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對具有較強專業技能的高職畢業生的需求越來越大,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日益擴大,給高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幾點改進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現狀的對策,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實踐教學;現狀
一、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1)實踐教學專業課程設置方面,相關的課程設置不夠全面和充分,而且實踐時間也較短,不能滿足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需要。一項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其所在學校設置的實踐課程的數目不足全部課程總量的五分之一,有百分之四十的學生所在的學校的實踐課程占全部課程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學生所在的學校的實踐課程數目能占到全部課程數目的百分之四十。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在課程設置安排上,過多的參照本科教學的課程設置,安排了大量的理論課程的講授,不能結合高職教育的實際情況,沒有突出高職教育中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的特點。此外,高職院校的國際商務專業的實踐課程的教授課時也較少,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掌握實踐平臺的使用方法和體會實踐課程的教學目的,學生剛剛接觸實踐平臺不久,實踐課程就該結束,這顯然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阻礙了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2)實踐教學師資方面,教師的實踐經驗不夠豐富,不能有效的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當前形勢下,大部分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的任課和指導老師沒有從事相關工作的經驗,缺乏足夠的時間經驗,其優勢是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比較全面和扎實,但是老師們對國際商務活動中具體的工作流程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工作流程的認識僅僅局限于理論層面,不能和實踐相結合。這些因素導致高職院校的任課老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雖然在理論教學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對實踐教學環節重視程度不夠,不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3)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依然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踐起來枯燥無味,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單一性阻礙了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傳統的學科知識結構體系為基礎的,其主要作用是有條理的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點。此外,學生們還希望學校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多進行實際案例的講解,從而爭取能更好的掌握國際商務相關的工作流程,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4)在實踐基地建設方面,高職院校缺少長期合作和效果較好的實踐基地。實踐基地的缺乏是我國高職教育中遇到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企業的最終目的和盈利,所以學校和企業的目標是不同的,相互聯系和溝通的機會較少,校企合作的機會不多,效果不夠明顯,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最能導致學生實踐基地匱乏的局面,制約了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5)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檢測和評價手段有待改進。目前情況下,我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評定都是由任課老師根據學生品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定的。在這種評價模式下,任課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對該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定,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不利于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改進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現狀的對策
(1)以就業需求為指引,對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學校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構建也就業為指引的國際商務教學體系。(2)提高任課教師的素質水平。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進行課程知識的講授。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公司進行調研活動,了解國際商務活動的流程,讓學生感受其工作氛圍。(3)豐富實踐教學的手段。國際商務專業的教學場所不僅僅局限于教室,可以在商場或外貿公司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發揮其主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各種手段豐富實踐教學的手段。(4)加強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在高職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聯系學校教學和實習活動的紐帶,因此,學校應該采取各種措施,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盡可能的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踐崗位。(5)改進實踐教學的檢測和評價手段。為此,結合傳統的檢測和評價模式的優點,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教學和考試體系,改變教師既是教練又是裁判的局面。
總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對高職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職教學校不僅僅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實踐教學的開展,扎實的提高國際商務專業教學的水平和成效。
參 考 文 獻
[1]王鵬.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09(12)
[2]秦德如.淺談國際貿易綜合實訓教學改革[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12)
[3]何學坤,劉淑芬.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