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加入WTO后,經濟已經逐步融入全球化經濟體系中,在市場發展利好和市場競爭逐步加劇正反因素的驅動影響下,建筑企業如何抓住市場機遇,調整經營策略,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已經迫在眉睫。本文就我國建筑企業如何提高經濟效益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建筑企業;經濟效益;成本
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產值占GDP比重較大,產業關聯度較高,經濟效益是其生存之本,只有效益提高了,企業才能得以發展壯大。在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新形勢下,如何大力提高建筑企業經濟效益,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和施工環境,建筑企業必須利用自身能力優勢,對各方面進行有效控制以不斷降低成本同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加強預算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建筑企業經營管理也不例外。所以,要加強建筑企業的預算編制工作,發揮預算管理對經濟效益提高的促進作用。一是企業管理者要高度重視預算管理工作,把這項工作當成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來抓,通過嚴格的約束性制度來保障預算工作的編制和執行,并保持常態化。二是加強投標預算管理。通過預算管理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不盲目中標。預算管理還可以通過預算成本、計劃利潤的編制,使工程實際成本控制在預算之內,以確保經營目標利潤的實現。三是在編制預算時要加強計劃管理,在預算中詳細地反映預算期單位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以及大型機具的種類和數量,以利于企業進行科學運籌,避免人工窩工、人工不足以及材料缺貨積壓等現象。四是要加強預算執行效力,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施工預算,不突破施工預算指標,同時要采用新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以不斷提高企業的施工技術水平,進而降低企業的施工成本。五是要保證預算的靈活性,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和企業運行情況進行隨時調整。同時要定期不定期對預算人員進行考核和培訓,以提高預算人員的素質和編制質量水平。
二、實行責任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責任成本就是按照誰負責、誰負擔的原則,把可控成本歸集到負責控制成本的責任部門上來。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是根據施工企業生產的特點,結合工程標價的構成和成本發生的區域,以項目經理部、工程部、班組及職能部門等責任部門為主體,以預算管理、定額管理、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管理方法為手段,通過確定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對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控制。
1.實行全過程的管理,把企業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都納入全過程成本費用管理的范圍之內。另外,實行預見性的管理。對工程成本費用的形成,進行有計劃的事前控制,預見和防范可能發生的問題,防止費用超支,避免造成浪費和損失。由于企業自身專業能力的限制,有可能無法按時完成施工項目,需要采取分包方式。而對于分包工程成本的控制,應由收入來決定支出,以事先確定的責任成本為標底,由幾家的分包項目進行招標,一方面加大競爭力度;另一方面增加透明度,評定后確定最終分包單位。對于分包工程的結算,項目應嚴格按照分包合同執行,各專業分項工程都需經工程、質量部門驗收合格后,由經營部門根據實際完成的工作量進行結算。對于勞務分包單位,應選擇實力強、信譽好、工人素質較高的隊伍,以減少質量成本的支出和材料成本、外委加工的控制。根據工程進度,嚴格按照材料消耗定額執行材料消耗量,不能突破;對各種材料堅持余料回收;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倉儲和攤銷損耗等;此外,全額使用材料,使材料的損耗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2.質量成本及安全費用的控制。目前的形勢是靠質量信譽占領建筑市場,這就使質量成本的投入愈加重要,企業必須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建成質量進度控制系統,對影響質量和進度的因素進行分析和預測,為企業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減少機會成本的支出。另外,安全費用的控制主要是建立安全責任制。公司、項目經理部和班組,都要訂立安全責任書,發生安全事故,各級責任人和班組都要承擔一定經濟責任,確保安全設施投資到位,安全設施投入不能省,因為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要比安全投入的費用大很多,而且還會造成很壞的影響。
3.編制工程進度計劃。在制定工程進度計劃時,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前瞻性,使進度計劃盡量符合變化后的實施條件。實施動態控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依據變化前后的情況,在不影響總進度計劃的前提下,對進度計劃及時進行修整、調整。提高勞動效益,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進度。因此,項目經理部要采取一切措施,調動職工積極性,提高工效,并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獎勵。
三、引入優秀人才,提高經濟效益
1.挑選優秀的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素質的高低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否能盈利。配備項目經理時,在投標前就應由組織部門進行項目經理的選拔,一般都要競爭上崗,實行承諾制,公開競爭,并進行面試和答辯。只有這樣選拔出的項目經理,才深感責任重大,每一步施工都會仔細斟酌,每一份合同都會詳細推敲。項目經理應具備以下素質:首先要思想政治素質好、品德高。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就會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自覺地按客觀規律辦事;作風正派,不徇私情,少說空話,多辦實事。其次,要具有較高的知識和業務素質。知識豐富,才能做到視野開闊,妥善處理各種復雜問題,以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業務素質高,就是要有足夠的技術能力、與人共事能力、具有領導藝術和協調能力。第三,要有較強的公關能力。項目在市場經濟中運行,要承攬征地拆遷任務,要與業主和監理打交道,以及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很多方方面面的問題。為了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和施工環境,項目經理必須利用自身能力優勢在社會上開展種種活動,使施工項目順利進展。此外,要注重工作業績,也就是看其實際成績,不但要聽其言,更重要是觀其行。看上一次施工項目是否管理得好,是否創出了樣板工程,是否有業主的投訴,合同管理是否落到了實處,是否向企業交足了貨幣資金。
2.加大對現有人才的培養。現階段,我國建筑企業的產權性質處于民營和國有二元結構。國有企業由于受到制度性約束,很難大規模的引進建筑類專業人才,普遍存在專業技術人員年齡老化現象。而民營企業由于規模不大,保障措施不力,企業很難留住專業人才,高精尖人才缺乏現象比較突出。同時,我國建筑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普遍沒把人才培養當成一項長遠規劃的系統工程,加之建筑業多外戶外工作的特點,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后續教育開展不夠,基本都是靠經驗主義和師傅帶徒弟這一傳統作法,造成過硬的人才留不住,經驗不多的人才不想留的“兩難”境地。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無論建筑企業預算如何精確、經營手段如何有效,最主要的還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備、能打硬仗的人才隊伍。要加大對現有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輸送人才進入高等學校進行后續教育以及到管理水平高的建筑企業進行現場學習等多種手段來提高員工的素質。同時還需要“以人為本、以情感人”,不斷增強建筑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參 考 文 獻
[1]李君.對提高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一點思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0(24)
[2]趙藝波.淺談成本費用控制對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3)
[3]劉丹.建筑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探討[J].科技風.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