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21世紀發展之靈魂,而教育創新,則是為知識經濟時代服務的戰略舉措。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能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創新型人才。要落實計算機創新教育,必須創造一個靈活的計算機教學課堂,讓創新教育在計算機的課堂中得到廣泛的推廣。
【關鍵詞】計算機教育 課堂教學 創新教育
如何能將創新靈巧的運用在教育中,引導學生在創新的思路下更好的完成學業,這是教育者在創新教育方面最為關注的問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更好地實施創新教育,就要首先弄清什么是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是指以培養創造性人才為培養目標的教育。創新教育要求在重視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高度重視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而在計算機教學中,更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為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和行為指南,把計算機課堂還給學生,真正實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獲得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課教師,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簡單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轉變課堂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將課堂教學與上機操作分開實施的,即無論教師采用提問還是強調式教學方法,學生都必須首先經過大腦的深加工去消化所學習的內容,方可上機操作驗證,缺少操作的互動性。要真正使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必須摒棄“知識中心”觀念,樹立“創新精神核心”觀念,摒棄“教師本位”觀念,破除“權威”和“習慣”,使“權威教學”轉變為“共同探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滿足教師和學生同時為動態因素這一要求,在探討中完成教學任務。
二、在計算機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性
主體性與創新性密不可分,創新是主體性的最高體現。沒有積極主動的學習,就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要創設各種機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讓他們進發智慧的火花。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入主題角色,主動地去發現、去學習,從而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這就要求在一節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自由,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力,選擇內容是自由的,選擇方法是自由的,創建多向的交流環境,學生可以問教師。也可以互相學習,還可以查閱資料來解決問題。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于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堂課下來,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狀況,根據自己的選擇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另外,教師要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把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延伸到課外,使第二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鞏固、補充課內所學的知識,從而促進課堂教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創設一個靈活的計算機課堂
計算機課堂教學應在“以創新精神為核心”和“學生為主體”觀念的指導下樹立“開放教學”觀念,創造一個靈活的計算機課堂。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確立、教學過程的設計等方面靈活且具有創新性。
首先,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要保證教學活動取得預期的成功,就必須有明確而切實的教學目標,并緊緊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為此,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使教學目標靈活起來:一是變抽象的學生為具體的學生,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二是變靜態的目標為動態的目標,使教學目標更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而不是硬性的去完成不適當的目標。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努力,方向明確,學得有趣。
其次,教學內容的確立既要符合教學大綱又要面向實際。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考慮一下幾方面:(1)計算機作為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要求我們在制定教學時必須體現它的實用性和應用性,使學生學有所用,才能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2)對于青少年學生,帶著興趣學習無疑是效率較高的學習方式,所以,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時注意知識講解的趣味性;(3)在我們的課堂教學內容中,既要注重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思考性,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同時鼓勵學生相互予以解答,提出不同的見解,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
再次,教學過程的設計要靈活且具有創新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造性的思維為出發點,使學生在積極思維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課堂教授的知識,更要得到教學知識以為收獲。
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教師要學會利用網絡提供的豐富資源,擴大學習、討論和交流的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說,教會學生使用網絡,就是教會學生掌握2l世紀信息化社會生存的本領。網絡是信息交流的平臺,要正確地引導學生上網,激發學生利用網絡獲取知識。要讓學生利用網絡,根據興趣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掌握現代化學習工具。當今世界,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深入。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為使學生將來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從事計算機教育的工作者,必須盡快轉變思想,牢固樹立創新教育的觀念,不斷探索,將培養創新人才作為教育目標,使我們的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新,也將職業教育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參考文獻:
[1]李亮,淺談如何加強計算機教學中的創新教育,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6).
[2]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盛群力,等,現代教學設計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張建平,李慧桂,問題解決視野下的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06,(1).
[5]劉捷,專業化:挑戰21世紀的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6]王莉,淺談創新教育與計算機教學,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