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及發展,從傳統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出發,試探性地提出了結構性貿易融資方式從而拓寬中小企業融資的傳統途徑。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結構性貿易融資
一、中小企業發展以及融資現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主要就業陣地。據資料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其工業產值、實現利稅和外貿出口總額分別占全國的60%、42%和62%左右,還為社會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和崗位,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實施。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較多的困難和障礙,出現了許多制約小企業生存發展的問題。其中尤以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最為突出。支持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量小、融資成本高、限制條款多且風險也大。據世界銀行2008年11月報告顯示:在45個受調查的國家中,中小企業在銀行信貸融資明顯處于劣勢。大中小企業取得銀行信貸資金的占比為3:1.2:1,信貸成本比例為1:1.3:1.4,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明顯高于大企業,就壞賬風險來說,大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3.9%、5.7%和7.4%。中小企業的風險比大企業分別高66%和90%。融資難的原因主要有內部和外部兩方面。
二、傳統中小企業融資途徑
(1)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其目前發展主要依靠自身內部積累。(2)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最重要的外部融資渠道,但銀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動資金以及固定資產更新資金,而很少提供長期信貸。(3)親友借貸、職工內部集資以及民間借貸等非正規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民間信用體系建設的差異,非正規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區發育程度差異極大。(4)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5)資產規模是決定企業能否獲得銀行借貸以及長期債務資金的決定性因素。
三、結構性貿易融資概述
(1)結構性貿易融資是指銀行為商品的出口企業以其已經持有的或者未來將要持有的商品權利作為擔保,以抵押或者質押的方式發放的短期融資。(2)結構性貿易融資與交易性貿易融資的關系。交易性貿易融資更偏重于對貿易中的某一個環節提供融資,而結構性貿易融資更偏重于以貨物作為抵押品或者以貨物未來的權利作為質押。
四、中小企業采用結構性融資的意義
與傳統的貿易融資方式不同,結構性貿易融資在具體實施中,涉及的貿易環節更復雜、更多樣化,潛在的風險也更大。在實施中需要更多專業人員的參與和其他機構的協作與支持。結構性貿易融資實施中的參與主體包括:融資銀行、融資企業、政府貿易促進部門、融資相關金融市場及其他金融機構等。結構性貿易融資部門在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進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在現有法律環境下,以可供選擇的各種融資工具為基礎,并選取與之相適應的風險緩釋工具,在政府貿易促進部門或金融市場參與者協作下,最終制定出結構性貿易融資方案。我國中小企業習慣于采用傳統的貿易融資方式。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則是因為大多數企業對結構貿易融資了解不夠,融資企業大多只會憑借自身資信獲得傳統貿易融資,而在當今的很多貿易中,融資條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之間貿易的迅速增長,傳統貿易融資產品無法滿足對一些高風險地區的出口、期限長達數年的資本品出口、金額巨大的基礎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等的融資需求,促使結構性貿易融資興起。今后我國產品出口的主要增長將來自于拉美、東歐等新興市場國家及非洲等不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進口方常常無法提供預付款或即期付款。另一方面,我國中小企業在有融資需求時,更多地會選擇向國內中資銀行尋求融資,而中資銀行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品種較少,企業幾乎沒有什么選擇的余地,也無法享受到結構性貿易融資“量體裁衣”的定制化服務的優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種新型貿易融資方式的使用和推廣,阻礙了結構貿易融資的開展。結構性貿易融資以貨權為核心,通過整合商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毅夫.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M].經濟研究
[2]鄭婧.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問題初探[J].商場現代化.2010(25)
[3]蔣元.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淺析/ [J].企業導報.2009(8):106
[4]王振山,姚秋.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比較研究[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09(11)
項目基金:本文系甘肅省2011年度社科規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