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財務管理人員,筆者認為應盡快采取措施強化我國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工作,以此盡可能的幫助企業集團減輕稅負,提高生產經營的總體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企業集團稅收籌劃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提出了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企業集團稅收籌劃的必要性,應該遵守一定的稅收籌劃原則,采取合理科學可行的策略來完善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工作,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關鍵詞】企業集團;稅收籌劃;強化策略
企業集團往往是由多個獨立的法人實體聯合在一起的經濟綜合體,這些獨立法人之間存在著產品、技術或資金等方面的依賴關系,具有共同的經濟利益,它們之間聯合的方式往往是兼并、投資、控股、聯營等。但是,對于我國企業集團來說,稅收籌劃仍然屬于一個新課題,到底該如何來發現稅收籌劃空間并實施稅收籌劃,是目前我國企業集團急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企業集團稅收籌劃的定義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稅收籌劃的基本含義一般包括了廣義和狹義兩種。總的來說,稅收籌劃指的就是納稅人為了充分行使并享受應得的合法權利而對各種納稅方案進行最優化選擇和安排的一種理財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從廣義的角度來說,稅收籌劃指的就是納稅人不違背相關稅收法律的規定而進行的一種少繳納稅收的財務管理活動。它具體包括了節稅籌劃,避稅籌劃以及稅負轉嫁籌劃。從狹義的角度來理解的話,稅收籌劃指的就是納稅人選擇相關稅法中對自身經營、投資和分配有利的各項財務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安排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其目的就是節稅。無論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稅收籌劃,其表面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節稅,但是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要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目標。當前,我國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實施時間并不長,還存在著不少棘手的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如下:(1)企業稅收籌劃的主體不夠明確,會計人員更多的關心會計核算和報表而不關心稅收決策,管理人員又一廂情愿的認為稅收籌劃是財務部門的工作,這就造成了稅收籌劃成為無人區;(2)當前企業集團對稅收優惠政策和操作的靈活度還不夠,無法真正達到平衡集團內部各個納稅企業之間的稅負水平,因而降低稅負的目標無法切實有效的完成;(3)企業集團對相關稅收法律法規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夠,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相關的稅收政策也會不斷的更新和修定,這些都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集團對稅收進行籌劃的全面性考慮;(4)企業集團的領導層對于合理減稅避稅轉嫁稅負缺乏必要的認識,僅僅依靠企業一般的財務人員來完成科學合理的節稅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因此,企業集團由于缺乏這方面的領導人才,使得其稅收籌劃工作無法高標準完成;(5)當前,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實際活動與稅收籌劃應有的前瞻性和策劃性相悖,往往是缺乏必要的前期稅收規劃,更談不上合理安排稅收籌劃了。一些企業集團往往是在納稅活動開始并已經確定了納稅額以后,才開始意識到要進行稅收籌劃以盡可能的減少稅負;(6)有些
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扭曲了實際含義,把合理合法的避稅、減稅等變成了鉆法律空子的手段,從而產生了不合法的偷稅、逃稅、漏稅現象,這是我國稅收法律所不允許的,會對企業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7)企業集團往往是通過重組或者改制成立的,在實際的整合組建過程中,我國企業集團往往缺乏必要的集團模式財務管理探討,使得最終組建的企業集團整體稅負過大。
二、我國企業集團進行稅收籌劃的必要性及具體措施
