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目前職業教育整體大滑坡的現象,高職院校正面臨著一些“招生艱難、生源質劣、就業困難”的挑戰。在知識社會教育條件下,高等院校化學課程應將全面素質作為教學基礎,將能力教學作為本質理念,進而培養學生整體的全面素質教養跟職業能力。本文就圍繞高職化學課程,分析其職業素質教育詳情。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理論知識 定量分析
現階段,高等職業教學主要目標都是為了能夠成功就業,不斷培養出社會實用性的高品質人才。畢業生只有配備一定的職業素養能力,才能在畢業之后更快地適應作業環境。這里的職業素質指的就是勞動工作者能夠擔任某職位所具備的一些綜合性素質能力,一般包含身體素質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質、文化知識素質、獨特個性素養以及普遍的技能素養能力。同時,職業素質能力的高低不單單只決定了一名學生最終就業機會的大小跟就業上崗能力的高低,還影響到了學生未來的職業前景。由此可知,想要擴大一名高職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優勢,就要強化職業素質教學的培養力度。
一、簡單介紹高職化學課程教學狀況
在現代教育中,就化學理論知識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學來講,過度強調了學科的教學體系和學術性研究,所教學的有機、無機化學以及分析化學等這些課程都自成一套教學體系,而且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都很深奧、難懂。前兩課程教學基本和高中化學內容無異,而后一課程教學和大學學習的化學課程也差不多。換句話說,它就是高職化學教學課程的一個“濃縮”版。一些老師都沒有認知到化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的關鍵專業課程,對此也不能有針對性地展開專業活動,使得學生學到的化學理論性文化知識在實際專業應用中沒有突顯出來,化學課程相對就缺乏跟專業課程間的銜接性和配合度。從而使得職業學校的化學課程教育事業陷入一種不利境界:既不是所謂的職業教育也不是所謂的普通化學教育。高職院校的化學課程教學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學生在吸收化學知識時,其專業利用率非常淡薄,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目的性很弱,同時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也缺乏一定的激情,使得化學課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出現一種學到后面內容卻忘記前面知識的現象。
二、化學在提高每位學生職業素質的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整個教學素質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提升學生個人的素養。素質教育通常是利用基因遺傳跟教學環境這兩積極因素,將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觀能動性給調動起來,從而推動學生身心、智力、情感等的和諧發展進步,讓人類文化轉向個體身心的素質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自身的發展奠定合理基礎。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包含了能力地鍛煉提高,而能力培養同樣在整個素質教育里占著關鍵的位置。
1.高職院校的學生應具備的優質素養
國家教育部指出高職院校在校生應有一定的素質學養:“正確世界觀、合理人生觀以及愛國情懷、集體意識、良好職業素養、行為規范認知;一定的文化素養,應配備一定的基礎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的實際應用能力,還需要持續學習的堅持能力跟適應變化的平和心態;應該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職業技能;有一定尋找美、鑒賞美以及創設美的學習精力。”
2.化學課程在高職院校中的專業地位
實際上,化學課在整個高職院校教育中算是專業基礎課程。教育機構就曾經在指出:目前高職院校整體教學中不僅承擔著教學學生文化知識能力的職責,還承擔著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提升職業素養的職責。教學課程的基本設置一般包括文化基礎知識課程跟專業技能課程兩大類。在文化基礎知識的課程里面,有關德育課內容、語、數、外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能課一般都歸為必修課的行列;而其他的有關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科學類的文化課程,有的歸為必修課程,而有的被歸為選修課程,可以展開單獨的授課活動或者綜合性的實踐課。一般情況下,專業課主要任務就是傳授學生未來就業時可能用到的一些專業性技能基礎知識,進一步強化培養職業技能的訓練力度,讓他們在未來的上崗過程中,更加愛崗敬業,更加有職業的責任心。
三、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高效措施
1.利用化學實驗加以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職業道德能力
在進行化學實驗課時,科學作風應嚴謹求實,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職業道德素養,才能讓學生在對待未來工作時變得更加認真、更加負責,變得遵紀守時,更加誠信待人、精益求精,在崗上工作時更能準確有序地安排工作,遇事也學會隨機應變。一般情況下,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應讓每位學生都要嚴格遵守操作步驟,按照實驗規定的化學劑量跟實際反應記錄實驗結果,真實地將實驗現象跟具體數據記錄下來,填寫實驗報告,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日常工作中的嚴謹態度。而另一方面來講,通過分析那些失敗了的實驗原因來督促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更加規范、嚴謹,進而養成他們細心操作的良好習慣就舉“酸堿滴定法”一課的實驗來說,有時候學生得出的實驗結果總是不能清晰地辨別出其PH值的大小,這時候老師就應該跟學生一起研究,分析為什么會發生這一現象,通過排除法,慢慢找出原因,有可能是學生不小心摻雜了一些雜質,使得實驗材料不純,測的結果不準,或者有可能是PH試紙出現的質量問題等。通過分析失敗原因得出的結論,讓學生重新在做新實驗,測試結果。這樣做的話,不僅可以讓學生變得更加求真務實,還能讓他們在以后實驗時避免類似的錯誤操作,讓他們更加規范化的進行實驗,有利于學生為未來的就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2.在教學化學過程里。根據各專業的實際需求,挑選合適的教材
不同的專業對所學化學知識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分為直接和間接的要求標準,就說種植專業,它直接需要就是高職化學《無機化學》一課中的氮、銨、鉀等元素知識;而間接需要的就是一些化學實驗的操作流程、定量分析以及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等知識內容。由此可知。在教學化學課程時。應根據各專業合理選擇重點知識來教授學生,讓學生有重點地去學習。
四、結語
現階段,高職教育正在積極開展改革活動,其改革主要目標首先就是培養學生整體的綜合素養能力,而不能一味地只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勞動技能。由此可知,探析切合實際的職業素質課程教育措施,是目前高職院校實施教育的一大核心改革。
參考文獻:
[1]張春香,化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4).
[2]薛紅艷,劉有奇,高職化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探討[J].職業時空,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