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的戰略性資源,也是企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在,只有科學的建立并完善相關激勵體系,合理運用相關激勵制度,挖掘員工潛能,調動其積極性,才能促進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企業;激勵;激勵機制;人力資源管理
一、建立激勵機制的必要性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在缺乏科學、有效激勵的情況下,人的潛能只能發揮出20%~30%,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讓員工把另外80%~90%的潛能也發揮出來。由此可見,個人的績效不僅與個人的能力有直接關系,還與激勵水平有很大關系。所以企業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勵機制,將直接影響到其生存與發展。如何建立科學可行的激勵機制,靈活運用激勵手段是每個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
二、激勵機制過去存在的問題
(1)績效考核標準非常單一,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績效工資不能完全體現員工的價值,工資的增長取決于工齡的長短,與工作能力的強弱沒有關系。只要沒有太大的過失,員工的工資不會有任何影響。(2)晉升渠道單一,晉升通道不健全。晉升是激勵的核心。多數企業的晉升通道只有職務升遷一個通道。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晉升機會少,很少達到管理者的位置,沒有相應的地位和待遇,體現不了自身的價值。(3)獎勵面窄。一個員工因某件事被表彰,那么接下來很多榮譽都會落到這一個人身上。獎勵的面很窄,大多數員工沒有被激勵,長期以來,他們喪失了工作積極性,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狀態,起到負面效果。(4)教育培訓重知識技能輕企業文化,重短期培訓輕長期培養。教育培訓沒有系統性、持續性,效率低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設備的更新,企業需要員工提高技術水平,所以重視員工的業務技能培訓,希望以此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5)只注重物質激勵,忽略了精神激勵。物質需要是人的最根本需要。但是人在不同時期的需求是不同的,它成上行趨勢。在低層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后,更高層的需要就占主宰地位。”因此企業單用物質激勵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須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三、激勵的方式
(1)物質激勵。物質激勵主要指工資、獎金、津貼、福利、罰款等。是激勵的主要模式,也是企業普遍采取的方式。(2)精神激勵。就是從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出發,對人的心理施加必要的影響,從而產生激發力,影響人的行為。精神激勵主要指表揚、晉升、培訓、改善工作環境、榮譽,還有批評、降級、開除等。它具有長期和深遠的影響力。(3)參與激勵。鼓勵員工參與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制度,培養員工主人翁意識。(4)榮譽激勵。對員工的工作能力、態度、創新、貢獻予以榮譽激勵,比如:表彰、頒發榮譽證書等。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
(1)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針對員工的工齡、工作崗位、工作能力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標準。在考核過程中,要公開、公平、公正,做到程序公正化、結果公正化。(2)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要結合。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人的動機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他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歸納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等五個層次。因此,激勵的內容和激勵的方式也要多樣化,而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是最有效的激勵方式。(3)建立多層次的激勵機制。優秀的技術人員、業務人員的職務晉升機會少,企業可以增加物質激勵和目標激勵,相應提高其工資和培訓機會等待遇,使這類員工不再煞費苦心地爭取做管理者,安心在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展。(4)考慮個性差異,實行差別激勵。企業應針對員工個體的差異有選擇地運用激勵手段,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激勵效力。(5)綜合運用多種形式的激勵。(6)正激勵和負激勵。我們通常講到激勵指獎勵、鼓勵,都是正面激勵。正激勵要合理。負激勵要合情,要公正、公平,使“罰”起到“火爐效應”,達到懲前毖后的作用。堅持正激勵和負激勵有機結合,才能夠充分發揮激勵的作用。
總之,管理是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藝術。管理深處是激勵。人力資源管理中一個重要的制勝因素就是對人的高度重視,對激勵員工主動性、創造性的重視。員工的成長過程就是被激勵的過程。激勵要把握最佳時機,要有足夠力度,要公平準確、獎罰分明。有效的激勵方式會點燃員工的激情,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他們的工作動機更加強烈。無論什么樣的企業要發展,都離不開人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因此企業一定要重視對員工的激勵,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機制,把激勵的手段和目的結合起來,改變思維模式,真正建立起適應企業特色、時代特點和員工需求的開放的激勵體系,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