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加強師德建設對高職院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職師德建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學 師德建設 對策分析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導者。發展教育事業,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好的師資隊伍,而師德建設又是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符合社會需求的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實踐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這就要求高職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較強的業務能力,還需要有較高的師德水平。加強高職教師思想政治建設,造就一支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高職教師隊伍,成為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高職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具體體現為教師的政治素養、道德情操、思想品德以及職業道德、職業操守等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溝通互動多,對學生影響很大。教師的內在思想道德品質和外在言談舉止表現,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師德狀況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水平,關系到一代青年學生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關系到學校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的營造,進而影響整個民族素質和國家未來的建設發展。
二、高職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教師思想道德狀況總體上健康、積極、向上。絕大部分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樂于教書育人,他們忠于職守、恪守職業操守、嚴謹治學、不斷開拓創新,為國家、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辛勤耕耘著。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市場經濟、多元的社會意識影響。
1.政治思想覺悟不高。一部分高職教師忽視政治學習,政治方向迷失。片面認為只要掌握了專業理論知識,有了過硬的專業技能,能夠做好課堂理論教學和對學生實踐操作的指導、培養,就可以勝任高職教師這一職業。同時,受學校專業技術職稱評定重科研的導向、教師教學科研任務較重的影響,以及目前高職院校普遍缺乏對教師進行系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理論的相對滯后,方式方法沒有創新的現狀,導致一些教師對政治學習沒有興趣,放松政治理論的學習,政治覺悟不高,有的甚至出現一些有悖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言行,無法滿足培養“四有新人”的要求。
2.愛崗敬業精神弱化。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思想觀念多元化,利益主體自主權、獨立性增強,一些教師的人身觀、價值觀發生變化。價值取向日趨功利性,價值標準注重實用性,過分看重個人利益,沒有把教師工作看成是傳承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崇高思想道德的一項神圣事業,僅僅將其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和工具,消極應對,表現為:治學態度不嚴謹,無心鉆研本職業務,不按教學要求上課,不關心教學質量。有的教師還熱衷于第二職業和一些商業活動,直接影響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在學生中造成負面影響。
3.為人師表示范作用缺失。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的表率。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顯得尤為重要。但一些教師師表意識淡薄,缺乏完善的師德修養,不注重自身形象,不注意言論的導向,重言傳而輕身教,以至于在政治思想、道德修養、精神面貌、工作作風、言談舉止、儀表著裝等方面難以在學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
4.育人意識淡薄。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做事能力的同時,更要教導他們為人之道。要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但是,有的教師只注意向學生傳授專業技術知識,忽視對學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有的教師只滿足于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不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簡單地歸結為政工干部的職責,認為與己無關。
5.學術道德失范。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科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部分教師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缺乏嚴謹治學、探求創新的精神。為了職稱、獎金等現實利益,不惜學術造假。論文寫作上,或是不深入調研,粗制濫造,或是請人代寫,或是署名不實。科學研究上抄襲剽竊,侵占他人成果。嚴重影響學術環境、科研風氣。
三、加強與改進高職師德建設的措施
1.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對師德的認識和重視。加強師德教育,必須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全面深入開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學習,使廣大高職教師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崇高的思想品德,充分發揮以身示教作用,樹立全新的教育觀、人才觀,提高對師德的認識,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地按照師德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2.樹立強烈的愛崗敬業精神。加強新時期高職師德建設的前提是要樹立獻身教育事業的愛崗敬業的精神。首先,要非常熱愛教師這一職業。在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平凡工作中的偉大,感受自我人身價值實現的崇高,享受為高度熱愛的職業付出而帶來的幸福和快樂。其次,要有樂于奉獻的精神和強烈的敬業精神。要忠誠于教育事業,按照新時期對高職教師提出的要求,不斷在政治思想、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方面提高、完善自我。
3.營造良好的師德建設氛圍。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教師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將師德建設寓于實際工作中,在關愛、理解教師的過程中,增強師德建設的感召力、親和力,營造良好的師德建設氛圍。首先,學校要貫徹落實好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落實好各項待遇,幫助解決教師生活中的一些實際難題,讓他們在生活上免除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其次,要為廣大教師提供廣闊的舞臺,為他們創造施展才華、實現自我的條件。將師德建設建立在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學生發展有機統一的基礎上,有效促使教師自發地提高自身師德建設。第三,要大力宣傳政治素質高、思想道德好、業務能力強,在師德建設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用身邊的榜樣帶動、激勵廣大教師投身到師德建設中。
4.完善師德評價與制約機制。高職院校要建立健全師德評價與制約機制,以保證師德建設取得實效。加強師德建設離不開科學的評價機制和競爭激勵機制。首先,在考核評價的主體上,可以考慮學校、教學督導、教師、學生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價。由于學生是與教師接觸最多,了解更深的群體,教師師德如何,學生最有發言權。其次,在考核評價的期限上,要切合實際,宜長不宜短。考核評價結果可以做為教師晉級、晉職、評優評先、獎金發放的重要依據,以此激勵教師自覺提高師德水平。
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不可能一撅而就,要充分認識師德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在實踐上不斷進行師德建設途徑的有效探索,高職院校師德建設才能健康快速地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才能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蔡凌,關于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9,(4).
[2]張巍,對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9,(2).
[3]劉志強,高職師德建設的現狀與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7,(6).
[4]畢鳴,對新時期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