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自1985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普法規劃,法制宣傳教育在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企業管理能力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提高方面更是直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法制宣傳;企業管理;普法
一、注重組織領導,落實保障措施。
(1)企業要高度重視“六五”普法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中長期發展規劃,分層次、有步驟地逐步推進普法工作向縱深發展。隨著企業自身的不斷發展、社會法制環境的不斷完善,企業原有業務面臨新的監管環境,新業務更是不斷擴大著法律風險管控工作的外延,再加上激烈的行業競爭形勢、民眾普遍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的增強,這些都使得依法治企工作不斷遭遇新的挑戰,企業對普法工作的認識必需提高到新的高度上來。企業要建立由主要領導和重點部門領導組成的普法與依法治企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由專業部門牽頭、多部門共同參與的日常工作機構。不斷完善普法機構日常會議制度、督查制度、學習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部署具體措施,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引導全體員工參與、支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2)企業要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評體系。將年度普法工作精確到具體考評指標,分解落實到具體的部門與崗位。要完善考核評估運行機制,對年度普法落實情況進行年度考核、階段性檢查和專項督查。要加強普法激勵機制,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對普法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進行表彰。要確保績效考評的連貫性與延續性,法律風險事件往往在短期內具有隱蔽性、暴發則具有滯后性,后續發展情況也應當納入績效評價體系。(3)企業應當專項落實“六五”普法經費,提供資金保障。企業在普法規劃中應當明確法制宣傳教育經費預算額度,在企業年度預算設立普法專項,用于普法設施添置、普法教材購買、普法活動獎勵、普法激勵、專兼職法律人員培訓等,切實在經費確保法“六五”普法工作的正常開展。(4)企業要加強自身法律隊伍建設、增強自有普法力量。企業法律隊伍的建設力求做到層次分明、梯度合理。可聘請專業講師進行理論化、系統化、專業化的法律輔導,可利用常年法律顧問進行實用性、操作性的技巧培訓,充分發揮企業專職法律人員熟悉公司經營管理的特長開展實務訓練,廣泛動員企業兼職法律人員做好普法信息的溝通傳遞工作。在通過構建多層次普法宣傳網絡提供不同普法支持的同時,企業應當致力于加強企業專兼職法律人員的培養與提高,企業管理知識庫、企業經營知識庫、法律理論知識庫以及法律實務知識庫需要不斷更新完善才能發揮更好地作用,企業應當鼓勵并創造條件以不斷提升專兼職法律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業務能力,使其成為依法治企的中堅力量。
二、注重實際需求,提高普法實效。
普法工作必需堅持實用性、有效性,無論工作還是生活,要著眼于普法對象的實際法律需求,區分不同普法對象采取不同普法重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1)對外普法。企業外部普法對象主要是廣大客戶、最終消費者,應當側重于企業產品行業規范、理性消費、合法消費等方面的法律常識,采用發放普法宣傳冊、參與消費法律咨詢等淺顯易懂的宣傳方式,提高群眾法制意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2)對內普法。企業全體員工都應當是普法對象,但由于員工在企業中所處的層級不同、專業不同、崗位不同,普法需求也各不相同。對于公司領導層,應當從企業運營的宏觀層面,側重于政策性法律法規的學習,定期舉辦領導干部專題學法活動,重點關注新法實施對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提升企業領導層經營決策中的法律意識,提高企業依法經營管理水平,強化領導學法用法示范帶頭作用,形成全員法治意識提高的良好氛圍,增強學法用法的主動性。對于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及重點崗位人員,他們是企業法律風險管控的中流砥柱,法制宣傳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企業業務發展領域與政府監管制度完善所帶來的法律風險,側重于具體操作性法律知識的學習和具體案件的分析研討,重點關注新業務行業政策、反不正當競爭、侵權責任等法律法規的培訓宣貫,探討具體應對措施。對于普通員工,則只需要側重于基礎性的、應知應曉的法律知識學習,結合具體業務與流程設置中涉及的法律關鍵點進行實務性法律培訓。對于一些企業基層員工面廣、人多、難以集中培訓的情況,要靈活運用集中學習、日常自學等多種宣傳教育方式,定期針對不同崗位的基層員工開展系列普法宣貫活動,重點關注與員工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操作性法律的宣傳,務必讓基層員工輕松學法、靈活用法。
三、注重改革創新,豐富普法實踐。
(1)優化普法陣地,加強網絡渠道宣傳力度。網絡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重要內容,各類企業都在加強企業信息化、網絡化建設。為更高效地利用好企業現有信息網絡資源,企業普法工作網絡化方面可先行一步。利用企業工作網絡搭建企業普法平臺,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增強法律服務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實用性。在實踐中企業應當將普法網絡平臺與企業內部其他專業網絡平臺相融合,避免各自為政,既浪費了企業資源,又因缺少溝通理解降低普法工作實效。(2)利用優勢資源,提升傳統形式普法成效。充分利用企業行業資源,進一步擴展外聘專家培訓、法律知識競賽、普法骨干培訓等傳統普法形式的外延,經常性開展各類網上學習、網上競賽等知識性普法,不斷提升全體員工的法律知識水平。(3)整合企業資源,創新普法實踐形式。傳統的普法工作往往側重于對法學理論、法律概念和法律條文解析,較多地采取講授形式的普法方法,這顯然不能適應當前普法目標的實現,實踐性普法應當得到進一步推廣,如旁聽法庭審判、法律診所、模擬法庭、法律咨詢法等等。實踐性普法活動內容生動、直觀性強,可較好地彌補傳統法制宣傳教育枯燥無味的缺憾。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可以嘗試模擬法庭的實踐宣傳活動,可選擇發案率高、對企業經營影響較大的典型案例,整合日常分散的法律人員集中演練,開展巡回展示,一來可以生動的形式向廣大員工進行普法宣傳,提高員工法律學習興趣,二來可對日常工作中法律風險點進行重點解析,提高普法實效,三來由于模擬法庭必需對案件進行深入學習,此舉有利于培養法律事務人員的專業能力。(4)堅持以人為本,積極開展法律援助活動。近年來,企業員工面臨的法律問題和服務內容項目不斷擴大,為員工提供個性化需求,幫助員工掌握依法維權的方式是企業提高普法影響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利用郵箱、短信等日常辦公平臺,就員工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專門解答,大大提高了員工對普法工作的認可度與滿意度,員工也可從中學到更多的法律知識。(5)抓住階段性普法重點,營造良好普法氛圍。企業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應當抓住“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及其他行業相關特色宣傳的有利時機,抓住階段性普法工作重點,精心策劃和組織專題普法活動,活躍形式,開辟新陣地,展示新亮點,鼓勵員工踴躍參加,通過主題培訓、短信普法、網站答題、法律咨詢等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系列主題活動,營造企業熱烈的法制宣傳氛圍。
“六五”普法已經揚帆起航,企業通過全面落實“六五”普法規劃,不斷提高全員法律意識,提高企業依法治理能力,將為企業全面實現經營發展中心工作提供最有效的保護繩,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推動企業健康、持續、健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2006-06-06
[2]孫昌軍.現代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指導[M].河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6)
[3]吳愛英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讀本[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8)
[4]趙巖.從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論防范企業法律風險[J].企業導報.2010(12上)
[5]法律工作手冊[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8)
[6]國務院國資委政策法規局.中央企業重大法制糾紛案件典型案例匯編.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