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每一位語文教研者來說,帶來的不單是機會,還是挑戰。同樣地,改革進程不單是課程的熱點話題,更是難點。圍繞小學語文改革教學,老師應該努力適應新課標,積極探索研究。
一、將小學語文課堂盡可能變得有生活氣息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積極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打下最扎實的知識根基。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他們茁壯、健康地成長。可遺憾的是,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基本脫離了學生的生活,舉一例來講,《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老師在引入文章時,可以問:“同學們,你們大年夜是如何度過的?”學生肯定會爭先恐后地告訴老師,說他們吃了什么好吃的。這時候老師就可以說:“在你們玩樂的同時,在你們大吃大喝的時候,有一位可憐的小女孩卻在雪天里賣著一根根火柴。”然后就可以讓學生認真地閱讀課文,帶著疑問了解文章內容。讓學生分析小女孩擦燃火柴時的情感、思想,體會小女孩當時生活的困窘、凄涼,反映社會的冷漠、無情。
在語文課中,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生的目光和思維都被課堂所束縛。學生每天在課堂上學習,其實就是想要鍛煉自己,就是想要增長知識,包括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基本的學習技能以及思維能力等。由此可知,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自己心里必須要有底,要知道應該怎么教,應該教什么知識等。現如今,多媒體那么先進,應把多媒體技術適當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讓知識文化跟先進科技結合在一起,呈現生活氣息。
二、擴展課堂整體空間,著重強調積累知識和個性化啟示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應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去強化課程知識,必須要學會擴充課堂的整體空間。換句話講,必須要讓每一位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收獲,才能真正體現教學的價值。在課堂上,字、詞、句貫穿始終,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會有疑問的地方,更會有解決問題的決心。所以,教師應創設開放式的課堂,讓學生自主去學習、去探索語文知識的奧秘。
比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可以讓學生從課本中發現疑問,找到答案,通過老師的指引,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得到更多的知識、啟示。從教材出發,讓學生聯想,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結合文中一句“五壯士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就可以啟發學生,好好思考為什么要跳崖了,王壯士居然還是笑著的,此時此刻,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等等,學生在了解了他們頂峰殲敵以及英勇跳崖的事件之后,就會知道這五位壯士的愛國之情,將會欽佩他們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勇于犧牲的偉大精神。這一套教學模式: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可以發揮學生個性化的想法。這樣做,就能讓學生分享到更多的智慧果實。
綜上所述,只要大家不斷地努力,勇敢地實踐,持續地總結,并在此過程中盡可能地創新,就會使得整個語文課堂變得活力無限。換句話講,應積極地將新課改理念滲透到課堂中去,應認真地去實施。
(作者單位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第三實驗小學)