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階段,作為老師,應遵循這些理念去組織教學,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全面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積極的探索,提出了幾點認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研究
新課改實施至今,其諸多優勢與長處受到教師的青睞,教師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下面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自己的嘗試。
一、轉變教師角色,當好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其作用之一便是激發學生的思維與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從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例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一文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問他們:“如果下次烏鴉得到一塊肉的時候,又和狐貍相遇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這時,學生在這個問題的啟迪下,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高漲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地展開想象,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老師也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轉變了自己的角色,成功地扮演了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任務驅動教學、合作探究教學等都是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解決任務時、在問題探究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例如,教學《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時,我沒有進行直接講解,而是組織了合作學習。課前預習時就布置讓學生收集有關雷鋒的資料,如雷鋒故事、雷鋒日記、畫報等,在對雷鋒有一個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課堂上我組織了以“我心目中的雷峰”為主題的座談會,共同交流、探討雷鋒。開放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自己的收獲,同時還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認真總結。在熱烈的氣氛中,我進行了適時的問題引導:你們大家認為雷峰是什么樣的人?你們身邊有沒有像雷鋒一樣的人?舍己為人,友愛戰友,樂于助人……學生心中雷鋒的形象非常高大,再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紛紛說出讓自己難忘或感動的人:有拾金不昧的同學,有見義勇為的大哥哥,有幫助過自己的鄰居等,每個學生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整個課堂教學互動非常好。學生通過討論、合作學習共同發展進步。
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媒體逐漸豐富,除了傳統的掛圖、實物等教具,又增加了微機、電視機、錄音機、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學形式也變得多樣化,有分角色朗讀、話劇、辯論會、朗誦會、知識競答、主題演講、報告會等。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現有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自主參與到教學中來,在實踐中獲得真知。例如,教學二年級古詩《望廬山瀑布》時,我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呈現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并配以優美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朗讀與感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可想而知,在氛圍的感染下,學生很快投入到詩的意境中。
四、注意聯系實踐活動,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在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師生之間通過成功的互動和交流,能夠創造奇跡,使雙方得到共同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必須依靠一定的載體才能發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鼓勵他們在實踐中進行自主學習和互動。實踐教學的理念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廣闊舞臺。在《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中,我先讓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收集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各種方式,然后在課堂上對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分組匯報和交流,再做一些識記鍛煉活動。這樣,學生在實踐中自主識字,有利于他們認識到語文知識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使他們在課堂上集中精神,積極投入,展示個性化的認識。在《稱象》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拿來幾個空的塑料瓶和幾個大的水盆以及一些小石子等器具,讓他們也模擬嘗試一下當時的過程,并讓學生做好數字統計,回來后在課堂上發言。這極大地刺激了他們的求知欲,堅定了他們創新的信念。事實證明,學生樂于、勇于參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他們從活動中能嘗到收獲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積極主動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開展這樣的實踐教學活動,能充分展示和培養學生在實踐、交往、分析、表達等各方面的個性化的才能。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要與學生實踐緊密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湘蓉.對語文新課程、新理念的若干思考[J].湖南教育,2002(17).
[2]周慶元.對新形勢下語文教育的思考和認識[J].湖南教育,2002(0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孫志璞.關于新課程理念下小學學習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06(04).
[5]許燁坤.小學教學中的幾點探索認識[J].教學月刊,2006(02).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