企業集團在當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前提下,非常有必要進行稅收籌劃。首先,提升企業集團核心競爭力需要稅收籌劃。企業集團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面臨的壓力更大,采取合理合法的方法降低稅負,就能夠提高企業集團的利潤率,提升企業集團的競爭力。其次,提高企業集團整體經濟效益需要稅收籌劃。企業集團通過合適的方法減少稅負,就可以提高投資回報率,從而提高企業集團的經濟效益;國內經濟形式要求集團公司進行稅收籌劃。當前國內的經濟發展形勢使得企業集團的發展面臨著更大的資金壓力,如果進行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企業集團可以有效的節約稅金。
作為一名財務管理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當前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認為當前企業集團進行稅收籌劃要遵循一定的前提條件,即嚴格遵守稅法,追求整體效益最大化,充分考慮籌劃風險。此外,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方案還應當具有靈活性。一般來說,企業集團進行稅收籌劃的基本思路為:縮小企業集團稅基,集團整體適用較低稅率,合理歸屬企業集團所得年度,利用稅負轉嫁方式降低集團稅負水平,平衡集團各納稅企業之間的稅負等。除了以上的基本稅收籌劃思路以外,企業集團還應該從企業會計處理的各個基本環節入手,盡可能的降低企業自身的稅負。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1)建立稅收籌劃專門機構負責企業集團稅收籌劃工作。稅收籌劃存在于企業集團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及各個生產要素,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因此企業集團稅收籌劃工作單靠某一個部門或某幾個人是無法完成的,企業集團應建立專門機構負責協調、指揮、指導各下屬企業稅收籌劃工作。(2)企業集團應該首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進行稅負轉嫁籌劃。一般來說,稅負轉嫁應該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圍以內,納稅人通過各種途徑把稅負轉移給其他人的過程,這是較為特殊的稅收籌劃方式,其本質上與其他的稅收籌劃方法一樣,只是使用的條件和范圍有所不同。目前,企業集團的稅負轉嫁籌劃法有稅負前轉、稅負后轉、稅負消轉、稅負混轉及稅收資本化。企業集團在進行稅負轉嫁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到供求彈性以外,還要考慮到課稅范圍、計稅方法、經濟交易以及市場結構類型等因素。(3)企業集團要設立核心的控股公司和財務中心籌劃。一般來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種企業集團的組織方式,企業內部各個企業之間的稅負情況各異,甚至還有可能存在減免稅的企業。因此,企業集團應該調整一定的策略,可以把核心控股公司設立在經濟特區或高新技術開發區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和開展稅收籌劃活動,可以低成本擴張兼并收購虧損企業,分立或組建企業,利用集團的資源和信譽優勢進行企業內部集資和企業之間拆借籌資。(4)企業集團還要實施互惠定價籌劃策略。這里的互惠定價策略又被稱為轉移定價策略,是企業集團根據具體的經營戰略目標,在銷售商品等活動中確定集團內部的價格。企業集團在進行轉移定價的時候,要遵循不違反稅法前提條件,集團內部各納稅企業稅率存在差異有轉移的空間,集團內部各納稅企業盈虧存在差異,有轉移的條件。此外,企業集團還要實施租賃減稅籌劃策略,避免因長期擁有機器設備而承受的負擔和風險,還可以在經營活動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沖減企業的利潤,從而減輕稅負。
三、結語
總之,企業集團要遵循基本的稅收籌劃原則,即依法籌劃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原則,成本效益原則,綜合性原則,整體利益原則,建立有效的稅收籌劃實施機制,明確各方職責,設立集團核心控股公司和財務中心,對集團資源進行集中管理和協調分配,重視稅收籌劃風險,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建立成員企業和籌劃人員激勵機制,樹立良好的納稅形象,積極與稅務行政執法機關溝通,爭取稅務機關的指導與認同,不斷提高集團稅收籌劃專門人才的素質,適當借助稅務代理機構,優化組織結構,推動物流產業發展,為享受國家稅收政策提供條件,加強對并購、資產重組、重大投融資活動稅收籌劃的研究,提前籌劃、合理利用虧損資源,從而使得稅收籌劃真正發揮出其前瞻性的高級財務管理活動的作用,提高企業集團的稅務管理水平,獲得最大的稅收籌劃收益,提高企業集團經濟效益。
參 考 文 獻
[1]程盛,張鵠.企業集團稅務籌劃的現實需求和基本思路[J].集團經濟研究.2006(10):34~36
[2]高紅波,張益賦.中國企業集團持續成長與稅收籌劃[J].集團經濟研究.2005(9):89~91
[3]鞠增龍.民營企業稅務籌劃[J].企業導報.2009(10):108
[4]楊成炎,張鵠,孫士云.企業集團稅務籌劃風險及防范[J].集團經濟研究.2006(9):234~237
[5]張英明.企業集團納稅籌劃理念及策略研究[J].財會月刊.2007(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