的能力,增強對課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教學策略發生了變化,教師要由“知識傳授向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協調并尋求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究性學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3.營造愉悅情感體驗
情感因素是怎樣影響外語教學效果的?如何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課堂上總的環境氣氛和個人的情緒狀態對教學的順利進行或者起積極的、促進的作用,或者起消極的、阻礙的作用。羅杰斯認為,它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這在外語教學中是尤為明顯的。我以為,心理或情感因素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外語教學的效果:良好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多,而學生怕出錯,羞于出口,惰于交往等心理障礙極為常見。在安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不擔心教師的懲罰、同學的譏笑,減少了心理障礙,大膽練習,從而可提高課堂效率。非語言交際表達的情感信息有助于使語言交際中的表達和理解更加確切。情景對話可在兩人之間進行操練。專題討論可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結果由小組選出發言人在班級內交流發言。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學生起著積極主動的作用,而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掌握整個課堂氣氛,并正確對待學生在交際活動中所犯的語言錯誤,使學生滿懷興趣地參與教學活動并學有收獲。
4.以學生為中心
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則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徹底擯棄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對象的傳統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意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相應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自主學習策略”和營造“學習環境”兩個方向進行。前者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核心,即誘發學習的內因;后考則是提供學習的外因。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任務,設計課堂教學的關鍵是課堂活動多樣化,搞活課堂語言交際。這種教學模式是基于學生具備相當的詞匯量、句型以及讀寫能力的情況下,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提出的。它把聽、說和語音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使用英語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因為聽、說、語音三者之間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三項并舉可以擺脫聽、說、語音教學分離的局面。
語言教學目標應強調為達到交際目的即如何使用語言。在聽的階段采取精聽和泛聽相結合,可以讓學生聽寫單詞、詞組、句子和段落。在說的方面可以采取小組討論、辯論、角色扮演、即席發言、自由會話等。
參考文獻:
[1]王從遙,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困境和出路[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7).
[2]王艷玲.大學英語教學目前面臨的問題和出路[J].考試周刊,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